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名句 > 元好問的名句 > 只知灞上真兒戲,誰謂神州竟陸沉。

      只知灞上真兒戲,誰謂神州竟陸沉。

      出自金朝元好問的《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塞外初捐宴賜金,當時南牧已骎骎。

      只知灞上真兒戲,誰謂神州竟陸沉。

      華表鶴來應有語,銅盤人去亦何心。

      興亡誰識天公意?留著青城閱古今。

      “只知灞上真兒戲,誰謂神州竟陸沉。”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朝廷為振作邊境守軍的士氣,獎勵他們宴會費;當時蒙軍已加緊侵略南方。

      只知金軍有如漢霸上駐軍,軍紀松弛,潛伏危機;但想不到的是國家竟因此淪亡。

      仙鶴再次降臨,停在華表上,看到“城郭如故人非昔”景象,心情非常沮喪;銅盤人被遷徙,心情又當如何?

      國家的興亡,取決于天意,有誰可以預料?歷經(jīng)劫難而不變的青城,便是歷史的見證。

      注釋

      宴賜金:金海陵王正隆年間,朝廷為了振作士兵們的士氣,撥款給駐守邊關(guān)的部隊,作為宴會費。

      南牧:南下放牧,在此借喻蒙古騎兵南侵。

      骎骎(qīn):形容走得快。

      灞上:地名,位于長安東部。

      真兒戲:此借喻金軍紀律松弛,不堪一擊。據(jù)《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載:漢文帝往霸上、棘門軍營巡視,俱直馳而入,及至周亞夫營,守衛(wèi)森嚴,不得入。文帝嘆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昔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神州:中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陸沉:滅亡。《晉書?桓溫傳》:“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雕花的石板。 華表鶴,這里指漢丁令威學道成仙化鶴歸來,城郭如故人非昔的故事。

      銅盤人:漢武帝晚年,聽信方士之言,于長安建章宮筑神明臺,上鑄銅人,手持承露盤,以承接高空露水,供帝飲用以求長壽。至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遷徙銅盤人至洛陽。此云“銅盤人去”喻國祚轉(zhuǎn)移。據(jù)傳說,銅盤人辭漢,“清淚如鉛水”,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云:“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詩人用此借喻他離開京城的心情。

      何心:心情如何。

      天公意:上天的意思。

      青城:地名,北宋徽、欽二宗降金處,位于汴京城南約五里。

      古今:歷史的變遷。

      “只知灞上真兒戲,誰謂神州竟陸沉。”鑒賞

      賞析

      詩前二聯(lián)用幾個典故追溯金廷覆亡的原因。首聯(lián)以諷喻的筆致,揭示亡國的根源在于金廷最高層在決策思想上對蒙古南侵野心缺乏足夠的警戒和清醒的認識。一“初”一“已”呼應緊湊,提示了問題的緊迫和嚴峻。而金廷滿腦子求和思想,對蒙古入侵毫無準備,這是它必然走向滅亡的內(nèi)在根源。頷聯(lián)以追悔的語調(diào),指出亡國的原因還在于金朝軍隊在軍事上喪失戰(zhàn)斗力,無力抵御蒙古軍隊的入侵。他只知道金軍如漢代霸上駐軍一樣真把軍事守備當做兒戲,誰料到竟導致神州沉淪,江山易姓!“只知”、“誰謂”,流水而對,以意外的驚愕,表達出詩人內(nèi)心極度的震撼和后悔。

      后二聯(lián)抒發(fā)國破家亡的情愫。頸聯(lián)借用歷史故實,抒寫被羈管出京的凄涼心境。上句用丁公化鶴的典故,倘若漢代丁令威化作白鶴飛到青城城門的華表柱上,看到金朝生靈涂炭,他當然“應有語”,慨嘆“城郭如故人非昔”。這正是金亡后人民慘遭蹂躪的真實寫照和高度概括。下句用金銅仙人辭漢的典故。銅鑄的仙人尚且流淚,而作為有血肉之軀的人,詩人他們的心情就不言自喻。這兩句,一“去”一“來”,正切合“出京”和“來”青城“暫居”,用典精切工巧,含蘊深廣,可謂“于極工煉中,別有肝腸崩裂之痛”(清沈德潛語)。尾聯(lián)揭示歷史巧合,哀嘆亡國悲劇的重演出于天意安排。青城是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7年)十一月金接受北宋徽宗、欽宗二帝降表的地方,宋廷后妃、皇族都被俘虜北去,金滅北宋。而一百年后,亡國的金廷皇太后、兩宮嬪妃及諸宗族在此被殺戮,詩人和其他官員作為蒙古軍隊的俘虜也暫居于此。興在青城,亡在青城,歷史的巧合讓詩人感慨不已。在他看來,一“興”一“亡”,恰恰是天公的意旨。金廷之“興”已成“古”,金廷之“亡”正是“今”。這一“古”一“今”終將被歷史的潮汐淘汰,唯有記載金廷興亡的青城繼續(xù)存在,給后人留下一面明鏡,讓人們觀覽和記取國家興衰存亡的歷史經(jīng)驗。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促使詩人寫下了這首立意深刻精警的詩篇。

      詩用了幾個典故以寓亡國之痛。“霸上真兒戲”,用《史記》載漢文帝語,暗諷金國軍紀松弛,早已潛伏危機,不料竟因此亡國;“華表鶴來應有語”,用“漢丁令威學道成仙化鶴歸來,城郭如故人非昔”的故事,比喻京城淪陷,“人非昔”矣;用“魏明帝遷徙漢長安銅盤人”故事,喻國祚轉(zhuǎn)移。用古事古語,不著痕跡,如出諸己,是善用典者。“留著青城閱古今”,劫難之后僅僅青城還在,人物蕩然無存矣!青城,是兩朝痛史的見證。

      元好問“紀亂詩”的一個特點是具有深刻的歷史洞察力。他往往把對現(xiàn)實的悲愴情懷與對歷史的批判意識融合在一起,從而增加了詩的思想深度。詩人在國家淪亡的悲憤中,對國家武備松馳而招致敗亡的歷史教訓作了深刻的省察。其他如《出都》、《岐陽三首》等,也都表達了詩人對金朝敗亡原因的理性思考。

      創(chuàng)作背景

      金哀宗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舊歷癸巳年,汴京守將崔立以城降于蒙古,在離汴京南五里處的青城訂立城下之盟。四月二十九日,青城中的金遺臣都被趕出京城,被拘管在聊城。此詩正是詩人被蒙古軍隊押解出京時所作。

      元好問簡介

      金朝·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nèi)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zhuǎn)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元好問的詩(100篇)

      猜你喜歡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亚洲18在线天美|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亚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图片校园春色|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