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白居易的詩 > 題潯陽樓

      題潯陽樓

      [唐代]:白居易

      自此后詩,江州司馬時作

      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

      又怪韋江州,詩情亦清閑。

      今朝登此樓,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見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爐峰煙。

      清輝與靈氣,日夕供文篇。

      我無二人才,孰為來其間?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題潯陽樓”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常常仰慕陶淵明,想知道他的文思為什么高妙而有才情。

      我也常常疑惑韋應物,為什么他的詩情如此清雅閑適。

      今天登上潯陽樓,我終于知道他們為什么如此出色了。

      江水一片青冷色,清澈見底;匡山樹木繁茂,山峰高聳如劍直插在天空。

      深夜只見一輪明月高懸在湓江上,清晨香爐峰上云煙繚繞。

      是這月光與江山的靈氣,給了他們創造文章的靈感。

      我沒有他們兩人那么出色的才能,又為什么來到這里呢。

      只是因為登上了高樓偶然間寫下了些詩句,實在有愧如此優美的江山景色。

      注釋

      陶彭澤: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日棄官歸去,曰:“我豈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后世傳為佳話。

      怪:奇怪。

      韋江州:韋應物。中唐著名詩人,曾任江州刺史。韋詩善寫山水田園生與陶詩一脈相承,風格清雅淡遠,成就很高。

      有以:得以。有以知其然,即終于知道了原因。

      匡山:在江西。與廬山并稱匡廬。從下文“爐峰”看,此處應是單指。

      湓(pén)浦:即湓江,源出江西。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平旦:天明。

      爐峰煙:香爐峰上升起的煙氣。

      日夕:日夜。

      孰為:為什么。

      偶成句:偶然間寫下了些詩句。

      “題潯陽樓”鑒賞

      賞析

      作者在首二句開篇談到東晉詩人陶淵明,表明自己很喜歡陶淵明的作品,作者覺得陶淵明的文思高超玄妙。作者在第二、三句提到和白氏同期稍早的詩人韋應物,稱贊其詩歌具有清新閑遠的情調。陶氏和韋氏與江州(今江西九江、瑞昌等市縣)都有著較深的聯系。陶淵明是九江當地人,曾任江州祭酒和彭澤(隸屬九江)縣令。而韋應物曾擔任過江州刺史,亦曾于詩中提及潯陽樓,曰:“始罷永陽守,復臥潯陽樓。”(《登郡寄京師諸季淮南子弟》)白氏登樓而追憶曾居于江州的前人,對他們的才情抒發強烈的贊揚和佩服。

      在前四句中,作者以一“愛”字來說明陶氏的作品對自己有著很深的吸引力,又用一“怪”字來表達自己對韋氏的詩才感到很好奇。

      至第五、六句,作者的想法漸漸明朗開來,他在登樓之后,知道了為何二人之詩風令他“愛”與“怪”。此二句語言平實,內容簡單,但卻是承上啟下之筆,既讓人明白他提及陶韋二人,說“愛”與“怪”的目的,又引人欲觀下文,想要了解作者在登上潯陽樓后。究竟是看到什么或感受到什么,讓他“有以知其然”。

      在第七至第十句時話題一轉,以優美的對偶句向眾人展現出了江州遼遠大氣的美景。

      七、八兩句中,“大江”對“匡山”,體現江州山水俱備;“寒”對“青”,清冷的觸感與沉郁的色彩,體現出山水的氣勢;“見底”與“倚天”相對,下深及江底,上高聳入云天,體現江州山水的壯闊。在這兩句的描寫中,影像鮮明雄闊,色彩較重,更偏向于可感的視覺和觸覺。而第九、十句則轉向一種迷濛之中。“深夜”對“平旦”,江州無論晨昏日夜,皆有其獨特的美景;“湓浦月”對“爐峰煙”,夜里月光灑在江水上,清晨的香爐峰云煙聚散,給人一種似實而幻,幽靜淡雅的迷離感。此二句鋪展出江州的柔美風光,與第前兩句形成較為明顯的對比:色彩一重一淡,感受一真一幻,筆鋒一剛一柔。

