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長言
閻長言(1165—1215)字子秀,號復(fù)軒;初名詠,避衛(wèi)紹王諱,改名長言;山東高唐人(今山東長清)。于金朝承安五年(1200年),擢詞賦科進士第一授狀元,閻長言中第后留翰林院任職十年,應(yīng)奉翰林文學(xué),有“氣節(jié)豪邁,文字一流”之譽,后任河南府治中,被召還朝,以道梗不得前,卒于亳州,其工詞賦,性豪放,他門生眾多,如金正大年間(1224~1231)進士康嘩、翰林學(xué)士閻復(fù)和康壁均為其門生。他們4人都是金、元時期較為著名的人物,世人并稱“二閻二康”,著有《復(fù)軒集》。
王處一
(1142—1217)金寧海東牟(今山東乳山)人,道士,字玉陽,號全陽子,一說號華陽子。從王重陽學(xué)道,修真于昆崳山煙霞洞。人稱“跌腳仙人”。章宗承安中,曾被召見。元世祖時贈玉陽體元廣度真人。
完顏雍
金世宗完顏雍(1123年3月29日―1189年1月20日),原名完顏褎(yòu),字彥舉,女真名完顏烏祿。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金睿宗完顏宗輔之子,母貞懿皇后李氏,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年到1189年在位,對金朝中期占有相當?shù)闹匾匚弧:A晖跬觐伭琳魉螘r為東京(遼陽)留守,后被擁立為帝。不過他不能從根本上扭轉(zhuǎn)猛安謀克制的衰落, 對漠北游牧民族威脅的解決也不夠得力,留下了隱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完顏雍駕崩,終年67歲,謚號光天興運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興陵。由于其長子完顏允恭早死,故而其孫完顏璟即位。
邊元鼎
邊元鼎(約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字德舉,豐州(治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鎮(zhèn))人,狀元邊貫道第三子。生卒年均不詳,約金世宗大定五年前后在世。十歲能詩,資稟疏俊,詩文有高意,多有佳句為人傳誦,為時輩所不及。與兄元勛、元恕俱有時名,號“三邊”。天德三年(1151)進士,以事停銓。世宗即位,張浩表薦供奉翰林,出為邢州幕官。復(fù)坐誣累,遂不復(fù)仕。
蔡圭
蔡珪,字正甫,蔡松年子,真定人。中進士第,不求調(diào),久乃除澄州軍事判官,遷三河主簿。丁父憂,起復(fù)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在職八年,改戶部員外郎,兼太常丞。珪號為辨博,凡朝廷制度損益,珪為編類詳定檢討刪定官。
完顏亮
(1122—1161)金朝皇帝,女真完顏部人,本名迪古乃,字元功,后改名亮。遼王完顏宗干第二子。皇統(tǒng)九年,弒熙宗自立,當年改元天德,后改貞元、正隆。即位后以勵官守,務(wù)農(nóng)時等七事詔中外。遷都于燕,稱中都,又改汴梁為南京。正隆末大舉攻宋,敗于采石,東至瓜洲,兵變被殺。在位十二年。世宗時降為海陵郡王,謚號煬,后再降為海陵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