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人 > 明代詩人 > 羅洪先

      羅洪先簡介

      羅洪先

      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漢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黃橙溪(今吉水縣谷村)人,明代學(xué)者,杰出的地理制圖學(xué)家。一生奮發(fā)于地理學(xué)等科學(xué)的研究,“考圖觀史“,發(fā)現(xiàn)當(dāng)時地圖多疏密失準(zhǔn)、遠近錯誤,于是親自外出調(diào)查收集資料,準(zhǔn)備重新編一內(nèi)容豐富、地理位置準(zhǔn)確的地圖,以計里畫方之法,創(chuàng)立地圖符號圖例,繪成《廣輿圖》。創(chuàng)編成地圖集形式,不僅繼承了朱思本制圖法,還加以發(fā)展,使地圖更為科學(xué)實用。羅洪先堪稱與墨卡托同時代的東方最偉大的地圖學(xué)家。

      ? 羅洪先的詩文(11篇)羅洪先的名句(0條)

      人物生平

      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遷左春房贊善。被罷歸后,終日著書講學(xué)。卒后贈光祿少卿,謚文莊。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記》一卷。嘉靖二十四年(1545),微服訪黃門祝詠于衡陽,攜門人王托等游南岳,登祝融峰,游青玉壇,宿上封寺,交友高臺寺。現(xiàn)存高臺寺的狀元松,志載為他與名僧楚石共植,至今傳為佳話。于方廣寺逗留七日,瞻仰二賢寺,緬懷朱張。在南岳寫詩二十來首,文數(shù)篇。

      羅洪先是官員家庭出身,自幼端重,不為嬉戲,從小立志要當(dāng)學(xué)者。嘉靖五年(1526),羅洪先參加鄉(xiāng)試中舉人,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會試,殿試第一中狀元,授修撰。當(dāng)時明世宗迷信道教,求長生,政治極為腐敗。羅洪先看不貫朝廷的腐敗,即請告歸。嘉靖十八年(1539),他出任廷官,因聯(lián)名上《東宮朝賀疏》冒犯世宗皇帝而被撤職。從此羅洪先離開官場,開始了學(xué)者的生活。

      他自歸家務(wù)農(nóng)之后,隱居山間,更加專心致志地考究王陽明心學(xué),閉門謝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戶。他甘于淡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騎馬練弓、考圖觀史,上至天文、禮樂、典章、陰陽、術(shù)數(shù),下至地理、水利、邊塞、戰(zhàn)陣、攻守,無不精心探究。

      羅洪先一生的主要成就在理學(xué)和地圖學(xué)方面,在文學(xué)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尤以地圖學(xué)貢獻卓著。他精心繪制的兩卷《廣輿圖》,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圖集。羅洪先在繪制地圖方面的建樹,不但為我國地圖的繪制和地理科學(xué)作出了貢獻,而且為國際的同行所矚目,在世界地圖繪制領(lǐng)域占有一席之地。

      軼事典故

      會仙橋

      會仙橋位于水鏡臺西,面積大約200平方米,是古晉祠的露天劇場。古人看戲,不像今人坐在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劇場內(nèi),而是露天站著看,欄桿上、橋上及各種建筑物上,只要能看到舞臺表演的地方,都站滿了觀眾。中軸線的第二個建筑物是一座橋,橫跨于晉水上游的智泊渠。

      傳說明朝嘉靖進士第一人——翰林院羅洪先,他為官清正(和奸臣嚴嵩為兒女親家),農(nóng)歷四月十四日游晉祠于橋上,見一婦人,羅洪先不禁嘆曰:“世間人說西施美,余視此婦勝西施。”婦羞怒,竟發(fā)功力使板橋突然起火,羅洪先差點跌入渠里,再看女子,早已不見。遠遠望去,卻突然出現(xiàn)在懸甕山上,羅又自言自語道:“你若真是仙女,讓我再仔細看你一眼。”沒等說完,只見懸甕山搖搖欲墜,東移數(shù)步。羅大為驚恐,方知非同小可,信手寫了詩一首:

