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學家、畫家。字梅伯,號復莊,又號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復翁、復道人、野橋、東海生等,浙江鎮海(今寧波北侖)人。道光舉人,以著作教授終身。治學廣涉經史、地理、釋道、戲曲、小說。工詩畫,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樂考證》、《大梅山館集》、《疏影樓詞》。
章炳麟
章太炎(1869.1.12 -1936.6.14),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后易名為炳麟。因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顧炎武)的為人行事而改名為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中國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樸學大師,國學大師,民族主義革命者。著名學者,研究范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等等,著述甚豐。
吳嘉紀
吳嘉紀(1618年-1684年),字賓賢,號野人,江蘇東臺人(清代屬于揚州府泰州)。出生鹽民,少時多病,明末諸生,入清不仕,隱居泰州安豐鹽場。工于詩,其詩法孟郊﹑賈島,語言簡樸通俗,內容多反映百姓貧苦,以“鹽場今樂府”詩聞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賞識,著有《陋軒詩集》,共收入詩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吳嘉紀詩箋校》本。
吳錫麒
吳錫麒(1746~1818)清代文學家。字圣征,號谷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進士。曾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后兩度充會試同考官,擢右贊善,入直上書房,轉侍講侍讀,升國子監祭酒。他生性耿直,不趨權貴,但名著公卿間。在上書房時,與皇曾孫相處甚洽,成為莫逆之交,凡得一帖一畫,必一起題跋,深受禮遇。后以親老乞養歸里。主講揚州安定樂儀書院安定、爰山、云間等書院至終,時時注意提拔有才之士。
林嗣環
林嗣環,字鐵崖,號起八。清代順治年間的福建晉江人,當時的進士。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生,從小聰穎過人,七歲即能屬文。及長赴試,因文章峭奇卓絕,考官疑為他人代筆,故不得售。嗣環遇挫折不氣餒,倍加發憤功讀。于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舉人,繼而于清順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進士第。授太中大夫,持簡隨征,便宜行事。后調任廣東瓊州府先憲兼提督學政。
陳忱
陳忱(1615.3.24~1670?)明末清初小說家。字遐心,一字敬夫,號雁宕山樵、默容居士。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明亡后絕意仕進,以賣卜為生,曾與顧炎武、歸莊組織驚隱詩社,晚年著長篇小說《水滸后傳》,于書中寄寓自己的亡國之痛和憧憬恢復之心。
江湜
江湜 (shí )(1818~1866)清代詩人。字持正,又字弢叔,別署龍湫院行者,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諸生。三與鄉試,皆不第,出為幕友,歷山東、福建等省。在京師得親戚資助,捐得浙江候補縣丞。咸豐十年,奔走避兵,憂憤而死。詩宗宋人,多危苦之言。有《伏敔堂詩錄》。《吳中先賢譜》 蘇文 編繪。
顧彩
顧彩(1650~1718)清戲曲作家。字天石,號補齋、湘槎,別號夢鶴居士,江蘇無錫人。其父顧宸,為當地知名藏書之家,他閱讀一過,遂對文學戲曲有極大興趣。官至內閣中書。彩工曲,與孔尚任友善,尚任作小忽雷傳奇,皆彩為之填詞。自作有南桃花扇及后琵琶記各一本,《曲錄》傳于世。顧彩詩文集有《往深齋集》《辟疆園文稿》、《鶴邊詞》。戲曲作品有《楚辭譜傳奇》、《后琵琶記》、《大忽雷》,改《桃花扇》為《南桃花扇。清末學者梁廷柟在《曲話》一書中,對顧彩所編《桃花扇》多有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