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名句 > 李賀的名句 > 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

      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

      出自唐代李賀的《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傭刓抱水含滿唇,暗灑萇弘冷血痕。

      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

      干膩薄重立腳勻,數(shù)寸光秋無日昏。

      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云!

      “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譯文及注釋

      譯文

      端州石工的手藝真是靈巧如神,磨刀采石山頂上,猶如腳踏青天割紫云。

      硯臺削磨均勻,注上水,像滿含的嘴唇,硯臺里花紋隱現(xiàn)仿佛萇弘的碧血印痕。

      紗帳中白天暖融融,磨動的墨花添春意,輕盈的墨泡和漂動的墨沫散發(fā)出松麝的芬芳。

      墨汁干潤濃淡,墨腳都均勻穩(wěn)定,小小硯臺里的墨汁像秋空般光潔,沒半點濁渾。

      用筆尖蘸著墨花,發(fā)出細微、清新之聲,那又大又粗的孔硯有什么值得稱頌!

      注釋

      楊生:硯臺的主人。青花紫石硯:有青色紋理的紫石端硯,是唐代的一種名貴硯臺。青花:即硯上的“鴝鵒眼”。

      端州:今廣東高要縣一帶,境內出石硯。

      “踏天”句:石工登上峰頂開采硯石,好像拿刀割取天上的紫云一樣。

      傭(yōng)刓(wán):均勻地削磨。抱水:注滿水。唇:指硯唇,盛水處。

      萇(cháng)弘:周朝人,傳說他死后三年,血化為碧玉。這里形容硯臺里隱約出現(xiàn)的青花紋理,猶如萇弘的碧血。

      紗帷(wéi):紗帳。這里指書房。

      漚(òu):浸泡。沾水磨墨的意思。松麝(shè):磨墨時候發(fā)出松麝的芳香。薰(xūn):香氣。

      膩:潤。薄:淡。重:濃。腳:墨腳,即墨錠下端接觸硯石的部分。勻:均勻穩(wěn)定。

      數(shù)寸:指硯臺上的墨。光秋:形容墨汁猶如光潔的秋空。

      圓毫:指毛筆。促點:用筆蘸墨時的動作。

      孔硯:孔子用過的硯臺。寬頑:笨頭笨腦。一作“寬碩”。何足云:不值得稱道。

      “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鑒賞

      賞析

      此詩一開頭,就把贊辭獻給青花紫石硯的采制者端州石工,稱他們“巧”技賽過“神”功。“巧”、“神”這等字眼,用在這里,卻力透紙背。

      接著,用神奇的彩筆描繪采石工人的勞動。唐代開采端硯石的“硯坑”,只有西江羚羊峽南岸爛柯山(一稱斧柯山)的下巖(一名水巖,后稱老坑)、中巖、上巖和山背的龍巖,其中僅下巖石有“青花”。楊生的這個硯,應是下巖所產的“青花紫石”。據(jù)宋代無名氏《端溪硯譜》說:“下巖之中,有泉出焉,雖大旱未嘗涸。”又說:“下巖北壁石,蓋泉生石中,非石生泉中。”采石工人則在巖穴下面那種水流浸淋的環(huán)境中操作。所以“踏天磨刀割紫云”一句中的“踏天”,不是登高山,而是下洞底,踏的是水中天。燈光閃爍在水面上,而巖石的倒影反映于水面,水面就像天幕,倒影就像凝云。開石用錘鑿,李賀既以石為“云”,自然就說用“刀割”了。這里的“天”可“踏”,“云”可“割”,把端州石工的勞動寫“神”了。

      “傭刓抱水含滿唇”,“傭”是說把石塊磨治整齊,“刓”是說在石面上雕刻成型。這一句寫磨制雕刻石硯,極言工技的精巧。

      “暗灑萇弘冷血痕”,寫紫石硯上的青花。唐人吳淑《硯賦》說:“有青點如筋頭大,其點如碧玉晶瑩。”人們所重,即是紫石中隱含有聚散的青花。《莊子·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這里以“萇弘冷血痕”來形容硯上的青花。清代朱彝尊說:“沉水觀之,若有萍藻浮動其中者,是曰青花。”(《曝書亭集》)青花在水中才顯出它的美,所以前句用“抱水”。這里用“暗灑”二字,說的是“萇弘冷血痕”般的青花。“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寫把硯放置在書齋中,在天氣暖和的時候試墨。試墨時用水不多,輕磨幾下,墨香已經(jīng)飄滿了室內。表面上是寫墨的好——是最好的“松煙”和“麝香”所制;而實際上是寫硯的好,容易“發(fā)墨”。

      “干膩薄重立腳勻”,仍是寫硯。硯要“扣之無聲”、“磨墨無聲”才是佳品。這塊硯,石質干(不滲水)而膩(細潤),硯體薄(平扁)而重(堅實穩(wěn)重),品質極佳。所以在磨墨的時候,硯腳緊貼案上,不側不倚,在那上面磨墨,平穩(wěn)勻稱。

      “數(shù)寸光秋無日昏”,寫墨的色澤很明凈,沒有絲毫的昏暗和朦朧。“數(shù)寸”是說硯體不大。李之彥在《硯譜》里說:“惟斧柯山出者,大不過三四指。”正合“數(shù)寸”的說法。所以末句的“寬碩”,剛好與此相對。

      “圓毫促點聲靜新”,是說筆蘸了墨以后變得圓潤飽滿,硯不傷筆毫,拿起筆來點畫,紙上有輕微的細靜清新的聲音,而不是說硯有聲音。這一句由墨寫到筆,但還是歸結到寫硯的美。

      以上對青花紫石硯的贊詞已經(jīng)足夠了,但詩人意猶未盡,忽然來了一句“孔硯寬頑何足云”。“寬頑”這個詞,有些版本作“寬碩”,其實用“寬碩”與上文的“數(shù)寸”對應得更好。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稱他的出生地為尼山,好事的人取尼山石為硯,借以“尊圣”。然而尼山硯并不實用,徒有其名,所以李賀在詩的結尾處說“何足云”,與起句“端州石工巧如神”意思暗對。一起一結,表面上沒有多少意義,實際上是有內在含義的。詩人心中的天平,稱人稱硯,都是有所輕重的。

      這首詩通篇寫硯:硯質,硯色,硯型,硯體,硯品,硯德。而硯的使用,又離不開墨、筆、紙,尤其是墨,所以寫的時候也會涉及。它們雖然是作陪襯的,卻襯托出了青花紫石硯的美。全詩一句接一句,一路不停,絡繹而下,如同纓絡垂下;字句精煉,語言跳躍,沒有一處浪費筆墨,也沒有一處用語晦澀的地方。如果不是十分熟悉硯中的學問,極難寫出這種酣暢淋漓、妥切中肯的詩歌。

      創(chuàng)作背景

      端州(今廣東肇慶)石硯,即端硯,石質堅實、細潤,發(fā)墨不損毫,利于書寫,而且造型美,雕琢精,唐代已享盛名,大書法家柳公權論硯時曾推為第一。當時楊生正有這么一塊青花紫石硯,李賀便欣然命筆,一氣寫下了這首筆飽墨酣的贊美詩。 ?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李賀的詩(37篇)

      猜你喜歡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