      懸甕山中一脈情,龍蟠虎伏隱真明,水飄火劫山步移,五十年來帝母臨。

      這塊詩碑至今還留在圣母殿前。此詩與傳說無關(guān),后人不解其意而已,其實作者是在暗示圣母殿的創(chuàng)建年代。民間對羅洪先傳說頗神:“瓜皮寫字尚未干,不在云南在四川。”

      懸筆碑之謎

      在太原晉祠圣母殿右側(cè)的走廊里有一方十分著名的碑--“懸筆碑”。 碑高1.46米,寬0.72米,上面是三行宛如落花飛雪、驟雨飄風(fēng)的草書:

      懸甕山中一脈清,

      龍蟠虎伏隱真明。

      水飄火劫山移步,

      五十年來帝母臨。

      后面是落款“戊午年洪先懸筆” ,并有“宛城郜煥元摹勒上石”九字。幾百年來, 它吸引了多少墨客騷人,為它流連忘返,多少游客因未能得到一張碑文的拓片而悵然歸去。

      為什么這塊碑有這么大的魅力呢?

      論書法,這塊碑的確可以當(dāng)?shù)闷稹稌x祠銘》上所贊:“體勢悠揚,宛如驟雨飄風(fēng), 落花飛雪,銳不可當(dāng)”。字里行間,透露出一派天馬行空,縱橫萬里的氣象,又有一種超然出塵,無牽無羈的韻味。

      論作者,乃是明朝著名的學(xué)者羅洪先,也是大大有名的人物。羅洪先生活在嚴嵩擅權(quán)的年代, 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去研究學(xué)問。他從小就仰慕王守仁,《明史.儒林傳》上說他十五歲讀王守仁《傳習(xí)錄》,“欲往受業(yè)”,因父阻未成。罷官后即一心治學(xué),在繼承王守仁“致良知”說的基礎(chǔ)上又提出不少新的見解。積十年之功, 殫精竭慮,增補元人朱思本《輿地圖》匯成《廣輿圖》一書。由于他道學(xué)精深, 多半又有些奇行異舉,被民間視為“得道仙人”,他的字,也因此帶了“仙氣”,受到歡迎。這也是此碑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是,這塊碑上的詩究竟寫得是什么意思, 卻一直沒有人能說得清。 那些“水飄火劫山移步” 的詞句在說些什么?這個傳奇般的人物又是如何寫下這首玄妙的詩的?幾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卻始終沒人能解開這個謎。

      也許這才是這塊懸筆碑真正的魅力之源。

      流傳故事

      有這樣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據(jù)說,羅洪先云游天下,來到晉祠的會仙橋頭,見對岸有一個美麗的少婦, 不覺吟道“世人都說西施好,余視此婦勝西施”。哪知此婦是仙人所化, 怒他口齒輕薄,一把火燒掉了木橋以示警告。可羅洪先執(zhí)迷不悟, 繞道追到山腳下。仙人一怒,把山向前移了幾步,羅洪先這才知道是仙人來點化他。 于是皈依仙道,終成正果。后世道教尊稱為“羅真人”。加之此詩是以瓜皮書于圣母殿壁,民間又有了“羅洪先瓜皮寫字未干,不到湖廣,即到四川"的歌謠。

      故事是美麗動人的,而且似乎暗合詩中“火劫山移步”的字樣,倒退幾百年,可以算是個完美的解釋了。 可是,現(xiàn)代人卻需要真實科學(xué)而非美麗虛幻。那么,這首詩到底在說些什么呢?

      關(guān)鍵的句子在于“水飄火劫山移步” 。羅洪先作詩是“戊午年”,即嘉靖三十七年(1558) ,據(jù)《太原縣志》記載,八年后,“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晉祠山移,既而市樓火。”于是當(dāng)?shù)厝艘詾榱_洪先事有前知,“竟應(yīng)詩言”,果真是“山移火劫”,嘖嘖稱奇。

      其實晉祠一帶山巒歷史上曾多次“移步” :明萬歷四年(1577),康熙四十二年(1704) 四月初六等,特別是《太原縣志》上記載的,明正德元年(1506) 六月,閑居寺山的一次“移步”極應(yīng)引起注意。所謂“山移步” 是古人不了解地球的地殼運動,可能把地震和自然風(fēng)化等引起的巖石崩落當(dāng)成了山在“移步” 。閑居寺山在晉祠以南三里, 與懸甕山一脈相連。巧的是,山移的這一年,與羅洪先游晉祠的“戊午年(1558) 正好相距五十二年,正合后句“五十年來帝母臨”中“五十”的虛指。

