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溫庭筠的詩 > 傷溫德彝

      傷溫德彝

      [唐代]:溫庭筠

      昔年戎虜犯榆關,一敗龍城匹馬還。

      侯印不聞封李廣,他人丘壟似天山。


      “傷溫德彝”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過去,外族侵略者武裝侵犯北方,攻到榆關邊塞時,被龍城飛將軍李廣打得一敗涂地,只剩幾個人、幾匹馬逃回去了。

      李廣有這么大的功勞,但沒有得到應得的封爵;而那些無德無才的人,不但被封侯,而且死后還給建立了高大的墳墓。

      注釋

      溫德彝:唐文宗時大將,曾任河中都將、天德軍使等職。

      戎虜:指武裝的外族侵略者。榆關:古代有兩處,一在今河南中牟縣南,一即今河北秦皇島市之山海關。此處借代邊塞重鎮。

      敗:一本作“破”。龍城:在今河北長垣南,是漢時匈奴神圣要地,匈奴于歲五月在此大會各部酋長祭其祖先、天地、鬼神。

      聞:聽說。李廣:西漢武帝時大將,一生與匈奴作戰大小七十余次,以驍勇善戰為匈奴所畏,敬稱之為“飛將軍”,然終不得封侯,最后被逼而死。

      他:一本作“別”。丘壟:墳墓。天山:這里喻指墳墓大如天山一樣。

      “傷溫德彝”鑒賞

      賞析

      這首詩題為《傷溫德彝》,中心在一個“傷”字。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將官溫德彝有功而未得封侯一事,借漢代大將軍李廣的命運作比,對唐代統治階級的賞罰不明,埋沒有人才,進行了大膽的諷刺。

      詩人先濡毫大書邊將溫德彝的卓著功勛:“昔年戎虜犯榆關,一敗龍城匹馬還。”古代泛稱中國西部的少數民族為戎,戎虜乃對其蔑稱。史載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衛青麾軍直驅龍城,獲首虜七百級。多用典故,借古諷今是此詩的特色,詩中名物事跡皆不可拘泥字面,“一敗龍城”喻稱邊將大獲全勝。此兩句從“戎虜”的“犯”,寫到“戎虜”的“還”,雖然將軍的戰績只字未提,但將軍的卓著戰功已經寫出。兩句以夸張的筆墨、雄豪的氣勢,贊頌邊將溫德彝面對戎虜的進犯,奮起反擊,斬獲至多,敵軍只落個匹馬逃歸的慘敗。昔年建功如此,昂首青云,揚眉吐氣。

      接著褒揚之筆一頓,厲揚奮發之氣全斂,出之以沉痛不平之語:“侯印不聞封李廣,他人丘壟似天山。”李廣功勞很大,但不得封侯。他曾反思平生、扼腕悵嘆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建者,何也?”丘壟似天山,謂建功天山,死后建冢亦似天山,系化自霍去病祁連山冢典故。霍去病乃漢武帝后族,夤緣少年得志,十八歲即領兵作戰,六次征討匈奴,將西匈奴驅至祁連山以西,二十四歲病逝,漢武帝特許建冢像祁連山,以示殊恩,世以為榮。其墓在今陜西興平縣茂陵(漢武帝陵)東五百米處,土冢猶存。第三句寫李廣有功“不聞封”,第四句用一“似”字作了入骨的譏諷。題中之“傷”字,其意也就自在其中了。詩人借漢庭暗指唐朝,以李廣喻比溫德彝,醒警而形象地指責李唐王朝厚此薄彼,對一些在第一線沖鋒陷陣的將領刻薄寡恩,激憤不平之情溢于言表,發人深省,令人憤恨。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者豈止邊將,詩人亦屬其列,故有此同情。縱覽《溫庭筠詩集》,與此詩旨意相仿者時有可見,《贈蜀府將》云:“志氣已曾明漢節,功名猶自滯吳鉤。今日逢君倍惆悵,灌嬰韓信盡封侯。”《蘇武廟》云:“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聯類并讀,當有助于理解此詩中的悲情恨意。

      創作背景

      此詩是為感嘆溫德彝的有功無賞而作的。溫德彝于大和四年(830年)任河中都將,從諸道兵出征蠻戎,返途又從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溫造平息興元軍叛亂。此詩疑作于此時。 ?

      溫庭筠簡介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溫庭筠的詩(34篇)

      猜你喜歡

      傷溫德彝

      唐代溫庭筠

      昔年戎虜犯榆關,一敗龍城匹馬還。

      侯印不聞封李廣,他人丘壟似天山。


      戲呈孔毅父

      宋代黃庭堅

      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

      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

      校書著作頻詔除,猶能上車問何如。

      忽憶僧床同野飯,夢隨秋雁到東湖。


      行路難三首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白雉 一作:白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殿前歡·拍欄桿

      元代喬吉

      拍闌干。霧花吹鬢海風寒。浩歌驚得浮云散。細數青山,指蓬萊一望間。紗巾岸,鶴背騎來慣。舉頭長嘯,直上天壇。


      登樓賦

      兩漢王粲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邱。華實蔽野,黍稷盈 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 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 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鐘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 吟。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并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 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慘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于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千年調·左手把青霓

      宋代辛棄疾

      開山徑得石壁,因名曰蒼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賜邪,喜而賦。

      左手把青霓,右手挾明月。吾使豐隆前導,叫開閶闔。周游上下,徑入寥天一。覽玄圃,萬斛泉,千丈石。

      鈞天廣樂,燕我瑤之席。帝飲予觴甚樂,賜汝蒼壁。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余馬懷,仆夫悲,下恍惚。


      臨江王節士歌

      唐代李白

      洞庭白波木葉稀,燕鴻始入吳云飛。

      吳云寒,燕鴻苦。

      風號沙宿瀟湘浦,節士悲秋淚如雨。

      白日當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壯士憤,雄風生。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與楊德祖書

      兩漢曹植

      植曰:數日不見,思子為勞,想同之也。

      仆少好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獨步于漢南,孔璋鷹揚于河朔,偉長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璉發跡于大魏,足下高視于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吾王于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紘以掩之,今盡集茲國矣。然此數子猶復不能飛鶱絕跡,一舉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閑于辭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前書嘲之,反作論盛道仆贊其文。夫鐘期不失聽,于今稱之,吾亦不能妄嘆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仆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昔丁敬禮常作小文,使仆潤飾之,仆自以才不過若人,辭不為也。敬禮謂仆,卿何疑難,文之佳惡,吾自得之,后世誰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嘆此達言,以為美談。昔尼父之文辭,與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辭。過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見也。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于斷割,劉季緒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毀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劉生之辯,未若田氏,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息乎?人各有好尚,蘭蓀蕙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莖之發,眾人所同樂,而墨翟有非之論,豈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昔揚子云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德薄,位為藩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勛績,辭賦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則將采庶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而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于名山,將以傳之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今日之論乎?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

      明早相迎,書不盡懷,植白。


      題太公釣渭圖

      明代劉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獨釣時。

      浮云看富貴,流水淡須眉。

      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

      軒裳如固有,千載起人思。


      贈王桂陽

      南北朝吳均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云心,誰知負霜骨。

      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