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
嚴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字惟中,號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橋村(今江西省分宜縣)人。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累遷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歲時入閣,加少傅兼太子太師、謹身殿大學士,后改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誣害夏言,再任內(nèi)閣首輔,專擅國政近十五年之久。
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漢族,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明孝宗朱祐樘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號嘉靖,后世稱嘉靖帝。嘉靖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為獨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強的一位,他為人非常聰明,尤其在書法和文辭修養(yǎng)都有不錯的造詣。史書評價嘉靖帝為“中興之主”,說他“有不世之奇謨六,無競之偉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獨行五”。
陸容
陸容(1436—1497),字文量,號式齋,南直隸蘇州府太倉(今屬江蘇)人。生于明英宗正統(tǒng)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歲。性至孝,嗜書籍,與張?zhí)㈥戔N齊名,時號“婁東三鳳”。詩才不及泰、釴,而博學過之。生平尤喜聚書和藏書,根據(jù)其藏書編次有《式齋藏書目錄》。祝允明作有《甘泉陸氏藏書目序》,稱他才高多識、雅德碩學,購書多異本。錢謙益稱他“好學,居官手不釋卷,家藏數(shù)萬卷,皆手自讎勘”。著有《世摘錄》、《式齋集》、《菽園雜記》十五卷,《四庫總目》王鏊稱為明朝記事書第一;又有《式齋集》,并行于世。
茅坤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書家。字順甫,號鹿門,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明末儒將茅元儀祖父。嘉靖十七年進士,官廣西兵備僉事時,曾領(lǐng)兵鎮(zhèn)壓廣西瑤族農(nóng)民起義。茅坤文武兼長,雅好書法,提倡學習唐宋古文,反對“文必秦漢”的觀點,至于作品內(nèi)容,則主張必須闡發(fā)“六經(jīng)”之旨。編選《唐宋八大家文抄》,對韓愈、歐陽修和蘇軾尤為推崇。茅坤與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等,同被稱為“唐宋派”。有《白華樓藏稿》,刻本罕見。行世者有《茅鹿門集》。
張寧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nèi)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韓守益
明湖廣石首人,字仲修,號樗壽。應(yīng)賢良文學聘,為廣西僉事,有安撫民人功,遷河南道御史。因直言忤旨,謫充國子監(jiān)膳夫供事。尋復為御史,凡三歷臺諫,屢起屢謫。帝嘗命力士用鐵錘擊令仆地。改春坊中允。后以病歸。有《樗壽集》。
俞彥
[明](約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神宗萬歷四十三年前后在世。萬歷二十九年(公元一六0一年)進士。歷官光祿寺少卿。彥長于詞,尤工小令,以淡雅見稱。詞集今失傳,僅見于各種選本中。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yīng)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chuàng)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