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衛氣晝行陽經二十五周,夜行陰藏二十五周。
衛氣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時,從足太陽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內眥,足太陽之穴也。平旦陽氣出于目,目張則氣上行于頭,循項,下足太陽,至小指之端。別入目內眥,下手太陽,至小指之端。別入目銳眥,下足少陽,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名指之端。別入耳前,下足陽明,至中指之端。別入耳下,下手陽明,至次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入足少陰經。陰蹻者,足少陰之別,屬于目內眥。自陰蹻而復合于目,交于足太陽之睛明,是謂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于是內入于陰藏。
其入于陰也,常從足少陰之經而注于腎,腎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復注于腎,是謂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于是外出于陽經。其出于陽也,常從腎至足少陰之經,而復合于目。
衛氣入于陰則寐,出于陽則寤。一日百刻,周身五十,此衛氣之度也。
《難經》營衛相隨之義,言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附而行,非謂其同行于一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