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趙抃的詩 > 和宿硤石寺下

      和宿硤石寺下

      [宋代]:趙抃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

      松關暮鎖無人跡,惟放鐘聲入畫船。


      “和宿硤石寺下”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淮河邊上,山上矗立的寶塔高與天齊;硤石寺的僧人,應當早已把世事拋棄。

      傍晚時,山門已經緊緊地關閉,沒有人走動;只有鐘聲悠揚,傳進河邊停泊的畫船里。

      注釋

      硤石:在今安徽鳳臺西南淮河邊。

      淮岸:淮河岸邊。

      浮圖:即塔。

      離塵緣:謂與世隔絕,不管人間事,修為達到很高的境界。塵緣,佛教認為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緣。

      松關暮鎖:寺門在傍晚時緊緊關閉。松關,以松木做的門栓,此指寺門。

      “和宿硤石寺下”鑒賞

      賞析

      詩人以短短四句寫出淮岸硤石古寺那樣一片天地,同時表現了詩人的情感活動,面對眼前的山寺,雖身未能至而心向往之。

      船停泊在淮河岸邊的硤石山下,山上坐落著一所古寺。山并不高,但從河底的船中仰視,寺里的古塔卻給人“半倚天”之感。硤石一帶環境幽靜,加上古寺高踞山巔,遂使詩人覺得寺中的老僧,佛性圓足,超脫塵境。舟行是寂寞的,此時舟泊硤石,詩人想到方外老僧,起了探勝造訪的念頭,他是在舟中縱目眺望,然后登上了河岸,但發現松徑邊寺廟的柵欄是鎖著的,寂無人跡。于是希望變成了悵望,古寺在詩人的心理上愈去愈遠了。然而就在這悵望之際傳來了暮鐘的聲音,一聲聲進入畫船。那佛國世界本已遙遠難即,此時卻放出鐘聲來到人間,這種聲音,發人深省,令人神往。

      這四句詩,在地理位置的處理下,先由下而上,又由上而下,境界開朗;在景物與感官的搭配上,又有動有靜,有視覺又有聽覺的感受,從而使讀者細密地品味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唐張繼《楓橋夜泊》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寫紅塵擾亂中的寺廟鐘聲;這首詩寫人煙稀少處的寺廟鐘聲,各自意境不同,都寫得很美。

      詩在空間位置的處理上,首句是向上仰觀古塔,末句是鐘聲下及畫船。自下而上,復又自上而下,硤石古寺在心理上高遠超脫的印象,即不待刻畫已自然形成。在景物的搭配上,既有動,又有靜,既有山巔古寺,又有水濱畫船。于互相映襯中突出了硤石寺的靜穆,而不顯得枯寂。末句由寫視覺感受,轉到寫鐘聲,更添出無限詩意。那鐘聲在船頭,在水上,蕩漾傳送,終于消失,但在詩人心靈深處卻悠然不盡,久久牽動著他的情思。詩似收而未收,富有余味。

      創作背景

      據蘇軾《趙清獻公神道碑》說,趙抃平常性喜山水,晚年致仕,年七十余,還遍游天臺、雁蕩諸名山。這首詩就是在游宿硤石寺后創作的。

      趙抃簡介

      宋代·趙抃的簡介

      趙抃

      趙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閱道,號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信安街道沙灣村)人。北宋名臣。元豐七年(1084年),趙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贈太子少師,謚號“清獻”。趙抃在朝彈劾不避權勢,時稱“鐵面御史”。平時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長厚清修,日所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趙清獻公集》。

      ...〔? 趙抃的詩(1篇)

      猜你喜歡

      和宿硤石寺下

      宋代趙抃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

      松關暮鎖無人跡,惟放鐘聲入畫船。


      臨江仙·昨夜個人曾有約

      清代納蘭性德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鉤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干外寂無聲。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白洋潮

      明代張岱

      故事,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后喧傳曰:“今年暗漲潮。”歲歲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師至白洋,陳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見潮頭一線,從海寧而來,直奔塘上。稍近,則隱隱露白,如驅千百群小鵝擘翼驚飛。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后先。再近,則颶風逼之,勢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盡力一礴,水擊射,濺起數丈,著面皆濕。旋卷而右,龜山一擋,轟怒非常,熗碎龍湫,半空雪舞。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

      先輩言:浙江潮頭,自龕、赭兩山漱激而起。白洋在兩山外,潮頭更大,何耶?


      烏夜啼·同瞻園登戒壇千佛閣

      清代朱孝臧

      春云深宿虛壇,磬初殘,步繞松陰雙引出朱闌。

      吹不斷,黃一線,是桑干,又是夕陽無語下蒼山。


      謁金門·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清代厲鶚

      憑畫檻,雨洗秋濃人淡。隔水殘霞明冉冉,小山三四點。

      艇子幾時同泛?待折荷花臨鑒。日日綠盤疏粉艷,西風無處減。


      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

      宋代吳文英

      夢醒芙蓉。風檐近、渾疑佩玉丁東。翠微流水,都是惜別行蹤。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小黃昏,紺云暮合,不見征鴻。

      宜城當時放客,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哀蛩。江寒夜楓怨落,怕流作題情腸斷紅。行云遠,料澹蛾人在,秋香月中。


      臨江仙·大風雨過馬當山

      清代薛時雨

      雨驟風馳帆似舞,一舟輕度溪灣。人家臨水有無間。江豚吹浪立,沙鳥得魚閑。

      絕代才人天亦喜,借他只手回瀾。而今無復舊詞壇。馬當山下路,空見野云還。


      望江南·閑夢遠

      五代李煜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寒色暮 一作:寒色遠)


      答張十一功曹

      唐代韓愈

      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

      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

      未報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風入松·寄柯敬仲

      元代虞集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

      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77777午夜亚洲|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亚洲va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精品麻豆av|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乱码|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va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xxxxxx|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