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肅
謝肅,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詳。少與唐肅齊名,時稱“會稽二肅”。 學問淵博,工于書法。元至正末,張士誠據吳,謝肅慨然入見獻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隱于鄉里。洪武十九年(1386)舉明經,授福建按察司僉事,后以事下獄死。
孫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稱關中(今陜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游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為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黎貞
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為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導。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為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馮夢龍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并稱“吳下三馮”。
錢福
錢福(1461—1504)明代狀元,字與謙,因家住松江鶴灘附近,自號鶴灘。南直隸松江府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镠(liú)之后。弘治三年進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歸。詩文以敏捷見長,有名一時,根據文嘉詩文修改的《明日歌》流傳甚廣。著有《鶴灘集》。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詩人、書畫家。字長蘅,一字茂宰,號檀園、香海、古懷堂、滄庵,晚號慎娛居士、六浮道人。歙縣(今屬安徽)人,僑居嘉定(今屬上海市)。三十二歲中舉人,后絕意仕途。詩文多寫景酬贈之作,風格清新自然。與唐時升、婁堅、程嘉燧合稱“嘉定四先生”。擅畫山水,學吳鎮、黃公望,峻爽流暢,為“畫中九友”之一。亦工書法。
文森
文森(1462-1525),詩人進士,字宗嚴,南直隸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進士,歷慶云、鄆城二縣縣令、御史、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十年(1515),進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因病未赴任。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奏準致仕,嘉靖四年(1525)卒于家,年六十四。有《中丞集》。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