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簡介

      韋莊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 韋莊的詩文(16篇)韋莊的名句(5條)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韋莊出身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為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其家族至韋莊時已衰,他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齊名,并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

      咸通四年(863年),曾在昭義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劉潼府中當差。

      乾符五年(878年),長安應試不利,更名為韋莊。

      廣明元年(880年)四十五歲,在長安應舉不第,正值黃巢軍攻入長安,遂陷于戰亂,與弟妹失散,至中和二年(882年)始離長安赴洛陽。

      中和三年(883年),入鎮海軍節度使周寶府中任職。

      光啟元年(885年),為赴寶雞“迎駕”卜居衢州。次年,出發前往寶雞,聽聞唐僖宗已到興元(今陜西漢中),亦尾隨而至。

      此后沿渭、黃河而返,在孟津上岸,原計劃由許昌東南方向經安徽直達潤州,不料七月間(桂花時)秦宗權攻占許州(今許昌),殺節度使鹿晏弘??磥泶寺凡煌?,韋莊改變了計劃沿黃河東去開封,打算從開封南下返回潤州(河南開封)。不幸此時潤州周寶后院起火,手下大將張郁醉酒后叛亂。在這種情形下,不宜返回浙西,只好又回到孟津。

      大約在光啟三年(887年)正月,許昌戰事已畢,韋莊再一次來到許昌,打算按原計劃由許昌走陸路返浙。又得知潤州周寶因府中將領劉浩叛亂,逃往常州。據之,周寶已經不能再行依附,潤州之事也無所牽掛,韋莊決定就此向北游歷。他先來到河清縣(今濟源),又到泌陽小住。

      韋莊由泌陽出發,登上太行山,直達山西境內的天井關(今山西晉城縣南太行山頂)。

      約在同年三月,韋莊路過太行山貂黃嶺,從壺關開始向東行走。大約在四月份,途經林、輝州之間,打算從內黃縣出發經山東返回浙西。不想在此得知江南硝煙又起。韋莊索性由此向北,一路來到了正定(今石家莊)。再向北,又到古北口(今北京密云縣)長城。離開古北口,沿著長城一路向東,直達榆關(今山海關)。他以山海關為北游的拐點向西返回,至薊(今京)杭(杭州)大運河乘船返回南方。

      約同年秋,途經清河縣,在此上岸后得知,江南戰事已畢,決定就此返回浙西,遂經山東境內,直達徐州。在徐州稍作停留。

      光啟四年(888年)春,乘船沿中運河到達揚州,在此上岸稍歇。在客棧遇見一個見面熟的“餞客”,韋莊與他聊的很投機,從他的口中將揚州之戰做了詳細的了解,得知江南局勢仍然不穩,就打算向南躲避。他打算先到石頭城(南京)暫避一時。在石頭城小住期間,游覽了上元縣,即今南京市區臺城、蔣帝廟、長干里等地。后又沿江南下,經當涂縣,向東到了蘇州。再南下到湖州,繼續南下至富春,經桐廬縣,折向東到了紹興,再向東到寧波。由此向西,又到西施故里暨陽縣,再往西到了東陽。再往西,到婺州(今浙東金華)小住,由此返回卜居地衢州。

      龍紀元年(889年)冬,他從衢州出發到江西,在邊界處拜訪了居士楚公,下一站到了信州(今饒州)。此后又沿信江逆流而上到了饒州(今鄱陽縣),由此再向西北斜穿鄱陽湖到九江,尋訪至廬山東林寺。接下又來到了南昌,由南昌再向南到撫州,從撫州向西行再到宜春。在此,韋莊取消了向西北方向到長沙的行程,轉而向正西方向直接到了湘中即今湖南邵陽、婁底的交界處。此后又轉向東南到了耒陽,由耒陽再向東向南到了贛州,由贛州準備返回。接下來,從贛州往東到西江(今會昌),再由此北上到建昌(今南城縣)。

      大順二年(891年)秋,由建昌經信州(今上饒縣)返回衢州。

      景福元年(892年)秋,五十歲的韋莊準備長安應試。他從衢州出發,經江西信州、鄱陽、九江到湖北境內。先到達黃石,后抵達齊安郡(今黃岡縣西北)。又經鄂州到夏口(今武漢)。

      景福二年(893年)正月,到了商南(今陜西商南縣)境內。經過長途跋涉,終于到達長安。不幸的是這次他又落榜了。韋莊聽從黃滔的建議,立刻動身去河東道去找鄭尚書。他出了潼關,乘船順黃河向東,在垣縣上岸,直奔絳州(今新絳)。又由此繼續北上到了平陵(今文水縣東二十五里),再渡過黃河到綏州(今陜西綏德)。離開綏州,韋莊乘船沿黃河邊向南直到潼關,返回長安。

