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送鄭厚卿赴衡州”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寒食節(jié)也未能小住,匆匆地就要趕赴衡州。曾記得在石鼓山畔,衡陽城下停過車馬。衡陽以瀟湘之水、香花嶺為襟,以洞庭、青草湖為帶,地勢險要而風(fēng)景十分佳麗。盼望著你到任后注重教化,關(guān)心農(nóng)事。放下刀劍,從事農(nóng)耕蠶桑。
厚卿你能力不群政事才干出眾。一定要整頓吏治,嚴(yán)肅果斷而從容不迫。休說君門遙不可及,但能政績卓著,即可奉詔歸朝。你既然走了我同誰飲酒呢,只怕是像李白一般同明月、影子成三人吧。
注釋
水調(diào)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水調(diào)歌”,雙調(diào)九十五字,上闋九句四平韻、下闋十句四平韻。
鄭厚卿:鄭如巒,字厚卿,曾任衡州太守。
寒食:即寒食節(jié),清明的前一天。
石鼓:即石鼓山,在衡州城東。
停驂(cān):停車,驂,駕車的馬。
瀟湘:瀟水和湘水。
桂嶺:即香花嶺,在湖南臨武縣北。
洞庭青草:湖名。
紫蓋:衡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峰。
騷雅:《離騷》與《詩經(jīng)》中的《大雅》、《小雅》。
刀劍化耕蠶:辛棄疾謂友人到任會重農(nóng)桑。
使君:州府長官的別稱,此謂鄭厚卿。
奮髯抵幾:用此典謂友人將大刀闊斧整頓吏治。
尊俎(zǔ):酒杯與盛肉的器具,這里代指宴席。
民歌五栲(kǎo):稼軒用典謂鄭厚卿到任會取得政績,得到百姓擁戴。
歸詔:謂鄭厚卿有政績,皇帝會下詔召回朝廷。
“水調(diào)歌頭·送鄭厚卿赴衡州”鑒賞
賞析
上片記述友人赴任未上路,迎君已有待?!昂巢恍∽ 币痪潼c明離別時令,“千騎擁春衫”是寫友人赴任的前驅(qū)儀仗。接著“衡陽石鼓城下”一句,寫詩人安撫湖南時,曾按視其地,所以說“記我舊停驂”?!敖笠詾t湘桂嶺,帶以洞庭青草,紫蓋屹西南”,瀟湘、桂嶺、洞庭、青草、紫蓋五個地名直接串起句子,且由于地名的相關(guān)性而在詞中并不顯得突兀。雖然詩人未必有意要采取這種結(jié)體方式處理作品,但客觀上為即席寫作減省很多的時間?!拔淖制稹厄}》《雅》,刀劍化耕蠶”兩句是寫社會人文環(huán)境,那里有著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百姓們務(wù)農(nóng)蠶耕,安居樂業(yè),所以作者希望友人體察民情,解除民間疾苦。
下片詩人鼓勵鄭厚卿憑借才華富民強國,以立功勛?!翱词咕洞耸?,定不凡。奮髯抵幾堂上,尊俎自高談?!蔽寰涫菍︵嵑袂涞馁潛P和鼓勵,說其有著卓爾不群的才能和剛強豪放的性格,定會干出一番事業(yè)?!澳啪T萬里,但使民歌《五袴》,歸詔鳳凰銜。”三句勸勉鄭厚卿在衡州取得業(yè)績,使百姓富足了,朝廷會予以拔擢,并委以重任。結(jié)尾兩句筆鋒一轉(zhuǎn),抒發(fā)離別的憂怨,朋友走后再飲酒時,就只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了,渲染了一種孤獨感,表現(xiàn)了與朋友情意的深厚、真摯。
此詞為送別之作。一起點題,留人不住,匆匆而去。結(jié)拍惜別,無人共飲,唯有邀月。中間疊層鋪敘,或描畫山川形勝,或頌揚非凡才干,或預(yù)祝鳳詔早降。詩人希望友人效法古之良吏,發(fā)展文化,關(guān)心農(nóng)桑,嚴(yán)于吏治,興利除弊,做一個萬民稱頌的好官。這說明詞人胸懷深廣,不獨愛國,而且憂民,兩者兼而有之。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辛棄疾于淳熙十五年(1188)春送友人鄭厚卿赴衡州任作。時值寒食,詞人不忍友人離去,但又不得不送別友人,詞人同時也對其寄予了深切厚望,希望友人重視農(nóng)耕,幫助人們發(fā)展生產(chǎn),故作此篇。 ?
辛棄疾簡介
宋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xì)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辛棄疾的詩(58篇)〕猜你喜歡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寒雞號荒林,山壁月倒掛。
披衣起視夜,攬轡念行邁。
我來夏云初,素節(jié)今已屆。
高河瀉長空,勢落九州外。
微風(fēng)動涼襟,曉氣清余睡。
緬懷京師友,文酒邈高會。
其間蘇與梅,二子可畏愛。
篇章富縱橫,聲價相磨蓋。
子美氣尤雄,萬竅號一噫。
有時肆顛狂,醉墨灑滂沛。
譬如千里馬,已發(fā)不可殺。
盈前盡珠璣,一一難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齒漱寒瀨。
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后輩。
文詞愈清新,心意雖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tài)。
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
初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
蘇豪以氣轢,舉世徒驚駭。
梅窮獨我知,古貨今難賣。
二子雙鳳凰,百鳥之嘉瑞。
云煙一翱翔,羽翮一摧鎩。
安得相從游,終日鳴噦噦。
問胡苦思之,對酒把新蟹。
雜詩
悲風(fēng)動中夜,邊馬嘶且驚。
壯士匣中刀,猶作風(fēng)雨鳴。
飛將不見期,蕭條陰北征。
關(guān)河空杳靄,煙草轉(zhuǎn)縱橫。
披衣視良夜,河漢已西傾。
國憂今未釋,何用慰平生。
病后遇過王倚飲贈歌
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xù)弦奇自見。
尚看王生抱此懷,在于甫也何由羨。
且遇王生慰疇昔,素知賤子甘貧賤。
酷見凍餒不足恥,多病沉年苦無健。
王生怪我顏色惡,答云伏枕艱難遍。
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zhàn)。
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
惟生哀我未平復(fù),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賒香粳,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
兼求富豪且割鮮,密沽斗酒諧終宴。
故人情義晚誰似,令我手腳輕欲漩。
老馬為駒信不虛,當(dāng)時得意況深眷。
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常相見。
贈徐干詩
驚風(fēng)飄白日,忽然歸西山。
圓景光未滿,眾星粲以繁。
志士營世業(yè),小人亦不閑。
聊且夜行游,游彼雙闕間。
文昌郁云興,迎風(fēng)高中天。
春鳩鳴飛棟,流猋激欞軒。
顧念蓬室士,貧賤誠可憐。
薇藿弗充虛,皮褐猶不全。
慷慨有悲心,興文自成篇。
寶棄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彈冠俟知己,知己誰不然?
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
亮懷玙璠美,積久德愈宣。
親交義在敦,申章復(fù)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