      這絕不僅僅是巧合——從《明史.儒林傳》中的寥寥幾筆,我們已知羅洪先是一個精通專業(yè)的地理學(xué)家。 他棄官而遍游天下,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對官場的無奈而超然,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做為一個地理學(xué)家, 他正好有機會去搜集第一手資料,充實著作的科學(xué)依據(jù)。而五十年前的這場變故, 目睹者都還健在,他不可能不有所聞,有所感。

      羅洪先面對晉祠的山水文物, 想起它已歷盡的千年滄桑:三家分晉,水灌智伯; 盛唐驚變,火燒晉陽;還有五十年前那場“山移步”的巨變,他身為一個科學(xué)家, 卻無法解釋這樣的奇異現(xiàn)象,正如一百多年以后,牛頓無法解釋天體第一次運動的力的來源。 牛頓求助于他的“上帝”,用“科學(xué)”論證了“上帝”的存在;而羅洪先也誠惶誠恐地斷定——“五十年來帝母臨” ,只有神力才能做到這些,不由得感慨萬端,這里真是:“龍蟠虎伏隱真明”啊!

      懸筆碑之謎到此可算是真相大白了。當(dāng)然,美麗的故事還要長久地流傳下去,還會變得更加美麗動人。正如為了彌補生活的缺憾,虛幻而美麗的戲劇永盛不衰。

      壽桃林一愚伯九十

      明代羅洪先

      丈人九十身長健,閭里過從舊識名。就養(yǎng)久聞朝市事,觀書還辨古今情。

      當(dāng)門樹老曾看種,在學(xué)孫多自教成。行輩祇今誰得似,季方年齒近難兄。

      寄吳九山

      明代羅洪先

      嚴君出處類而翁,生死悲歡歲月同。異域長嗟難問鯉,遠書何意逐來鴻。

      青峰湖上官齋晚,白露山中壟樹風(fēng)。不待牽衣方下淚,孤云相對恨無窮。

      石樓

      明代羅洪先

      仙人好煉石,五色何氤氳。在天能補漏,在地能生云。

      云中石樓起,戶牖略可分。樓頭合靈藥,雞犬那得聞。

      服之七十年,飄然人莫群。待余石蓮長,登樓窺秘文。

      贈特峰兄令永定

      明代羅洪先

      親民自屬為儒事,今佩銅章百里中。官署乍開當(dāng)嶺月,蠻音慣聽問鄉(xiāng)風(fēng)。

      林烏日下庭階靜,壟雉春多野戍空。令譜傳來君第幾,美名期與古人同。

      舟過泥塘喜雨峰師泉偕至夜話有作

      明代羅洪先

      溪水初生春棹開,溪邊野草綠于苔。白駒客至芳情合,青嶂煙多暝色來。

      物態(tài)自新人欲老,道緣何在語難裁。對君靜夜增愁思,安得同登日暮臺。

      是堂俞憲使枉顧兼惠高文恨不相值寄以言謝

      明代羅洪先

      幾年同調(diào)嘆離居,出谷誰疑客到廬。江夜泊舟遙問舍,竹齋燒燭更留書。

      欲為后會期何定,卻愧前知信不虛。滿篋瓊瑤無可報,螺川同水渺愁予。

      顏兩江六十壽詩其婿陳兩湖翰林代索

      明代羅洪先

      供奉先朝遇寵私,后人文物自應(yīng)奇。移家尚記從瀘水,選婿終應(yīng)向鳳池。

      江上花開春未晚,門前車至酒能釃。當(dāng)筵不用酬賓戲,祇誦聞鶯應(yīng)制詩。

      題歐陽監(jiān)丞祠

      明代羅洪先

      使丞出塞無歸日,古鎮(zhèn)新祠多烈風(fēng)。尺寸地皆先世有,存亡身與列城同。

      亦知北地重來急,且表南朝一介雄。生氣九京那可作,亂蟬高樹夕陽中。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美女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网站色www|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