      暮年及第

      乾寧元年(894年),年近六十的韋莊終于得中進士,被朝廷任命為“草詔”的校書郎,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由于對時局中興的期望值不高,韋莊又開始為“著身”而早做打算。

      出使西蜀

      乾寧三年(896年)春,韋莊先來到童年時居住過的下邽(今陜西渭南),隨后北上來到鄜州(今陜西富縣),輾轉來到了宜君縣。在此得到皇上詔令,才騎馬匆匆相別而去。原來,西川王建與東川顧彥暉相互攻擊,皇帝命令韋莊為判官,配合諫議大夫李詢奉使入蜀,前往勸說西川節度使王建與東川節度使顧彥暉和解。到蜀后,王建并不理會皇上的詔書,仍然大戰大敗顧彥暉,占據了兩川之地。對于韋莊來說,此次入蜀,卻得到了王建的賞識。王建很希望招韋莊至自己的幕下,可韋莊并沒有立即答應,仍在靜觀時局的變化。

      光化二年(899年),韋莊除左補闕。在此期間主要干了與政局無關,卻與歷史文化傳承相關的兩件事。其一,在歷史文化遺存上,與兄弟韋藹合作編著《又玄集》,集中收錄了“才子一百五十人,名詩三百首?!逼渲杏袐D女詩十九家,不但為詩集收錄女子詩開了先例,也給婦女對中華文化事業的奉獻作了充分的肯定;其二,是為雖未通過或參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歷史人物,如李賀、賈島、溫庭筠、陸龜蒙等十人奏請,追贈為進士名譽或贈官。在這個問題上的重要意義有三:首先是體現了韋莊對當時科舉中重試卷,輕能力弊病的糾正;其次是將選才僅以評判試卷為標準,擴大到與文化人能力相關的作品(當然包括質量兩方面)及社會影響上;其三,從選才目的上,由單方面為朝政負責,轉向兼顧為考生個人發展著想。

      襄助王建

      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宦官發動了宮廷政變,囚禁昭宗,假擬圣旨,立太子李裕為帝。聽到這個消息后,韋莊真的絕望了。其《贈云陽裴明府》:“已聞陳勝心降漢,誰為田橫國號齊?!保ㄌ餀M,秦末起義首領,不肯稱臣于漢)證明他已下了投靠王建的決心。王建非常高興,當即命他為掌書記。據《唐詩紀事》載:朝廷“尋召為起居舍人,(王)建表留之?!?/p>

      韋莊入蜀后,以保地方平安為已任。撫民方面,在任掌書記期間,有一個縣令擾民,韋莊上書于王建說:目前“正當凋瘵(病)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瘡痍之后,復作瘡痍?!奔床灰拱傩丈钛┥霞铀囊馑肌T诖吮鸟R亂的年月,難得還有人為民著想,一時間被傳為美談。王建就此而任用韋莊為起居舍人。

      在避免內戰方面,韋莊又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阻止了蜀皇以“思為祖上報仇”為名征討朱全忠,避免了發自于蜀內部的主動戰爭。如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昭宗被朱全忠所殺,“高祖(王建)頗內懷興復”,韋莊遂“以兵者大事,不可倉卒而行”進行勸阻。天祐三年(906年)韋莊被任以西蜀安撫使。

      二是識破了朱全忠欲吞并蜀的詭計,避免了來自外部藩鎮的被動戰爭。“梁(朱全忠)復通好高祖(王建),推高祖為兄”韋莊笑著說:“此神堯驕李密之意也(指李密投降李淵,后為李淵所殺一事)?!?/p>

      天佑四年(907年)三月,唐王朝正式壽終正寢,哀帝被迫將皇位“禪讓”給朱全忠,建國號梁,改元開平,以開封為國都,史稱后梁。韋莊聞訊后,本著維護一方安寧的原則,與諸位將領共同勸進王建說:“大王雖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謂天與不取也?!庇谑?,率官吏民眾大哭三天后,擁戴王建即皇帝位。韋莊從此晉升左散騎侍,判中書門下事等官。據《十國春秋》蜀國:“凡開國制度,號令,刑政,禮樂,皆由莊所定?!边@一系列舉措使得蜀地在最小程度上減輕了戰亂之患,可謂功不可沒。次年韋莊被委任為宰相,蜀之開國制度多出其手,后終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韋莊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七十五歲,謚號“文靖”。

