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高啟的詩 > 梅花九首

      梅花九首

      [明代]:高啟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縞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緣。

      將疏尚密微經雨,似暗還明遠在煙。

      薄瞑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當時種,不引漁郎入洞天。

      翠羽驚飛別樹頭,冷香狼籍倩誰收。

      騎驢客醉風吹帽,放鶴人歸雪滿舟。

      淡月微云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

      幾看孤影低徊處,只道花神夜出游。

      淡淡霜華濕粉痕,誰施綃帳護春溫。

      詩隨十里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

      飛去只憂云作伴,銷來肯信玉為魂。

      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

      云霧為屏雪作宮,塵埃無路可能通。

      春風未動枝先覺,夜月初來樹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園盡棘叢。

      夢斷揚州閣掩塵,幽期猶自屬詩人。

      立殘孤影長過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頻。

      掀篷圖里當時見,錯愛橫斜卻未真。

      獨開無那只依依,肯為愁多減玉輝?

      廉外鐘來月初上,燈前角斷忽霜飛。

      行人水驛春全早,啼鳥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遠自洛陽歸。

      最愛寒多最得陽,仙游長在白云鄉。

      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吳王已醉苑臺荒。

      枝頭誰見花驚處?裊裊微風簌簌霜。

      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獨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殘別院燒燈夜,妝罷深宮覽鏡時。

      舊夢已隨流水遠,山窗聊復伴題詩。


      “梅花九首”譯文及注釋

      譯文

      梅花應該是那天上的神物,不知是誰將它放到江南,使其處處可見。

      大雪滿山的時節梅花如一位高人隱士獨臥于其中,在月光朗照的夜晚,它又像一位美人獨舞。

      寒冬時依傍著蕭瑟竹子的稀疏的影子,初春時又蓋住了一片又一片苔蘚的青草之香。

      自南朝詩人何遜創作了詠梅佳作以后就沒有人能比得上,寂寞守了這許多年,又開了幾回呢?

      我與梅花均是一身雪白,梅花仿佛是仙人,與水與竹子很有緣分,不同俗流。

      梅花開正濃艷,但是經雨打風吹即將凋零,遠遠望去如一片煙霧似暗還明。

      日暮時在山中人家松樹下,有梅花開放,輕寒中在江邊的小酒店,梅花開在杏花開放之前。

      在桃花源中秦時舊民,若解正當時令的植物,應該種植梅花,就不會引漁郎進入桃花源的洞天。

      翠鳥驚動飛到了別的樹枝頭,梅花的冷香一片狼藉請誰來收拾呢。

      騎驢踏雪尋梅攬勝,因酒醉風吹落帽而不知,放鶴人賞梅歸來大雪落滿小舟。

      在淡月微云下就如在夢境中一般,我卻在空山流水中獨自憂愁。

      幾次觀賞梅花的孤影徘徊流連的地方,還以為是花神晚上出外游覽呢。

      淡淡的霜花沾濕了梅花的粉痕,誰設置了輕紗帳保護了梅花的香溫。

      我的詩歌伴隨著十里的尋春路,半夜三更還在掛月的村頭抒發憂愁。

      梅花飄到空中只擔憂與白云作伴,誰肯相信寶玉竟是梅花的精魂。

      飲下一樽酒想探訪梅花這個羅浮客,空曠的山中落葉飄飄正如掩上門。

      梅花把云霧當作屏風把白雪當作宮殿,俗世的塵埃污穢沒有可以通進來的道路。

      春風還未刮起,梅枝就已經知道春天要來了,于是催開梅花。初升夜月之光和梅花融合,梅樹變成空的似的。

      梅樹依偎竹下,交相輝映,梅花就如白衣宰相,遺世獨立,卓爾不群。

      梅花啊,你在這嚴寒寂寥的山野里,不要心生怨氣呀,你回頭看看那些名聲顯赫的花園里,到處荊棘叢生啊!

      揚州夢已醒,閣中掩蔽著灰塵,與梅花的幽雅約會的情景還是要詩人來描繪。

      獨立殘夜,形只影單,再看到梅花時,已只剩余香,季節也不是春天了。

      暖云深山中梅花凋謝如白玉裁落,又如寒月下深浦中鮫人泣珠。

      當時在掀篷圖中看到梅花,著實喜歡這美麗的花兒,卻原來時畫中的梅花而不是真的。

      梅花無奈獨自開放,隨風搖擺,怎么肯為多愁而減弱美玉般的光輝?

