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杯·絕代佳人難得”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難得一見的絕世佳人,傾國傾城的美貌讓人心醉,只可惜沒有機會再與她花叢之中約會。想起她那雙含愁的遠山眉,別離的痛楚讓他不忍再想。
閑來無事,掩上裝飾有金鳳圖案的畫屏,兒殘夢中驚醒,只留得羅幕低垂、畫堂屋空。上天不讓人相會,書信也不愿相通,看著這舊時的房櫳在,怎能不讓人滿懷惆悵。
注釋
荷葉杯:詞牌名。雙調五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兩仄韻、三平韻。
傾國:形容女于極其美麗。李延年《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愁黛:猶愁眉。唐吳融《玉女廟》詩“愁黛不開山淺淺,離心長在草萋萋。”
遠山眉:形容女子秀麗之眉。晉葛洪《兩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美蓉。”
思惟:思量,思念。
翠屏金鳳:指飾有金風凰圖案的屏風。
房櫳(lóng):泛指房屋。《文選》載張協《雜詩》之一:“房櫳無行跡,庭草萋以綠。”李周翰注:“櫳亦房之通稱。”
“荷葉杯·絕代佳人難得”鑒賞
賞析
上片開頭三句,“絕代佳人難得,傾國。花下見無期”,說得毫不掩飾,而詞直意深,語淡而悲。只有心中有真情和深愛的人,方能如此在仿佛脫口而出的詞語中,帶著情不自禁的口吻,寫出一往情深的懷思與憾恨之情。這三個句子,語言的節奏與句意的表達,配合得恰到好處。開頭一句感嘆(贊嘆)“絕代佳人難得”,接著短短的兩字一句頓住,再一聲感嘆——“傾國”,仿佛是開頭這一聲感嘆(贊嘆)的回聲和呼應,使人有銷魂蕩魄之感,這開頭兩句化用了李延年的《佳人曲》,造語自然,猶如己出,是對這首神奇的古歌的最佳縮寫;接著第三句詞意一轉,“花下見無期”,前面兩句的意思全落在這里了,在對佳人的贊嘆中,包含了無望的相思所帶來的無言的憾恨與悲哀。“花下見無期”,也就是第二首結句所說的“相見更無因”,都寫得語淡情深、辭簡意悲。“見無期”前面加上“花下”這個平常的詞語,恰如其分地傳達了對昔日美好情事的追思與向往。接下去兩句,“一雙愁黛遠山眉,不忍更思惟”,寫相思的苦恨與難堪,也見出了佳人令人難忘的憂郁的美。想念佳人的眉眼,想見她美麗而憂傷(“愁黛”)的容顏,只有意苦情深的想念,才有這樣不忍思量的難堪。
詞的下片,寫置身于跟“她”一起生活過舊房子(“舊房櫳”)中所引發的人去樓空之感。“翠屏金鳳”的“閑掩”,“羅幕畫堂”的“空”,寫的正是夢幻般的失落感。所謂“殘夢”,正是追憶舊歡的迷思和夢想。“碧天無路信難通”一句寫隔絕的悲哀,卻忽然以“惆悵舊房櫳”一句收煞,使人覺得這無窮的悲哀和憾恨,仿佛就隱藏在這房間的每一個陰暗的角落里——對于傷心人來說,這令人“惆悵”的“舊房櫳”正是誘發哀愁的觸媒。
創作背景
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韋莊在王建幕下為記室。后王建即位后,見韋莊有一愛姬,容貌美麗,能歌善舞,又會詩作文。昏淫好色的王建便假借教宮內嬪妃學詞為名,硬逼韋莊將其愛姬送進官中。韋莊因愛姬被王建奪走后,思念不已,于是作下這組詞。
韋莊簡介
唐代·韋莊的簡介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 韋莊的詩(16篇)〕猜你喜歡
浮萍篇
浮萍寄清水,隨風東西流。
結發辭嚴親,來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無端獲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樂如瑟琴。
何意今摧頹,曠若商與參。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
新人雖可愛,無若故所歡。
行云有返期,君恩儻中還。
慊慊仰天嘆,愁心將何愬。
日月不恒處,人生忽若寓。
悲風來入懷,淚下如垂露。
發篋造裳衣,裁縫紈與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