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

      東方朔

      東方朔(前154年-前93年),本姓張,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德州陵縣神頭鎮)人,西漢著名詞賦家,幽默風趣且才華橫溢,在政治方面也頗具天賦,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漢武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不以重用。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后人匯為《東方太中集》。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一說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是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后人稱之為賦圣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張衡

      張衡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于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劉向

      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屬江蘇徐州)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司馬遷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梁鴻

      梁鴻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人,生卒年不詳,約漢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間在世[1] 。少孤,受業太學,家貧而尚節介。學畢,牧豕上林苑,誤遺火延及他舍。鴻悉以豕償舍主,不足,復為傭以償。歸鄉里,勢家慕其高節,多欲妻以女,鴻盡謝絕。娶同縣孟女光,貌丑而賢,共入霸陵山中,荊釵布裙,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章帝(肅宗)聞而非之,求鴻不得。乃改復姓運期、名耀、字侯光,與妻子居齊、魯間。終于吳。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班婕妤

      班婕妤

      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西漢女辭賦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祖籍樓煩(今山西朔縣寧武附近)人,是漢成帝的妃子,善詩賦,有美德。初為少使,立為婕妤。《漢書·外戚傳》中有她的傳記。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現存作品僅三篇,即《自傷賦》、《搗素賦》和一首五言詩《怨歌行》(亦稱《團扇歌》)。

      班彪

      班彪

      班彪字叔皮。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出生于官宦世家,從小好古敏求,與其兄班嗣游學不輟,才名漸顯。西漢末年,為避戰亂至天水,依附于隗囂,欲勸說隗囂歸依漢室,作《王命論》感化之,結果未能如愿。后至河西(今河西走廊一帶 ) , 為大將軍竇融從事 , 勸竇融支持光武帝。東漢初,舉茂才,任徐縣令,因病免官。班彪學博才高,專力從事于史學著述。寫成《后傳》60余篇,斟酌前史,糾正得失,為后世所重。其子班固修成《漢書》,史料多依班彪,實際上是他修史工作的繼續。其女班昭等又補充固所未及完成者。

      崔瑗

      崔瑗

      崔瑗(77—142),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東漢著名書法家、文學家、學者。書法方面尤善草書,師法杜度,時稱崔杜。撰有《草書勢》,文見《晉書·卷三十六·衛恒傳》。崔瑗的草書,后世評價很高。后來張芝取法崔、杜,其書大進,成為漢代草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草圣。唐張懷瓘《玉堂禁經》:八法(書法的基本筆法)起于隸字(今楷書)之始,后漢崔子玉歷鐘(鐘繇)、王(王羲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于萬字。草圣張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三國時魏人韋誕稱其“書體甚濃,結字工巧”,即書體非常濃密,結字精致美妙。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xxxx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亚洲人成人网站色www|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