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鮑照的詩 > 發后渚

      發后渚

      [南北朝]:鮑照

      江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從軍乏衣糧,方冬與家別。

      蕭條背鄉心,凄愴清渚發。

      涼埃晦平皋,飛潮隱修樾。

      孤光獨徘徊,空煙視升滅。

      途隨前峰遠,意逐后云結。

      華志分馳年,韶顏慘驚節。

      推琴三起嘆,聲為君斷絕。


      “發后渚”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上早寒,仲秋時節就已經霜結雪降。

      我要從軍遠征,卻又缺衣少糧,嚴冬已漸漸逼近,卻不得不與家人分別,揮滑北上。

      離鄉背井,心情落寞凄愴,乘船從后渚出發,駛向遠方。

      征塵飛揚,彌漫了前方的高地,浪潮高高地卷起,遮住了長長的樹影,一片水花茫茫。

      孤獨的太陽,在空中緩緩地移動,漫漫江霧,時而在前面飄聚,時而又消失空中。

      眺望前方的山峰,倍覺路途的遙遠,回顧身后的陰云,更添離別的優傷。

      美好的志向,就在這終年的奔走勞頓中消失,青春的容顏,因驚嘆于季節的變化而變得慘淡無光。

      每念及此,總要引起先盡的嘆息,只好推開瑤琴,不讓那揪心的琴聲再響。

      注釋

      后渚(zhǔ):地名,在建業(今南京)城外江上。

      始:初。

      方:將。

      背:離開。

      涼埃:塵埃。

      皋(gāo):水邊的高地。

      飛潮:飛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飛揚的塵土。

      修樾(yuě):高樹交成的樹蔭涼。

      孤光:指日光。

      空煙:江面上空的霧氣。

      結:聚集。

      華志:美好的志愿。

      分:分散,消失。

      韶顏:美好的容顏。

      節:節序。

      三起嘆:反復嘆息。三,言其多。

      君:黃節說是作者自指。

      “發后渚”鑒賞

      賞析

      這首詩的結構也很別致。第一、二兩節各六句:第一節寫別家上路時情景,第二節寫途中所見景物及自己主觀心情隨客觀景物之變化而變化的心理活動。“華志”二句自為一節,是前兩節的一個小結。“推琴”二句又成一節,似用旁觀者口吻結束全詩。這是作者從主觀世界中跳出來,故意用客觀敘述來“冷處理”,從而讓讀者于言外去品味詩人內心的苦況。

      在第一節中,有兩個表時間的虛詞與一般講法有異。一是“仲秋始霜雪”的“始”,作“初”解。余冠英先生《漢魏六朝詩選》注云:“近人用‘始’字有遲久而后得的意思,此不同。”其說是。詩句譯成口語,應該是“剛到仲秋時節就開始出現霜雪了”。另一是“方冬與家別”的“方”,“方冬”,指初入冬,而不是將入冬。這里有個節序的先后問題。“江上”二句寫今年寒意來得早,陰歷八月就下霜落雪了。這時要出門從軍,必須把衣食準備得充足些;偏偏作者因家境困窮,缺乏衣糧;但又不能不動身,只好在冬初辭家遠行了。鮑詩的特點就在于平平寫起,閑閑引入,看似尋常筆墨,而詩意卻親切感人。此詩正是這種典型寫法。于是接下來寫五、六兩句:寒冷的初冬,已是滿目蕭條,偏偏又在缺衣少食的經濟條件下離鄉背井,從后渚動身時內心當然要充滿凄愴了。這六句純以質樸平實的描寫來打動讀者,遣辭造句,似乎全不著力。這與第二節錘煉字句、刻畫景物的寫法幾乎判若涇渭。但作者卻把這兩節巧妙地連接在一起,乍讀時覺得何以一詩之中風格頓異;其實這正是鮑照寫詩善于變化,力圖用語言的淺顯與生澀來對讀者施加影響,從而使讀者的感受隨詩人筆鋒而轉移的地方。

      第二節,“涼埃晦平皋”者,在寒冷的空氣中,彌漫的塵埃把空闊平曠的皋原給掩蔽了,顯得模糊晦暗,使作者無法向遠處瞻眺。這是陸景。“飛潮隱修樾”者,騰躍的江潮遮住了詩人的視線,兩岸修長的樹影仿佛都隱沒了。這是江景。于是作者乃置身于一片迷茫和驚濤駭浪之中了。吳汝綸以“涼埃”二句比喻世亂,看來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作者此行的目的是“從軍”,而目之所接,身之所經,卻是晦暗的前途和驚險的處境,自然會產生來日茫茫吉兇未卜的預感。所以這首詩的景語似乎并非純客觀的描寫,而是近于比興的。所以前人大都認為這一句是作者自喻。“空煙”正在包圍著太陽,因此吳汝綸認為這一句“喻世事之變幻”“視升滅”者,眼看著這一簇煙霧忽而升起、忽而消逝之謂。總觀這四句景語,還有個動與靜相對配合的特點。“涼埃”雖非靜態,但比起“飛潮”來,相對地卻要靜一些;而“孤光”雖在獨自徘徊,比起“空煙”的倏爾升起、忽然消滅來,相對地說也算是靜態。這就比以純動與純靜相對照來得空靈生動得多。古人寫詩總是在發展中有所前進。鮑照寫景,就比謝靈運以前的人進步很多,像這種相對的動與靜的配合在鮑照以前的詩人筆下就很少見到。而到了王維,干脆有靜無動,只把宏觀的壯偉場面如照像一般攝入詩中,其膽識可以說遠遠超過了前人,即所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也。

