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是清·黃元御撰寫于1753年的醫書,又名《醫圣心源》。作者將黃帝、岐伯、秦越人、張仲景視為醫中四圣。本書闡發《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諸書蘊義,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氣解;卷三脈法解;卷四勞傷解;卷五至卷七雜病解;卷八七竅解;卷九瘡瘍解;卷十婦人解。是一部包括中醫基本理論和部分臨床醫學的綜合性著作。
- 四圣心源全文閱讀
- 序·自敘
- 卷一·天人解·陰陽變化
- 卷一·天人解·五行生克
- 卷一·天人解·臟腑生成
- 卷一·天人解·氣血原本
- 卷一·天人解·精神化生
- 卷一·天人解·形體結聚
- 卷一·天人解·五官開竅
- 卷一·天人解·五氣分主
- 卷一·天人解·五味根原
- 卷一·天人解·五情緣起
- 卷一·天人解·精華滋生
- 卷一·天人解·糟粕傳導
- 卷一·天人解·經脈起止
- 卷一·天人解·奇經部次
- 卷一·天人解·營氣運行
- 卷一·天人解·衛氣出入
- 卷二·六氣解·六氣解
- 卷二·六氣解·六氣名目
- 卷二·六氣解·六氣從化
- 卷二·六氣解·六氣偏見
- 卷二·六氣解·本氣衰旺
- 卷二·六氣解·厥陰風木
- 卷二·六氣解·少陰君火
- 卷二·六氣解·少陽相火
- 卷二·六氣解·太陰濕土
- 卷二·六氣解·陽明燥金
- 卷二·六氣解·太陽寒水
- 卷二·六氣解·六氣治法
- 卷三·脈法解·脈法解
- 卷三·脈法解·寸口脈法
- 卷三·脈法解·寸口人迎脈法
- 卷三·脈法解·三部九候脈法
- 卷三·脈法解·臟腑脈象
- 卷三·脈法解·四時脈體
- 卷三·脈法解·真藏脈義
- 卷三·脈法解·浮沉大小
- 卷三·脈法解·二十四脈
- 卷四·勞傷解·勞傷解
- 卷四·勞傷解·中氣
- 卷四·勞傷解·陰陽
- 卷四·勞傷解·陰虛
- 卷四·勞傷解·陽虛
- 卷四·勞傷解·陰脫
- 卷四·勞傷解·陽脫
- 卷四·勞傷解·精神
- 卷四·勞傷解·神驚
- 卷四·勞傷解·精遺
- 卷四·勞傷解·氣血
- 卷四·勞傷解·氣滯
- 卷四·勞傷解·氣積
- 卷四·勞傷解·血瘀
- 卷四·勞傷解·血脫
- 卷四·勞傷解·衄血
- 卷四·勞傷解·吐血
- 卷四·勞傷解·便血
- 卷四·勞傷解·溺血
- 卷五·雜病解上·雜病解
- 卷五·雜病解上·鼓脹根原
- 卷五·雜病解上·噎膈根原
- 卷五·雜病解上·反胃根原
- 卷五·雜病解上·消渴根原
- 卷五·雜病解上·顛狂根原
- 卷五·雜病解上·痰飲根原
- 卷五·雜病解上·咳嗽根原
- 卷五·雜病解上·肺癰根原
- 卷六·雜病解中·腹痛根原
- 卷六·雜病解中·腰痛根原
- 卷六·雜病解中·奔豚根原
- 卷六·雜病解中·瘕疝根原
- 卷六·雜病解中·積聚根原
- 卷六·雜病解中·蛔蟲根原
- 卷六·雜病解中·便堅根原
- 卷六·雜病解中·泄利根原
- 卷六·雜病解中·痢疾根原
- 卷六·雜病解中·淋瀝根原
- 卷七·雜病解下·中風根原
- 卷七·雜病解下·歷節根原
- 卷七·雜病解下·痙病根原
- 卷七·雜病解下·濕病根原
- 卷七·雜病解下·黃疸根原
- 卷七·雜病解下·暍病根原
- 卷七·雜病解下·霍亂根原
- 卷七·雜病解下·痎瘧根原
- 卷七·雜病解下·傷風根原
- 卷七·雜病解下·齁喘根原
- 卷八·七竅解·七竅解
- 卷八·七竅解·耳目根原
- 卷八·七竅解·目病根原
- 卷八·七竅解·耳病根原
- 卷八·七竅解·鼻口根原
- 卷八·七竅解·鼻病根原
- 卷八·七竅解·口病根原
- 卷八·七竅解·舌病
- 卷八·七竅解·牙痛
- 卷八·七竅解·咽喉
- 卷八·七竅解·聲音
- 卷九·瘡瘍解·瘡瘍解
- 卷九·瘡瘍解·癰疽根原
- 卷九·瘡瘍解·瘰疬根原
- 卷九·瘡瘍解·癩風根原
- 卷九·瘡瘍解·痔漏根原
- 卷十·婦人解·婦人解
- 卷十·婦人解·經脈根原
- 卷十·婦人解·雜病根原
- 卷十·婦人解·胎妊解
- 卷十·婦人解·產后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