      家族成員

      韋莊在唐末詩壇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綱稱他“勝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羅隱、杜荀鶴等人)多矣”(《石洲詩話》),鄭方坤把他與韓偓、羅隱并稱為“華岳三峰”(《五代詩話·例言》)。他前逢黃巢農民大起義,后遇藩鎮割據大混戰,自稱“平生志業匡堯舜”(《關河道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憂時傷亂為他詩歌的重要題材,從而較為廣闊地反映了唐末動蕩的社會面貌?!稇懜摺贰ⅰ躲甑绦小穼饋y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抖密娀馗辍贰ⅰ队鳀|軍》、《重圍中逢蕭校書》對當時屯居洛陽的援軍殘害人民、擄掠婦女的丑惡行徑作了譴責,同時又對他們擁兵自重、未能積極鎮壓起義軍表示不滿。而《銅儀》、《洛北村居》、《北原閑眺》、《辛丑年》等詩,則反映了他對唐室“中興”的熱切期待;《聞再幸梁洋》、《江南送李明府入關》等詩,表示了他對離亂中的君主、皇族多所眷念;《咸通》、《夜景》、《憶昔》等作,更撫今追昔,為唐王朝的衰微唱出了深沉的挽歌。他又有一些出色的懷古詩,如《臺城》、《金陵圖》、《上元縣》等,在對南朝史跡的憑吊中,也寄寓著他對唐末社會動亂的哀嘆,情調凄惋。此外,他還有一些詩如《思歸》、《江外思鄉》、《古離別》、《多情》等,反映了他長期四處飄泊,求官求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寫景詩,如《題盤豆驛水館后軒》、《登咸陽縣樓望雨》、《秋日早行》等,取景疏淡,思致清婉,也有特色。他以近體詩見長。律詩圓穩整贍,音調響亮,絕句包蘊豐滿,發人深??;而清詞儷句,情致婉曲,則為其近體詩的共同風格。

      韋莊的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秦婦吟》。此詩長達1666字,為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中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敘說,正面描寫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稱帝建國,與唐軍反復爭奪長安以及最后城中被圍絕糧的情形。思想內容比較復雜,一方面對起義軍的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觀上也反映了義軍掀天揭地的聲威及統治階級的倉皇失措和腐敗無能;一方面揭露了唐軍迫害人民的罪惡,另一方面又夾雜著對他們剿賊不力的譴責。它選擇典型的情節和場面,運用鋪敘而有層次的手法,來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復雜矛盾,布局謹嚴,脈絡分明,標志著中國詩歌敘事藝術的發展。韋莊因此詩而被稱為“秦婦吟秀才”。由于某種忌諱,韋莊晚年嚴禁子孫提及此詩,也未收入《浣花集》,以致長期失傳。20世紀初始在敦煌石窟發現。

      韋莊與溫庭筠又是花間派中成就較高的詞人,與溫庭筠并稱溫韋。溫、韋詞在內容上并無多大差別,不外是男歡女愛、離愁別恨、流連光景。但溫詞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詞,創作個性不鮮明;而韋詞卻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發,如《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5首,學習白居易、劉禹錫《憶江南》的寫法,追憶往昔在江南、洛陽的游歷,把平生漂泊之感、飽經離亂之痛和思鄉懷舊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蘊深至。風格上,韋詞不象溫詞那樣濃艷華美,而善于用清新流暢的白描筆調,表達比較真摯、深沉的感情,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詞還接受了民間詞的影響,用直截決絕之語,或寫一往情深,或寫一腔愁緒。如〔思帝鄉〕“春日游”的“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于率直中見郁結;〔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的“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以終老異鄉之“誓”,更深一層地抒發思鄉之苦。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說“韋端己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最為詞中勝境”,許昂霄《詞綜偶評》評韋詞“語淡而悲,不堪多讀”,都指明這一特點。王國維《人間詞話》認為韋詞高于溫詞,指出“端己詞情深語秀”,“要在飛卿之上”;“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也是從這點著眼的。但韋詞間有艷褻語,為其不足處。

      本集和研究資料 《蜀梼杌》著錄韋莊《浣花集》20卷。《補五代史·藝文志》著錄《韋莊箋表》1卷、《諫草》2卷、《蜀程記》1卷、《峽程記》1卷、《韋莊集》20卷、《浣花集》5卷、《又玄集》5卷。今僅存《浣花集》及所選詩《又玄集》,余皆佚。

