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斜陽廢苑朱門閉”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夕陽西下,舊苑大門緊閉。追念以往的興旺與衰敗,只留下一眼淚痕。淡淡梅花,依舊如初,襯出水中凄涼。凝固在哀愁之處,好像在回憶宣華苑,以及蜀國舊事。
路過來往行人別有一番凄涼的意味。折下花香,誰又將它寄到千里之外?獨自站在江邊,自知難相逢,回頭騎馬遠去。馬蹄聲遠去,只留下這樓獨自倚靠。
注釋
月上海棠:詞牌名。此調有兩體,七十字者,見《梅苑》無名氏詞,又名《玉關遙》;九十一字者,見姜夔《白石詞》,又名《月上海棠慢》。
蜀王舊苑:名合江園,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處。是五代蜀王賞梅消閑的別苑。據宋人記載,園中芳華樓前后種梅極多。
點酥:喻梅花素雅嬌美的花瓣。語本蘇軾《臘梅一首贈趙景貺》詩:“天公點酥作梅花。”
剪水:輕輕拂拭水面。
宣華:指成都宣華苑,為五代蜀王的宮苑。
江皋(gāo):江岸邊。
隴頭:隴山之頭。代指陜西、甘肅一帶。
楚天:古時長江中下游一帶屬楚,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月上海棠·斜陽廢苑朱門閉”鑒賞
賞析
上半闋因面對五代時蜀舊故宮而生興亡之嘆,起句之“斜陽廢苑”頓時傳達出一種繁華褪盡后的凄涼,面對這樣的環境,感慨興亡往往是人最直接的反應。而見證這廢苑過往之繁華的梅花,如今依然淡淡開放,風姿如常。一句依然,道出自然恒常與人事無常這一令人無限感慨的現實。然而這一直開放的梅花并非無情,她雖一如既往淡淡開放于這蜀宮廢苑,卻依依愁悴,似在悲嘆蜀宮那逝去的繁華。如果說上半闋面對蜀宮而生的興亡之感猶是一般意義上的感嘆,那么下半闋則是因現實而生發的更為沉重無奈的悲慨。
下半闋主要是由梅聯想而及南朝陸凱《寄范曄》一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又因此詩中的“隴頭”而聯想到現實中已被金人占領的北方,“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本因其風雅而流傳千古,后人用此典故也多用于懷人念遠,但陸游這里用這首詩,卻是為了與現實形成對比,表達的是面對中原淪陷的沉痛之情。行人之“別有凄涼意”者,別于上闋中的梅花為五代蜀國的滅亡而感慨,亦別于陸凱的知己分離。當年陸凱在江南折梅而逢驛使,可以就此寄給身在北方隴頭的范曄,而如今自己如陸凱一樣手捧散發著幽香的梅花,卻沒有人能夠替我帶到千里之外的北方,因那里如今已為金人所占。空間上的距離,即便是千里之外,仍是可以克服的,而如今詞人面對的是九州陸沉這一更加殘酷的現實,縱使他久久地“佇立汀皋”,又怎會有歸騎來自那已淪為敵國領土的“隴頭”所以,詞人只能登上高樓,獨自倚望,獨自生愁。
上闋寫從舊苑梅花而引起懷古之情,下闋因梅而憶人,全詞凄惻哀婉,幽雅含蓄,充滿了對意中人的懷念與愛惜之情。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陸游于淳熙二年至五年(1175—1178)間在成都蜀王舊苑所作。 ?
陸游簡介
宋代·陸游的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陸游的詩(44篇)〕猜你喜歡
月上海棠·斜陽廢苑朱門閉
成都城南有蜀王舊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
斜陽廢苑朱門閉,吊興亡、遺恨淚痕里。淡淡宮梅,也依然、點酥剪水。凝愁處,似憶宣華舊事。
行人別有凄涼意,折幽香、誰與寄千里。佇立江皋,杳難逢、隴頭歸騎。音塵遠,楚天危樓獨倚。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
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蜑雨愁黃昏。
長條半落荔支浦,臥樹獨秀桄榔園。
豈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艷排冬溫。
松風亭下荊棘里,兩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嬌墮砌,月下縞衣來扣門。
酒醒夢覺起繞樹,妙意有在終無言。
先生獨飲勿嘆息,幸有落月窺清樽。
梅花九首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縞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緣。
將疏尚密微經雨,似暗還明遠在煙。
薄瞑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當時種,不引漁郎入洞天。
翠羽驚飛別樹頭,冷香狼籍倩誰收。
騎驢客醉風吹帽,放鶴人歸雪滿舟。
淡月微云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
幾看孤影低徊處,只道花神夜出游。
淡淡霜華濕粉痕,誰施綃帳護春溫。
詩隨十里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
飛去只憂云作伴,銷來肯信玉為魂。
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
云霧為屏雪作宮,塵埃無路可能通。
春風未動枝先覺,夜月初來樹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園盡棘叢。
夢斷揚州閣掩塵,幽期猶自屬詩人。
立殘孤影長過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頻。
掀篷圖里當時見,錯愛橫斜卻未真。
獨開無那只依依,肯為愁多減玉輝?
廉外鐘來月初上,燈前角斷忽霜飛。
行人水驛春全早,啼鳥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遠自洛陽歸。
最愛寒多最得陽,仙游長在白云鄉。
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吳王已醉苑臺荒。
枝頭誰見花驚處?裊裊微風簌簌霜。
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獨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殘別院燒燈夜,妝罷深宮覽鏡時。
舊夢已隨流水遠,山窗聊復伴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