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朓

      謝朓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xué),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chuàng)“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fēng)清新秀麗,圓美流轉(zhuǎn),善于發(fā)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xié)調(diào),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沈君攸

      沈君攸

      沈君攸,一作沈君游,吳興(今屬浙江)人。后梁時官至散騎常侍。博學(xué),善文辭,尤工詩。今存五、七、雜言詩計十首,長于寫景,音律和諧。其《采蓮曲》、《賦得臨水》、《同陸廷尉驚早蟬》詩已逼似唐人五律;《薄暮動弦歌》、《桂楫泛河中》更露七言排律端倪。原有文集十三卷,已佚。

      蕭道成

      蕭道成

      齊高帝蕭道成(427年―482年),字紹伯,小名斗將,漢族,齊朝開國皇帝,在位四年。《南齊書·高帝紀(jì)》載,齊高帝蕭道成乃“漢相蕭何二十四世孫”。先世居?xùn)|海蘭陵(今山東省蒼山縣蘭陵鎮(zhèn))。《南齊書·武帝本紀(jì)》載:高祖蕭整于東晉初過江,寓晉陵武進(jìn)(今常州市新北區(qū)孟河鎮(zhèn)萬綏村),晉于此地僑置蘭陵郡,稱南蘭陵,故蕭氏遂為南蘭陵(今常州)人。少從名儒雷次宗受業(yè),治《禮》及《左氏春秋》。仕宋,初為左軍中兵參軍,后領(lǐng)偏軍征仇池,進(jìn)軍距長安八十里,以兵少,又聞宋文帝崩,乃還。

      陸法和

      陸法和

      北齊人。初隱于江陵百里洲,通佛道術(shù)數(shù)。南朝梁時,侯景為亂,助湘東王擊敗景軍于江陵。后元帝任為都督、郢州刺史。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舉州降齊,為大都督十州諸軍事。在朝不稱臣,不稱官爵,但云荊山居士。無疾而終。

      陰鏗

      陰鏗

      陰鏗(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梁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qū)),其父親子春仕梁,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鏗幼年好學(xué),能誦詩賦,長大后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dāng)時所重,仕梁官湘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為始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軍,以文才為陳文帝所贊賞,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約在陳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陰鏗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同何遜相似,后人并稱為“陰何”。

      傅縡

      傅縡

      (531—585)南朝陳北地靈州人,字宜事。七歲能誦古詩賦至十余萬言,長好學(xué),能屬文。后依梁湘州刺史蕭循,得博覽群書。入陳,文帝時召為撰史學(xué)士。后主時累遷至秘書監(jiān),中書通事舍人。掌詔誥。篤性佛教,從僧惠朗受《三論》,著《明道論》,闡發(fā)其說。為文典麗,下筆輒成。性木強(qiáng),負(fù)才使氣,卒為施文慶等所讒,下獄死。有集,佚。

      到溉

      到溉

      (477—548)南朝梁彭城武原人,字茂灌。到洽兄。少孤貧,聰敏有才學(xué)。起家齊王國左常侍,為任昉所知。入梁,歷御史中丞、都官尚書、吏部尚書,累遷國子祭酒。后因疾失明,以散騎常侍,就第養(yǎng)疾。性儉率謹(jǐn)厚,不好聲色。善弈,入六品。與朱異友善。信佛食素,捐舍為二寺。與弟到洽、到沼俱以才聞名,時稱“諸到”。

      王規(guī)

      王規(guī)

      (492—536)南朝梁瑯邪臨沂人,字威明。王騫子。好學(xué)有口辯。州舉秀才,郡迎主簿。起家秘書郎,襲封南昌縣侯。梁武帝敕與殷鈞等同侍東宮,俱為昭明太子所禮。中大通二年,為吳郡太守,不附權(quán)貴,為權(quán)貴所讒。官至太子中庶子。有《續(xù)漢書》注、文集。已佚。

      鮑令暉

      鮑令暉

      鮑令暉,南朝女文學(xué)家,東海(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南橋鎮(zhèn))人,是著名文學(xué)家鮑照之妹,出身貧寒,但能詩文。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學(xué)家。曾有《香茗賦集》傳世,今已散佚。另有留傳下來:《擬青青河畔草》、《客從遠(yuǎn)方來》、《古意贈今人》、《代葛沙門妻郭小玉詩》等。

      酈道元

      酈道元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漢族,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xué)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后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qū),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guān)的風(fēng)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jīng)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nèi)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yōu)美的山水散文匯集。可稱為我國游記文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對后世游記散文的發(fā)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