      《浣花集》為韋莊弟韋藹所編,藹序說,韋莊在“庚子(880)亂離前”的作品,大都亡佚;到編集時,他才搜集到1000多首。然今傳《浣花集》僅存詩200多首,尚不足原編四分之一。此集有明正德間朱承爵刻本(《四部叢刊》即據以影印)和晚明汲古閣刻本,皆作10卷,大致以時地分卷,各卷篇數多少不均。《全唐詩》略加歸并,編為5卷,內容全同。另《補遺》1卷,大概為后人于結集后所增補。

      韋莊詞向無專集?!度圃姟窂摹痘ㄩg集》、《尊前集》、《草堂詩余》等輯錄54首。劉毓盤輯有《浣花詞》1卷,共55首,刊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

      近人向迪琮編有《韋莊集》,收韋詩300多首,詞55首,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印行,較為通行。

      關于韋莊生平事跡,《蜀梼杌》、《唐才子傳》、《十國春秋》均有材料。近人曲瀅生有《韋莊年譜》(北平清華園我輩語叢刊社1932出版)。今人夏承燾有《韋端己年譜》(見《唐宋詞人年譜》,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資料豐富,考訂精密,于韋莊一生行跡,鉤稽頗詳。

      其中《菩薩蠻》(二)寫江南春色,“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更兼有“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此情此景足使將欲遠行的游子痛斷人腸,由此詞人有“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之勸詞。此詞情致纏綿,意象鮮明,堪稱詠“江南春色”的諸多詩作中罕見之佳作。

      韋莊的閨情詞亦寫得非常出色,詞語與閨中之美人渾然融于一體,見詞尤見人,詞音即人語,可謂風韻臻于極致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到:“‘弦上黃鶯語’(見《菩薩蠻》),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稱其詞“骨秀”,評價他說“端己詞情深語秀,雖規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飛卿之上。觀昔人顏、謝優劣論可知矣?!?/p>

      文學地位

      詩詞都很有名,詩方面今傳《浣花集》十卷。韋莊曾經家陷黃巢兵亂,身困重圍,又為病困。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陽,著《秦婦吟》。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但詩中對黃巢農民起義軍頗多詆毀。后人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韋莊的《秦婦吟》并稱為“樂府三絕”。

      韋莊作品詞語言清麗,多用白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游樂生活,情凝詞中,讀之始化,以至彌漫充溢于俯腑。其詞無專集,散見于《花間集》、《尊前集》和《全唐詩》等總集中,近人王國維、劉毓盤輯為《浣花詞》一卷,凡五十四首,蓋取其詩集為名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一、四、五)、《浣溪沙(五)、《應天長》(二)、《荷葉杯》(一、二)、《清平樂》(三)、《謁金門》(二三)、《河傳》(二)、《天仙子》(二、四)、《訴衷情》(一)、《女冠子》(一、二)、《木蘭花》等。

      韋莊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的重要詞人,并稱“溫韋”。溫秾麗,韋清新。韋莊詞除寫言情外,還常寫個人身世之慨。韋莊是詩人韋應物四世孫。至韋莊時,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應天長·綠槐陰里黃鶯語

      唐代韋莊

      綠槐陰里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畫簾垂,金鳳舞,寂寞繡屏香一炷。

      碧天云,無定處,空有夢魂來去。夜夜綠窗風雨,斷腸君信否?


      過樊川舊居

      唐代韋莊

      卻到樊川訪舊游,夕陽衰草杜陵秋。

      應劉去后苔生閣,稽阮歸來雪滿頭。

      能說亂離惟有燕,解偷閑暇不如鷗。

      千桑萬海無人見,橫笛一聲空淚流。


      謁金門·春雨足

      唐代韋莊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干幾曲。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

      唐代韋莊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干,想君思我錦衾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惟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荷葉杯·絕代佳人難得

      唐代韋莊

      絕代佳人難得,傾國,花下見無期。一雙愁黛遠山眉,不忍更思惟。

      閑掩翠屏金鳳,殘夢,羅幕畫堂空。碧天無路信難通,惆悵舊房櫳。


      謁金門·空相憶

      五代韋莊

      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處覓?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跡。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喜遷鶯·街鼓動

      五代韋莊

      街鼓動,禁城開,天上探人回。鳳銜金榜出云來,平地一聲雷。

      鶯已遷,龍已化,一夜滿城車馬。家家樓上簇神仙,爭看鶴沖天。

      謁金門·春漏促

      五代韋莊

      春漏促,金燼暗挑殘燭。一夜簾前風撼竹,夢魂相斷續。

      有個嬌嬈如玉,夜夜繡屏孤宿,閑抱琵琶尋舊曲,遠山眉黛綠。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91亚洲性爱在线视频|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亚洲四虎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