      簾外鐘聲傳來,彎彎的月亮已經升起,燈前角聲忽然中斷,寒霜飛起。

      一早就發現水驛邊上盛開的梅花,還有眾鳥在山塘邊啼鳴,晚來漸漸稀少。

      從遙遠的洛陽歸來與梅花相逢,慚愧自己潔白的衣服已沾染了塵埃。

      梅花最喜歡多寒天氣也最得陽,一直在白云之鄉如仙人游覽。

      寂寞的人生起春愁,這樣天也會變老,梅花在夜色朦朧中開放,仿佛月光中發出香氣。

      楚客屈原不吟詠江行之路的寂寞,吳王已經酒醉,那里的苑臺也已經荒涼。

      有誰看見梅樹枝頭花兒驚動的地方?微風裊裊吹來,寒霜紛紛落下。

      梅花的孤獨只有明月才知道,無限春愁都綻放在一枝上;獨自綻放而不與百花爭春,顯得孤單寂寞。

      當想到那位愛梅的朋友正在遠方思念著自己的時候,心中便有了些許安慰。

      此時正是別院中燈火明亮的夜晚歌聲已殘,深宮中化妝結束正在照鏡子的時候。

      舊夢已經隨著流水遠去,對著山窗姑且與梅花作伴題寫詩篇。

      注釋

      瓊姿:謂瑰麗的姿容,通常只用于梅花。

      “雪滿”句:出自東漢袁安臥雪之典。

      “月明”句:出自隋朝趙師雄在月夜林中逢美人飲酒、醒來在大梅樹下之典。

      漠漠:密布之貌。

      縞袂(mèi):素色衣服,借喻梅花。

      薄暝:日暮。

      倩:請。

      “騎驢”句:用孟嘉西風吹帽典故。

      放鶴人:指北宋隱士林逋。

      香:一作”春“。

      羅浮客:指傳說中的梅花仙女。

      “翠袖”句:化用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詩句。

      白衣宰相:借喻梅花。

      泣珠:用鮫人泣珠典故。

      橫斜:指梅花。

      無那:無奈。

      楚客:指戰國詩人屈原。

      簌簌:紛紛落下的樣子。

      “忽疑”句:化用盧仝《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詩句。

      聊復:姑且。

      “梅花九首”鑒賞

      賞析

      梅,據考證是一種原產于中國的植物,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常用的果品。但是上古的詩歌里卻吟詠得不多,詩經里‘摽有梅’一詩曾提到梅實,也只是作為起興的由頭,沒有把它作為吟詠的主體。南北朝時代陸凱折梅贈驛使所賦的詩,也僅僅是把梅花當作一種表達友情的道具。真正在詩歌中給梅花賦予人格化的形象,那還是唐以后的事。因為梅花是在天寒地凍的時節凌霜冒雪而開,不與眾芳為伍,所以人們賦予了它清高、孤峭、頑強、堅貞的品格;又因為梅花開在冬末早春,相比于三春光景那種桃李芳菲,百花爛漫的盛季,它算是占得了春先,所以人們又賦予了它報春使者的聲名,成了先知先覺的先驅者或釀時造勢的的英雄豪杰的形象。歌劇《江姐》中的“紅梅贊”這首歌,就是梅花品格的一幅恰如其分的寫照。

      唐宋以后,詩歌中提到梅花的,何止千首,就是專以梅花作為吟詠對象的詩詞也非常多。各個詩人吟詠的角度,各人的風格各有不同,韻味各異,這樣也就有著不同的欣賞點。

      高啟的這九首詩,大概是受到杜甫秋興八首的啟發專門為梅花而精心寫就的組詩。對這組詩評析的文章在網絡上可以看到很多,在此不做贅述。我覺得這組詩描寫梅花,不僅狀其影,更傳其神!我特別欣賞其中狀寫出的那種清靈空澈有時又朦朧恍惚的意境,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美詞佳句。比如‘將疏尚密微經雨,似暗還明遠在煙。’‘ 淡月微云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詩隨十里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 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唯獨笑,忽疑君到正相思。’等等,給人以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

      曹雪芹《紅樓夢》里有幾組詩,多從高啟這組詩借鑒或脫胎。以前讀《紅樓夢》,大觀園姐妹起詩社,先是詠白海棠,接著詠菊,后來又在蘆雪亭聚會詠紅梅花,特別欣賞薛寶琴‘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之句,后來方知脫胎于‘淡月微云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其它一些麗句,如‘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也似乎有著這組梅花詩的影子。