      四句景語之后,再虛寫兩句以為收束。“途隨前峰遠”者,“前蜂”為眼中所見,要達到那里還有一大段路程,作者心里是有數的,所以用了個“遠”字。而這一句又含有前路無涯,茫然無所歸適之意。“后云”者,指已經被拋在身后的重云疊霧。行人雖已走過了那一段“空煙升滅”的地帶,可是那郁積的云層仍壓在心頭,給自己帶來了迷惘與悵恨,所以詩人的思緒仍在追逐著它,從而使內心郁結不釋。王夫之以“發心泉筆”四字評價鮑照,“發心”者,心細如發之謂;“泉筆”者,妙筆生花,文思如泉涌之謂。用來形容此詩的中間六句,真是說到點子上了。

      “華志”二句寫得很吃力。“華志”猶美志,它是鮑照自己創造的詞匯。這句是說自已雖有美好的志愿,卻被無情的歲月給攪散、打亂了。“驚節”與“馳年”為對文,指使人吃驚的節序變化。這句是說,自己的青春已被令人吃驚的時光給弄得凄慘暗淡,無復當年的蓬勃朝氣了。這就把客觀上時空的變化和主觀上壯志的銷磨融成一體,綜合地化為無限感慨。詩寫到這里,已屆尾聲,本可結束。但作者意猶未盡,乃變換一個角度,用最后兩句收束全篇。

      以上所寫,從作者離家遠行說起,并把旅途所感抽繹出來,全屬主觀抒情之筆。但在漢樂府和漢魏古詩中卻另有一種寫法,即把主觀抒情的內容用客觀口吻給描述出來,宛如借旁觀者之口來為抒情主人公說話。鮑照此詩結尾實用此法。在大段的羈旅行役的描寫之后,忽然轉到彈琴上來。好像作者已結束了旅程,在到達目的地后把所見所思通過彈琴表達出來。這就把直接的主觀抒情做了間接的客觀處理,前面寫的種種思想感情仿佛是事過境遷的一番追溯。但作者并沒有把主觀抒情部分做純客觀的處理,只是把距離拉開了一點而已。因為從詩意看,彈琴者仍是作者本人。這末二句說,作者把一腔心事通過琴音來表達,但彈到這里,由于過于傷心而彈不下去了,只能推琴三嘆,琴聲亦如有情,遂因彈琴者之凄愴感慨而戛然中止。這在作者看,這樣寫可能增加了有余不盡的回味。但這種把筆勢宕開的結尾,其藝術效果究竟如何,則仁智所見亦各不相同。如方東樹就說:“收句泛意凡語。”認為這樣結尾反而弄巧成拙。作者本意原為創新,但銜接得過于突兀,加上這一手法也并不新奇,反倒成為敗筆。故方氏之見似亦未可忽視也。

      創作背景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十月,臨川王劉義慶由江州徙刺南兗州,鎮廣陵。作為劉義慶的幕僚國侍郎,鮑照先從義慶還都省家,然后道出京口,赴任所。從后渚出發后,一路上的見聞令作者感慨萬分,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

      鮑照簡介

      南北朝·鮑照的簡介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的詩(24篇)

      猜你喜歡

      發后渚

      南北朝鮑照

      江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從軍乏衣糧,方冬與家別。

      蕭條背鄉心,凄愴清渚發。

      涼埃晦平皋,飛潮隱修樾。

      孤光獨徘徊,空煙視升滅。

      途隨前峰遠,意逐后云結。

      華志分馳年,韶顏慘驚節。

      推琴三起嘆,聲為君斷絕。


      楊柳

      金朝元好問

      楊柳青青溝水流,鶯兒調舌弄嬌柔。

      桃花記得題詩客,斜倚春風笑不休。


      本事詩十首·選二

      清代蘇曼殊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界圍巖水簾

      唐代柳宗元

      界圍匯湘曲,青壁環澄流。

      懸泉粲成簾,羅注無時休。

      韻磬叩凝碧,鏘鏘徹巖幽。

      丹霞冠其巔,想像凌虛游。

      靈境不可狀,鬼工諒難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詔釋縲囚。

      采真誠眷戀,許國無淹留。

      再來寄幽夢,遺貯催行舟。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韞家

      清代納蘭性德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陰雨

      唐代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滿江紅·金陵懷古

      元代薩都剌

      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


      后庭花·景陽鐘動宮鶯轉

      五代孫光憲

      景陽鐘動宮鶯轉,露涼金殿。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

      晚來高閣上,珠簾卷,見墜香千片。修蛾慢臉陪雕輦,后庭新宴。


      折桂令·風雨登虎丘

      元代喬吉

      半天風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樹鉤婁,苔繡禪階,塵黏詩壁,云濕經樓。琴調冷聲閑虎丘,劍光寒影動龍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鎖吳愁。


      宿池州齊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處

      宋代楊萬里

      我來秋浦正逢秋,夢里重來似舊游。

      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

      謫仙狂飲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

      問著州民渾不識,齊山依舊俯寒流。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极品色天使在线婷婷天堂亚洲 |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 91嫩草亚洲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 爱情岛论坛网亚洲品质自拍|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亚洲第一成人影院|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亚洲黄色一级毛片|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717|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