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詩
共收錄〔72〕首關于抒情詩的古詩
抒情詩專題欄目提供了各類抒情詩大全,抒情詩包含有:登高、將進酒、出塞二首、摸魚兒·雁丘詞、卜居、登岳陽樓望君山、相思、宿巫山下等抒情詩大全。
養竹記
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焉。
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選及第,授校書郎,始于長安求假居處,得常樂里故關相國私第之東亭而處之。明日,履及于亭之東南隅,見叢竹于斯,枝葉殄瘁,無聲無色。詢于關氏之老,則曰:此相國之手植者。自相國捐館,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斬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長無尋焉,數無百焉。又有凡草木雜生其中,菶茸薈郁,有無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嘗經長者之手,而見賤俗人之目,剪棄若是,本性猶存。乃芟蘙薈,除糞壤,疏其間,封其下,不終日而畢。于是日出有清陰,風來有清聲。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賢而人愛惜之,封植之,況其真賢者乎?然則竹之于草木,猶賢之于眾庶。嗚呼!竹不能自異,唯人異之。賢不能自異,唯用賢者異之。故作《養竹記》,書于亭之壁,以貽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聞于今之用賢者云。
挽辭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
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
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山坡陀行
山坡陀兮下屬江,勢崖絕兮游波所蕩如頹墻。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驚葛之。
上不見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書隨。
藐余望兮水中汦,頎然而長者黃冠而羽衣。
澣頤坦腹盤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無人兮可忘饑。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瑤之圃,一日一夜飛相往來不可數。
使其開口言兮,豈惟河漢無極驚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將山河與日月長在,若有人兮,夢中仇池我歸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樂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猶與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馬懷。
聊逍遙兮容與,晞余發兮蘭之渚。
余論世兮千載一人猶并時,余行詰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樂兮,譬余系舟於水,魚潛鳥舉亦不知。
何必每念輒得,應余若響,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抽思
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
思蹇產之不釋兮,曼遭夜之方長。
悲秋風之動容兮,何回極之浮浮!
數惟蓀之多怒兮,傷余心之憂憂。
愿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
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
昔君與我成言兮,曰黃昏以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覽余以其修姱。
與余言而不信兮,蓋為余而造怒。
愿承間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猶而冀進兮,心怛傷之憺憺。
茲歷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
固切人之不媚兮,眾果以我為患。
初吾所陳之耿著兮,豈至今其庸亡?
何毒藥之謇謇兮?原蓀美之可完。
望三五以為像兮,指彭咸以為儀。
夫何極而不至兮,故遠聞而難虧。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孰無施而有報兮,孰不實而有獲?
少歌曰:與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無正。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辭而不聽。
倡曰: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
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
既惸獨而不群兮,又無良媒在其側。
道卓遠而日忘兮,原自申而不得。
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歲。
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愿徑逝而不得兮,魂識路之營營。
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從容。
亂曰:長瀨湍流,溯江潭兮。
狂顧南行,聊以娛心兮。
軫石崴嵬,蹇吾愿兮。
超回志度,行隱進兮。
低徊夷猶,宿北姑兮。
煩冤瞀容,實沛徂兮。
愁嘆苦神,靈遙思兮。
路遠處幽,又無行媒兮。
道思作頌,聊以自救兮。
憂心不遂,斯言誰告兮?
橘頌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類任道兮 一作:類可任兮)
紛缊宜脩,姱而不丑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哀郢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
發郢都而去閭兮,怊荒忽之焉極。
楫齊楊以容與兮,哀見君而不再得。
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
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
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
凌陽侯之泛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遠。
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
哀州土之平樂兮,悲江介之遺風。
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
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遼遠兮,江與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復。
慘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
忠湛湛而愿進兮,妒被離而障之。
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
憎慍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
亂曰:曼余目以流觀兮,冀一反之何時。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