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辛棄疾的詩 >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宋代]:辛棄疾

      別茂嘉十二弟。鵜鴂、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注》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譯文及注釋

      譯文

      聽著綠樹蔭里鵜鴂叫得凄惡,更令人悲傷不已。鷓鴣鳥“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剛住,杜鵑又發出“不如歸去”悲切的號呼。一直啼到春天歸去再無尋覓處,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實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來這樁樁件件也抵不上人間生離死的痛楚。漢代王昭君騎在馬上彈著琵琶,奔向黑沉沉的關塞荒野,更有陳皇后阿嬌退居長門別館,坐著翠碧的宮輦辭別皇宮金闕。春秋時衛國莊姜望著燕燕雙飛,遠送休棄去國的歸老。

      漢代名將李陵身經百戰,兵敗歸降匈奴而身敗名裂。到河邊轎頭送別蘇武,回頭遙望故國遠隔萬里,與故友永遠訣別。還有荊軻冒著蕭瑟秋風,慷慨悲歌無盡無歇。啼鳥若知人間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淚,而總是悲啼著鮮血。如今茂嘉弟遠別,還有誰與我飲酒共醉賞明月?

      注釋

      題下自注:“鵜鴂、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注》”。鵜鴂,指伯勞。

      鷓鴣:鳴聲凄切,如說“行不得也哥哥”。

      杜鵑:其聲哀婉,如說“不如歸去”。

      未抵:比不上。

      馬上琵琶:用王昭君出塞事。

      “更長門”句:用陳皇后失寵事。

      將軍:引用漢武帝時李陵。

      “向河梁”句:引用李陵別蘇武事。

      “易水”句:引用《史記·刺客列傳》中荊軻刺秦王事。

      如許恨:像上面的許多恨。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鑒賞

      賞析

      這首詞的內容和作法與一般的詞不同,其內容方面幾乎完全與對茂嘉的送行無關,而專門羅列古代的“別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層的常規,事例連貫上下片,不在分片處分層。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時胸中郁積事多,有觸而發,非特定題目所能限制,故同類事件紛至涌集,而不為普通的詩文格式所束縛。

      詞的開頭幾句:“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采用了興與賦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說它是“賦”,因為它寫送別茂嘉,是在春去夏來的時候,可以同時聽到三種鳥聲,是寫實。鵜鴂,一說是杜鵑,一說是伯勞,辛棄疾取伯勞之說;說它是“興”,因為它借聞鳥聲以興起良時喪失、美人遲暮之感。伯勞在夏至前后出鳴,故暗用《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意,以興下文“苦恨”句。鷓鴣鳴聲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鵑傳說為蜀王望帝失國后魂魄所化,常悲鳴出血,聲像“不如歸去”。詞同時用這三種悲鳴的鳥聲起興,形成強烈的悲感氣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著“算未抵、人間離別”一句,是上下文轉接的關鍵。

      它把“離別”和啼鳥的悲鳴作一比較,以抑揚的手法承上啟下,為下文出的“別恨”作了鋪墊。“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兩句,有人認為寫的是兩事:其一指漢元帝宮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韓邪單于離開漢宮的事;其二指漢武帝的陳皇后失寵時辭別“漢闕”,幽閉長門宮。也有認為只寫一事的,謂王昭君自冷宮出而辭別漢闕。今從多數注釋本作兩件事看,“看燕燕,送歸妾”,寫的是春秋時衛莊公之妻莊姜,“美而無子”,莊公妾戴媯生子完,莊公死后,完繼立為君。州吁作亂,完被殺,戴媯離開衛國。《詩經·邶風》的《燕燕》詩,相傳即為莊姜送別戴媯而作。“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引用了漢代另一個典故。漢李陵抗擊匈奴,力戰援絕,勢窮投降,敗其家聲;他的友人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節不屈。后來蘇武得到歸漢機會,李陵送他有“異域之人,一別長絕”之語;又世傳李陵《與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長當從此別”等句。“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寫戰國時燕太子丹在易水邊送荊軻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傳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荊軻臨行歌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以上這些事都和遠適異國、不得生還,以及身受幽禁或國破家亡之事有關,都是極悲痛的“別恨”。這些故事,寫在與堂弟的一首送別詞中,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當時沉重、悲壯之情。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這又是承上啟下的兩句。句中說啼鳥只解春歸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間的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隨啼聲眼中滴出的不是淚而是血了。為下句轉入送別正題作了省力的鋪墊。“誰共我,醉明月?”承上面兩句轉接機勢,迅速地歸結到送別茂嘉的事,點破題目,結束全詞,把上面大片凌空馳騁的想象和描寫,一下子收攏到題中來,有此兩句,詞便沒有脫離本題,只是顯得善于大處落墨、別開生面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辛棄疾不愧為宋代一代文豪!

