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夫躬
西漢河內河陽人,字子微。少為博士弟子,治《春秋》。哀帝時召待詔,以誣告東平王云祝詛,擢為光祿大夫、左曹給事中,封宜陵侯。眾畏其口,見之側目。建平四年建言恐嚇匈奴之策,為丞相玉嘉、左將軍公孫祿等反對。元壽元年免官,寄居丘亭,被告發懷怨祝詛,下獄死。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戚夫人
戚夫人(?-前194年),又稱戚姬,戚姓。秦末定陶(今山東定陶)人,隨劉邦征戰了4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劉邦死后,呂后立即著手殘害戚夫人,先暗殺其子趙王如意,然后命人砍去戚夫人手足、灼爛耳朵、挖掉眼珠又灌了啞藥再將其丟進廁所里,稱之為 人彘,數天之后戚夫人慘死于這種極度暴虐的摧殘中。現今的中國北方部分民眾奉其為廁神。
秦嘉
秦嘉,字士會,隴西(治今甘肅通渭)人。東漢詩人。桓帝時,為郡吏,歲終為郡上計簿使赴洛陽,被任為黃門郎。后病死于津鄉亭。秦嘉赴洛陽時,妻子徐淑因病還家,未能面別。秦嘉客死他鄉后,徐淑兄逼她改嫁。她“毀形不嫁,哀慟傷生”(《史通·人物》),守寡終生。秦嘉、徐淑今存的詩文并收輯于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劉啟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是漢文帝劉恒的長子,母親是漢文帝皇后竇氏(即竇太后),出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南)。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謚號孝景皇帝,無廟號。終年48歲。劉啟在位期間,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發展生產,他統治時期與其父漢文帝統治時期合稱為文景之治。
楊惲
楊惲(?—前45),西漢家。字子幼,漢族,西漢華陰(今屬陜西)人,宣帝時曾任左曹,后因告發霍氏(霍光子孫)謀反有功,封平通侯,遷中郎將。神爵元年(前61)升為諸吏光祿勛,位列九卿。其父楊敞曾兩任漢宣帝時丞相,其母司馬英是著名史學家兼文學家司馬遷的女兒。其文章《報孫會宗書》被后人認為頗有司馬遷的《報任安書》的風格。
劉安
劉安(前179-前122),西漢皇族,淮南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他是西漢的思想家、文學家,奉漢武帝之命所著《離騷體》是中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騷》作高度評價的著作。他曾招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編寫《鴻烈》亦稱《淮南子》。劉安是世界上最早嘗試熱氣球升空的實踐者,他將雞蛋去汁,以燃燒取熱氣,使蛋殼浮升。同時,劉安也是我國豆腐的創始人。
王逸
王逸,東漢著名文學家,《楚辭章句》作者。字叔師,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陽宜城)人。安帝時為校書郎,順帝時官侍中。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參加編修《東觀漢紀》,尤擅長文學,所著賦、誄、書、論及雜文21篇,又做《漢詩》123篇,后人將其整理成集,名為《王逸集》,多已亡佚,唯有《楚辭章句》一種完整地流傳下來了。所作《楚辭章句》,是《楚辭》最早的完整注本,頗為后世學者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