      后來清代張問陶復作梅花八首,足可以與高啟這梅花九首并稱雙璧。

      賞析二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瓊姿,這是古詩詞中的常用詞了,謂瑰麗的姿容,通常只用于梅花。不過,詩的首聯,卻一點也不因這措辭的常見而顯得平凡:神話中的昆侖山,上有瑤臺十二座,皆以五色彩玉筑成;梅花既有瑰麗的風姿,那么就本該(合,應該)充任瑤臺上的瓊玉,至于它們為何不留居在飄渺的仙山,卻被不知哪位仙家之手,栽向了江南的處處山林,這,可真是個令人大惑不解的疑問!這二句,給凡間的梅花,賦予了謫仙的身份,使它們縱然已降生到地上,卻終究是超凡出塵、氣質異于俗中眾花。若不是詩人對梅的品行理解至深,安能作此奇想、出此奇語、發此奇問?至于為何只說栽于江南,而不說栽于天下,這,也可算得個疑問:大概,詩人一生足跡不出江南,在他的心目中,只有這片山川鐘秀、人杰地靈的廣土,才最適宜迎接梅的降臨?

      “雪滿山中高士臥”,梅花到底還是來到了人間,不過,它們既然是夙具仙骨,當然也不屑在塵埃之中生長;遠離人跡的煩囂,棲住到大雪鋪滿的深山,這,才是這位孤高拔俗的隱士的愿望。常人說到梅花,總不免提什么“傲霜斗雪”,其實,梅花又何嘗逞勇好斗?雪滿山中,它們卻穩穩地酣臥,何嘗把大雪放在心上?大雪又怎配做它們的對頭?“月明林下美人來”,梅花到底是花的一種,是世人愿意親近的美人,不過,這美人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當然不能輕易窺到,若去鬧市中尋覓,無異于水中撈月。你須得摒棄一切俗念,退身到清風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時,你才能見到她款款而來,神情是那么超朗閑雅,容貌是那么清秀動人,一如《世說新語》中的詠絮才女謝道蘊,“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請反復吟誦這千古名句,請反復體味其中的含義:獨立而無驚、無憾的高士,秀雅而不艷、不俗的美人,梅花的高潔精神,不正化身于這二者而得到了最生動的顯現了嗎?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這二句是分承上二句,再作進一步的申說,其原來的含義,應該是如下:山間的蒼蒼秀竹,自不會放過與高士交結的機會,它們把自己蕭蕭竹聲中的清寒,奉獻給梅花的身影,好讓那疏朗的梅影得了清寒的依附,更顯得儀態高峻;山間最不起眼的漠漠青苔(漠漠,密布之貌),也知道愛憐美人,當她完成了報春的使命,零落的花瓣半蝕于春泥之時,它們也會把自己身攜的微微春意,輕輕遮掩在她殘留的清香之上,好讓無意爭春的美人,也多少領受點春的回報。這二句的正常順序,本來也該是“蕭蕭寒竹依疏影,漠漠春苔掩殘香”,殊不料,詩人卻把“寒”與“春”提煉到醒目的句首,顯得這二者才是依托于“疏影”、“殘香”的梅之魂魄,而遺于句尾的“竹”、“苔”,倒成了這二者蛻下的軀殼。次序一變,詩的境界頓異,詩人的筆法,真是老到。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何郎,指南朝的詩人何遜,作有《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等詩,雖然他不是第一個詠梅者,但詩人大概認為梅花的“好詠”(佳作)自他而始。在何遜之后,詩壇上當然也不乏“好詠”,但詩人在這里說梅花自從何遜去了便不逢知己,使自己不禁要問它們在漫漫的歲月里,寂寞愁苦地在東風中開落了多少回,似乎近千年來只生出自己一個梅花的知音——這,說他目無古人、過于自負,也未嘗不是;但若沒這份空前的自信,又如何有膽量拋開古人的陳規所限,別創出這千古佳作?況且,佳作既已詠成,就算他真的笑傲古人,古人到底也指摘他不得!

