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
《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作者程允升。《幼學瓊林》初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編著,本名《幼學須知》,又稱《成語考》、《故事尋源》,清人鄒圣脈作了增補,改名為《幼學瓊林》,也叫《幼學故事瓊林》。
小八義
《小八義》是由半閑居士所寫的長篇鼓詞。《小八義》,又名《英雄小八義》、《梁山后代》,是部在民間流傳較久的長篇鼓詞,講述的是水滸梁山英雄后代的傳奇故事。 田連元評書《小八義》敘宋徽宗時,落難公子周順與表兄徐文彪、江湖好漢尉遲霄、唐鐵牛、梁山好漢后代孔生、時常青、花云萍、阮英結為小八義,為國除奸,為民除害的故事。
匡謬正俗
唐顏師古撰。師古名籀,以字行,雍州萬年人。歷官秘書監。事跡具《唐書》本傳。是書永徽二年其子符璽郎揚庭表上於朝,高宗敕錄本付秘閣。卷首載揚庭《表》,稱“藁草才半,部帙未終”,蓋猶未竟之本。又稱“謹遵先范,分為八卷,勒成一部”,則今本乃揚庭所編。宋人諸家書目多作《刊謬正俗》,或作《糾謬正俗》,蓋避太祖之諱。
棋經十三篇
《棋經十三篇》是宋朝時出現的一部在我國圍棋發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棋經十三篇》的價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統性。我國古典圍棋理論,從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經班固《弈旨》、馬融《圍棋賦》等,到了敦煌寫本《棋經》和王積薪的《十訣〉,才逐漸開始系統化。但真正建立起一個體系的,還要算《棋經十三篇》。這標志著我國古典圍棋理論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笑林廣記
中國有笑話書的歷史由來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說非《笑林廣記》莫屬。此書作者「游戲主人」編成,游戲主人并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一起編寫而成的《笑林廣記》可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笑話集,語言風趣,文字簡練雋秀,表現手法也十分成熟。
三略
《三略》原稱《黃石公三略》,是著名的古代漢族軍事著作,屬于道家兵書,與《六韜》齊名。 此書側重于從政治策略上闡明治國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書。它是一部糅合了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專論戰略的兵書。南宋晁公武稱其:“論用兵機之妙、嚴明之決,軍可以死易生,國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豐年間被當時武學必讀書《武經七書》編入。目前,該書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將領必讀的書籍之一。
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詞源
這是一部有影響的詞論專著,著者張炎(1248~132?)。此書分為制曲、句法、字面、虛、清空、意趣、用事、詠物、節序、賦情、令曲、雜論等十三部分。上卷是音樂論,其論詞律尤為詳贍;下卷為創作論,所論多為詞的形式。
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成書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全書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采道家,全面總結了齊梁時代以前的美學成果,細致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本質及其創造、鑒賞的美學規律。 35條名句
蕩寇志
《蕩寇志》是中國清代長篇小說名,作者俞萬春(1794—1849),此書草創于道光六年(1826),寫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間凡“三易其稿”,首尾歷22年。本書中,作者仇視以宋江為首的梁山泊起義的思想與金圣嘆一致,所以他緊接金圣嘆“腰斬”過的七十回本《水滸傳》,從七十一回寫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張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書為《蕩寇志》,此書的初刻本卻又署書名為《結水滸傳》。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禎十年)。《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于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于《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宋史》全書有本紀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共計496卷,約500萬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松漠紀聞
松漠紀聞一卷(兩淮鹽政采進本),此書乃其所紀金國雜事。始於留金時,隨筆纂錄。及歸,懼為金人搜獵,悉付諸火。既被譴謫,乃復追述一二,名曰《松漠紀聞》。尋有私史之禁,亦秘不傳。紹興末,其長子適始校刊為正續二卷。乾道中仲子遵又增補所遺十一事。
陰符經
《陰符經》又稱《黃帝陰符經》與《混元陽符經》相配,論涉養生要旨、氣功、房中等方面。關于成書有人說黃帝,有人說是戰國時的蘇秦,近代學者多認為其成書于南北朝。 作為一部高度精煉的道教經書,《黃帝陰符經》正如其他許多具有理性精神之道教學者所撰之作品一樣,不是簡單因襲易學義理派的言辭,而是運用其義理思維,以《易》通《老》,演述“神仙抱一之道”、“富國安人之法”、“強兵戰勝之術”,全書以隱喻論述養生,愚者不查謂兵法權謀等說或謂蘇秦之“太公陰符之謀”皆離旨甚遠。如道教《純陽演正孚佑帝君既濟真經》,通篇全部以軍事術語寫成,不知者初見會認定是一篇兵書。 因此李筌、張果老、朱熹等人曾先后為《陰符經》作注。朱熹雖然認為其偽但認為“非深于道者不能作”。 《陰符經》舊題黃帝撰,所以也叫做《黃帝陰符經》。因而有題稱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張良、諸葛亮等注解。這一說,最不合理。宋黃庭堅說:“《陰符經》出于唐李筌。熟讀其文,知非黃帝書也”,“又妄托子房、孔明諸賢訓注,尤可笑。惜不經柳子厚一掊擊也”。好事者說黃帝撰經,并且假托太公、張良等作注,這些都是顯明的依托古人說法,不可置信。自唐李筌為《陰符經》作注,以后累朝均不乏好事者步其后塵,迨至晚清,《陰符經》注解本已不下百余種,今僅存于明《正統道藏》的便有二十四種。注解雖多,但眾說紛紜,見解蕪雜。
難經
《難經》是戰國時期成書,作者是扁鵲 ,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中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本書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共討論了81個問題,故又稱《八十一難》,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還分析了一些病證。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順宗實錄
該書共5卷,作者是一代文豪、號稱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學家韓愈,是唐代唯一沒有佚失的實錄,但在唐文宗時期因直筆書寫禁中之事、觸犯宦官利益而遭到修改。有人認為作者韓愈和宦官俱文珍等關系密切,因而這一實錄中涉及宦官的文字語多回護,但畢竟是留下了有關順宗及其有關時期情況的第一手記錄,彌足珍貴。
素書
《素書》相傳為秦末黃石公作。民間視為奇書、天書。《素書》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發揮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時以道、德、仁、義、禮為立身治國的根本、揆度宇宙萬物自然運化的理數,以此認識事物,對應事物、處理事物的智能之作。傳說黃石公三試張良,而后把此書授予張良。張良憑借此書,助劉邦定江山。
朱子家訓
《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朱子家訓》僅634字,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