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銀箏旋品”譯文及注釋
譯文
隨即欣賞彈用銀裝飾的箏。不用大量的財物賞賜演奏者;不用花費而欣賞美好的演奏。美妙的才思象泉水涌出,滔滔不絕。洗掉了我十五年的閑愁。
為了讓您稍作停留。您不要起身走了,請您起舞。我是會像蓬萊仙島三神山里的魚龍在風里擺撼舞蹈的。
注釋
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又名減蘭。
銀箏:以銀裝飾的箏,樂器。
纏頭:古時表演歌舞者把錦帛纏在頭上作妝飾,稱“纏頭”;也指贈送給歌舞者的錦帛或財物。這里指賞給歌舞女郎的錦帛用以纏頭。
起舞屬(zhǔ)公公莫起:屬公:囑咐于您。公莫:指古時的“公莫舞”,即后世的巾舞。
風里銀山:指傳說中的蓬萊仙島三神山。蓬萊、方丈、瀛州。
魚龍:即:“魚龍漫延”,亦作“魚龍曼延”、“魚龍漫衍”,是古代的一種幻術游戲,漢代由西域傳入,為古時百戲雜耍名稱。演出時由藝人執持制作的珍異動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節。魚龍,是猞猁之獸,曼延也是獸名。
“減字木蘭花·銀箏旋品”鑒賞
賞析
上片描述詞人與友人王定國在南都不期而遇的歡快情景?!般y箏旋品。不用纏頭千尺錦”,詞人自己撥動起銀箏的調音“品”,確定音位后,便彈起樂曲來,用不著請歌舞藝人來表演送她們千尺錦帛作“纏頭”裝飾了?!懊钏既缛?。一洗閑愁十五年?!惫~曲發出的奇妙樂響,有如泉水淙淙流淌的暢快思緒,一下子把兩人相別十五年的閑愁全部沖洗干凈了。
下片寫舞蹈,誠如《淮南子·本經訓》所云:“心和欲則樂,樂斯動,動斯蹈,蹈斯蕩,蕩斯歌,歌斯舞。”下片從上片的音樂快感過渡到歡歌狂舞,既自然,又真實,目睹著二人在相遇歡宴中種種心花怒放的沖動過程:“為公少止。起舞屬公公莫起。風里銀山。擺撼魚龍我自閑。”大家為了國家朝廷整年的忙忙碌碌,不妨少事休息,相囑一起來跳舞。于是,欣然跳起了“公莫舞”,兩人手執著珍異動物模型搖擺踏跳,似乎幻覺在風里的三神山上,好像魚龍變化、嗷水作霧,霎時化成八丈黃龍,出水遨游,炫耀著日光?!谶@般神仙境界中,他們內心的什么煩惱都忘懷了?!拔易蚤e”,尤其是詞人自己,全身心感到無比閑適、輕松、愜意、自在,他已完全放開了。有如他在知密州任時的“放意肆志”韻“超然”態度,所謂“憑君借取《法界觀》,一洗人間萬事非”。
這首詞全篇非常樂觀、曠達、自適、自在的情趣抒寫,并毫無物累、壓抑、疲憊、傷感的格調韻致者,其實,正是詞人“野性猶同縱壑魚”的放逸個性的突出表現。
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九月。是時東坡以兵部尚書兼差充南郊鹵簿使召還朝廷,九月九日,途至南都(今河南商丘)時,與友人王定國(名鞏)恰巧相會,二人自彭城(徐州)分別已有十五年之久,為表達與友人不期而遇的愉悅心情,東坡于是作下了這首詞。 ?
蘇軾簡介
宋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的詩(156篇)〕猜你喜歡
病后遇過王倚飲贈歌
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弦奇自見。
尚看王生抱此懷,在于甫也何由羨。
且遇王生慰疇昔,素知賤子甘貧賤。
酷見凍餒不足恥,多病沉年苦無健。
王生怪我顏色惡,答云伏枕艱難遍。
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
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
惟生哀我未平復,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賒香粳,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
兼求富豪且割鮮,密沽斗酒諧終宴。
故人情義晚誰似,令我手腳輕欲漩。
老馬為駒信不虛,當時得意況深眷。
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常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