      具體的梅易寫,抽象的梅難說;梅之形態易賦,梅之精魂難攝。何也?詩人若不先稟有梅的靈性,又安能窺到梅的靈魂深處?因此,由此意義上說,讀者最該佩服的,倒不在詩人手筆的高妙,而應是詩人襟懷的高潔;讀者在梅的“疏影”之上,也更該細看是否有詩人自己的身影在“依”著。

      臨末還有一點說明。注家謂:“雪滿山中”句,出自東漢袁安臥雪之典;“月明林下”句,出自隋朝趙師雄在月夜林中逢美人飲酒、醒來在大梅樹下之典。(見清人金壇《高青丘詩集注》)其實,袁安臥雪在城中,而不在山上;趙師雄所遇的美人,與趙在酒肆中狎飲,豈可算梅花的化身?清人尋出的典故,多有膠柱鼓瑟之病,今悉不取。

      創作背景

      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高啟應詔進京纂修《元史》,從那時起他的心中就一直疑懼不安。他的《赴京道中逢還鄉友》寫道:“我去君卻歸,相逢立途次。欲寄故鄉言,先詢上京事。”上任不久,他便覺察到京城中的政治氣氛敏感而緊張,文人處在朝不保夕的狀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獲罪。翌年《元史》編成,高啟授翰林編修;七月,擢為戶部侍郎,高啟以“冒進用”為辭而懇求辭官,他被賜予內帑白金,給牒放還于鄉,然而回鄉之后他卻未能過上平靜的隱逸生活。洪武七年(1374),蘇州知府魏觀因改修張士誠舊邸而觸怒了統治者,高啟為之作《上梁文》被連坐腰斬,年僅三十九歲。在這之前,他把內心的不安和恐懼寫入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梅花九首》組詩。

      高啟簡介

      明代·高啟的簡介

      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高啟的詩(16篇)

      猜你喜歡

      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代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定風波·紅梅

      宋代蘇軾

      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閑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梅花九首

      明代高啟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縞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緣。

      將疏尚密微經雨,似暗還明遠在煙。

      薄瞑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當時種,不引漁郎入洞天。

      翠羽驚飛別樹頭,冷香狼籍倩誰收。

      騎驢客醉風吹帽,放鶴人歸雪滿舟。

      淡月微云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

      幾看孤影低徊處,只道花神夜出游。

      淡淡霜華濕粉痕,誰施綃帳護春溫。

      詩隨十里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

      飛去只憂云作伴,銷來肯信玉為魂。

      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

      云霧為屏雪作宮,塵埃無路可能通。

      春風未動枝先覺,夜月初來樹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園盡棘叢。

      夢斷揚州閣掩塵,幽期猶自屬詩人。

      立殘孤影長過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頻。

      掀篷圖里當時見,錯愛橫斜卻未真。

      獨開無那只依依,肯為愁多減玉輝?

      廉外鐘來月初上,燈前角斷忽霜飛。

      行人水驛春全早,啼鳥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遠自洛陽歸。

      最愛寒多最得陽,仙游長在白云鄉。

      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吳王已醉苑臺荒。

      枝頭誰見花驚處?裊裊微風簌簌霜。

      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獨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殘別院燒燈夜,妝罷深宮覽鏡時。

      舊夢已隨流水遠,山窗聊復伴題詩。


      落梅

      清代律然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

      林下積來全似雪,嶺頭飛去半為云。

      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解語花·梅花

      宋代吳文英

      門橫皺碧,路入蒼煙,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臨溪影、一一半斜清淺。飛霙弄晚。蕩千里、暗香平遠。端正看、瓊樹三枝,總似蘭昌見。

      酥瑩云容夜暖。伴蘭翹清瘦,簫鳳柔婉。冷云荒翠,幽棲久、無語暗申春怨。東風半面。料準擬、何郎詞卷。歡未闌,煙雨青黃,宜晝陰庭館。


      臨江仙·梅

      宋代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駐馬聽·吹

      元代白樸

      裂石穿云,玉管宜橫清更潔。霜天沙漠,鷓鴣風里欲偏斜。鳳凰臺上暮云遮,梅花驚作黃昏雪。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宋代蘇軾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

      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蜑雨愁黃昏。

      長條半落荔支浦,臥樹獨秀桄榔園。

      豈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艷排冬溫。

      松風亭下荊棘里,兩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嬌墮砌,月下縞衣來扣門。

      酒醒夢覺起繞樹,妙意有在終無言。

      先生獨飲勿嘆息,幸有落月窺清樽。


      月上海棠·斜陽廢苑朱門閉

      宋代陸游

      成都城南有蜀王舊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

      斜陽廢苑朱門閉,吊興亡、遺恨淚痕里。淡淡宮梅,也依然、點酥剪水。凝愁處,似憶宣華舊事。

      行人別有凄涼意,折幽香、誰與寄千里。佇立江皋,杳難逢、隴頭歸騎。音塵遠,楚天危樓獨倚。


      卜算子·詠梅

      近現代毛澤東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亚洲色欲色欲www|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