      辛棄疾的這首詞,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氣氛強烈外,還得力于它的音節。它押入聲的曷、黠、屑、葉等韻,在“切響”與“促節”中有很強的摩擦力量,聲如裂帛,聲情并至。古人對此詞推崇備至。

      創作背景

      辛棄疾的這首詞大約作于他閑居鉛山期間。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跡未詳。張惠言《詞選》以為“茂嘉蓋以得罪謫徙,是故有言。” ?

      辛棄疾簡介

      宋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辛棄疾的詩(58篇)

      猜你喜歡

      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周邦彥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踏莎行·二社良辰

      宋代陳堯佐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見新來燕。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

      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時拂歌塵散。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

      兩漢應玚

      朝雁鳴云中,音響一何哀!

      問子游何鄉?戢翼正徘徊。

      言我寒門來,將就衡陽棲。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遠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頹。

      常恐傷肌骨,身隕沉黃泥。

      簡珠墮沙石,何能中自諧。

      欲因云雨會,濯羽陵高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階。

      公子敬愛客,樂飲不知疲。

      和顏既已暢,乃肯顧細微。

      贈詩見存慰,小子非所宜。

      為且極歡情,不醉其無歸。

      凡百敬爾位,以副饑渴懷。


      訴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盤

      宋代周邦彥

      出林杏子落金盤。齒軟怕嘗酸。可惜半殘青紫,猶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閑。雨斑斑。不言不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


      阮郎歸·柳陰庭院占風光

      宋代曾覿

      柳陰庭院占風光,呢喃清晝長。碧波新漲小池塘,雙雙蹴水忙。

      萍散漫,絮飄飏,輕盈體態狂。為憐流去落紅香,銜將歸畫梁。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唐代李白

      雁度秋色遠,日靜無云時。客心不自得,浩漫將何之。

      忽憶范野人,閑園養幽姿。茫然起逸興,但恐行來遲。

      城壕失往路,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為蒼耳欺。

      入門且一笑,把臂君為誰。酒客愛秋蔬,山盤薦霜梨。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饑。酸棗垂北郭,寒瓜蔓東籬。

      還傾四五酌,自詠猛虎詞。近作十日歡,遠為千載期。

      風流自簸蕩,謔浪偏相宜。酣來上馬去,卻笑高陽池。


      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元代薩都剌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云檣櫓,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落日無人松徑里,鬼火高低明滅。歌舞尊前,繁華鏡里,暗換青青發。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唐代捧劍仆

      青鳥銜葡萄,飛上金井欄。

      美人恐驚去,不敢卷簾看。


      詠湖中雁

      南北朝沈約

      白水滿春塘,旅雁每迥翔。

      唼流牽弱藻,斂翮帶馀霜。

      群浮動輕浪,單泛逐孤光。

      懸飛竟不下,亂起未成行。

      刷羽同搖漾,一舉還故鄉。


      木蘭花慢·恨鶯花漸老

      宋代萬俟詠

      恨鶯花漸老,但芳草、綠汀洲。縱岫壁千尋,榆錢萬疊,難買春留。梅花向來始別,又匆匆、結子滿枝頭。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

      悠悠。歲月如流。嘆水覆、杳難收。憑畫闌,往往抬頭舉眼,都是春愁。東風晚來更惡,怕飛紅、怕絮入書樓。雙燕歸來問我,怎生不上簾鉤。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