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

      兩漢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淡泊 一作:澹泊;淫慢 一作:慆慢)

      當墻欲高行

      兩漢曹植

      龍欲升天須浮云,人之仕進待中人。

      眾口可以鑠金,讒言三至,慈母不親。

      憒憒俗間,不辨偽真。

      愿欲披心自說陳,君門以九重,道遠河無津。

      江頭

      兩漢劉雄

      漫步江頭見牛矢,更聽隔岸起牛鳴。相親群鷺翩躚下,失伴孤鳧彳亍行。

      緩急狹寬原不定,陰晴涼燠亦多更。參差亂石如龍卵,仿佛洪荒太古情。

      山中次段、蔡二先生韻 其一

      兩漢劉雄

      晨起驚濃霧,山林失舊痕。庭空誰共語,事往夢馀溫。

      學道塵猶隔,觀書蠹可飧。青氈專一壑,長物不須存。

      情人節次韻黃仲則綺懷贈瑤十六首 其十六

      兩漢劉雄

      坎止流行任自然,情深難遣卻妨仙。尚望蕭史成雙隱,未及希夷只獨眠。

      已負前期為后約,忽驚去歲是今年。近知宇宙元空相,不畏羲和快著鞭。

      傷歌行

      兩漢曹叡

      昭昭素明月,輝光燭我床。

      憂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長。

      微風吹閨闥,羅帷自飄揚。

      攬衣曳長帶,屣履下高堂。

      東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鳥翻南飛,翩翩獨翱翔。

      悲聲命儔匹,哀鳴傷我腸。

      感物懷所思,泣涕忽沾裳。

      佇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


      臨終詩

      兩漢孔融

      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

      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涓涓江漢流,天窗通冥室。

      讒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

      人有兩三心,安能合為一。

      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

      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解嘲

      兩漢揚雄

      客嘲揚子曰:“吾聞上世之士,人綱人紀:不生則已,生必上尊人君,下榮父母;析人之珪,儋人之爵;懷人之符,分人之祿;紆青拖紫,朱丹其轂。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同行;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上說人主,下談公卿。目如耀星,舌如電光;一從一橫,論者莫當。顧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葉扶疏,獨說數十余萬言。深者入黃泉,高者出蒼天;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間。然而位不過侍郎,擢才給事黃門。意者玄得無尚白乎?何為官之拓落也!”

      揚子笑而應之曰:“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往昔周網解結,群鹿爭逸;離為十二,合為六七;四分五剖,并為戰國。士無常君,國無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遁。是故鄒衍以頡頏而取世資,孟軻雖連蹇,猶為萬乘師!”

      “今大漢左東海,右渠搜;前番禺,后椒涂;東南一尉,西北一候;徽以糾墨,制以锧鈇;散以禮樂,風以詩書;曠以歲月,結以倚廬。天下之士,雷動云合,魚鱗雜襲,咸營于八區。家家自以為稷、契,人人自以為皋陶。戴縰垂纓而談者,皆擬于阿衡;五尺童子,羞比晏嬰與夷吾。當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溝渠;旦握權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島,乘雁集不為之多,雙鳧飛不為之少。”

      “昔三仁去而殷墟,二老歸而周熾;子胥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霸;五羖入而秦喜,樂毅出而燕懼;范雎以折摺而危穰侯,蔡澤以噤吟而笑唐舉。故當其有事也,非蕭、曹、子房、平、勃、樊、霍則不能安;當其無事也,章句之徒,相與坐而守之,亦無所患。故世亂則圣哲馳騖而不足,世治則庸夫高枕而有余。”

      “夫上世之士,或解縛而相,或釋褐而傅;或倚夷門而笑,或橫江潭而漁;或七十說而不遇,或立談而封侯;或枉千乘于陋巷,或擁彗而先驅。是以士頗得信其舌而奮其筆,窒隙蹈瑕而無所詘也。當今縣令不請士,郡守不迎賜,群卿不揖客,將相不俛眉。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談者卷舌而同聲,欲步者擬足而投跡。向使上世之士,處乎今世,策非甲科,行非孝廉,舉非方正,獨可抗疏,時道是非,高得待詔,下觸聞罷,又安得青紫?”

      “且吾聞之,炎炎者滅,隆隆者絕;觀雷觀火,為盈為實;天收其聲,地藏其熱。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攫拏者亡,默默者存;位極者高危,自守者身全。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極;爰清爰靜,游神之庭;惟寂惟寞,守德之宅。世異事變,人道不殊,彼我易時,未知何如!”

      “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皇,執蝘蜓而嘲龜龍,不亦病乎?子之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與扁鵲也,悲夫!”

      客曰:“然則靡玄無所成名乎?范蔡以下,何必玄哉!”

      揚子曰:“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肋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激卬萬乘之主,介涇陽、抵穰侯而代之,當也。蔡澤,山東之匹夫也,顉頤折頞,涕唾流沫,西揖強秦之相,搤其咽而亢其氣,拊其背而奪其位,時也。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洛陽;婁敬委輅脫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舉中國徙之長安,適也。五帝垂典,三王傳禮,百世不易;叔孫通起于枹鼓之間,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呂刑靡敝,秦法酷烈,圣漢權制,而蕭何造律,宜也。故有造蕭何之律于唐、虞之世,則悂矣;有作叔孫通之儀于夏、殷之時,則惑矣;有建婁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則乖矣;有談范、蔡之說于金、張、許、史之間,則狂矣!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隤,雖其人之贍智哉?亦會其時之可為也!故為可為于可為之時,則從;為不可為于不可為之時,則兇。若夫藺生收功于章臺,四皓采榮于南山;公孫創業于金馬,驃騎發跡于祁連;司馬長卿竊貲于卓氏,東方朔割炙于細君。仆誠不能與此數子并,故默然獨守吾《太玄》。”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于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備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無擇也。夫珠玉金銀,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為物輕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內而無饑寒之患。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盜賊有所勸,亡逃者得輕資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長于時,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數石之重,中人弗勝,不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饑寒至。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署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游遨,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縞。此商人所以兼并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欲民務農,在于貴粟;貴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為賞罰。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余、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順于民心,所補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功。今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車騎者,天下武備也,故為復卒。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以是觀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竊竊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邊食足以支五歲,可令入粟郡縣矣;足支一歲以上,可時赦,勿收農民租。如此,德澤加于萬民,民俞勤農。時有軍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寧;歲孰且美,則民大富樂矣。


      訣別書

      兩漢卓文君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

      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五帝本紀贊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次韻楊公啟宇賀四川省詩學會成立

      兩漢劉雄

      飯顆山頭太瘦生,誰知椽筆勝雄兵。草堂千載瞻遺跡,壇坫斯時起后人。

      憶昨妖云來滾滾,喜今翠柏更青青。英靈河岳重星聚,莫嘆微茫少正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33333在线亚洲|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国产黄色一级毛片亚洲黄片大全|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