      如此景觀所包蘊的“清輝”與“靈氣”日夜浸染著昔日的才子詩人,給予他們高玄的文思,清閑的詩情。詩至第十一、十二句,作者胸中已了然,正是這樣的山水,賦予陶韋二人創作出令其“愛”和“怪”的作品。

      抒懷至此,似乎可告一段落。但作者顯然意猶未盡。第十三、十四句所言,或許在說文才不如二人的同時,亦覺官才不如之,雖然對于他人來說,他的為官經歷和詩作文筆皆可以證明白氏是有才之人,且絲毫不遜于陶韋,但白氏依然在前人才華前表達出了自謙。最后,他對自己寫下此詩作了一番解釋:“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自言這首詩是登高興至而偶發之作。才情有限,無法將所見景物完美地表達,愧對江山美景。被貶謫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其內心有著不得志的苦悶。在“俯仰”一句中,或許亦有可能些微傳達出其在政治上挫折頓郁,志不能抒,雖仍為官卻愧對自己想要在其間施展抱負的天地江山。

      自古以來,登高望遠往往能給文人騷客許多的感觸或是情致。對于白居易來說亦然。詩題雖為《題潯陽樓》,實乃作者站在潯陽樓上飽覽勝景。贊嘆江州河山,并懷古抒情之作。登樓面對壯秀河山的白氏,在詩歌中一路筆鋒飛揚,語句或直白或工巧,寫景揮灑,抒情暢懷。使得全詩富有極強的情緒感染力。

      創作背景

      貞元(公元785-805年)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司馬。 白居易被貶謫后,于元和十一年左右登上潯陽城樓,觸景生情,不禁撫今追昔,留下了這一抒情詩作。

      白居易簡介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的詩(53篇)

      猜你喜歡

      題潯陽樓

      唐代白居易

      自此后詩,江州司馬時作

      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

      又怪韋江州,詩情亦清閑。

      今朝登此樓,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見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爐峰煙。

      清輝與靈氣,日夕供文篇。

      我無二人才,孰為來其間?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渡浙江問舟中人

      唐代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臨江仙·客睡厭聽深夜雨

      清代吳翌鳳

      客睡厭聽深夜雨,瀟瀟徹夜偏聞。晨紅太早鳥喧群。霽痕才著樹,山意未離云。

      梅粉堆階慵不掃,等閑過卻初春。謝橋新漲碧粼粼。茜衫氈笠子,已有聽泉人。


      謁金門三首·其三

      清代鄭文焯

      歸不得,一夜林烏頭白。落月關山何處笛?馬嘶還向北。

      魚雁沉沉江國,不忍聞君消息。恨不奮飛生六翼,亂云愁似冪。


      點絳唇·暗里追涼

      清代王國維

      暗里追涼,扁舟徑掠垂楊過。濕螢火大。一一風前墮。

      坐覺西南,紫電排云破。嚴城鎖。高歌無和。萬舫沉沉臥。


      游虞山記

      清代沈德潛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張子少弋、葉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無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緣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詠詩處,今潭名空心,取詩中意也。遂從破龍澗而上,山脈怒坼,赭石縱橫,神物爪角痕,時隱時露。相傳龍與神斗,龍不勝,破其山而去。說近荒惑,然有跡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層折而度,越巒嶺,躋蹬道,遂陟椒極。有土坯磈礧,疑古時冢,然無碑碣志誰某。升望海墩,東向凝睇。是時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頃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駐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徑而南,益露奇境:齦腭摩天,嶄絕中斷,兩崖相嵌,如關斯劈,如刃斯立,是為劍門。以劍州、大劍、小劍擬之,肖其形也。側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問名勝處。僧指南為太公石室;南而西為招真宮,為讀書臺;西北為拂水巖,水下奔如虹,頹風逆施,倒躍而上,上拂數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門,山后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余識其言,欲問道往游,而云之飛浮浮,風之來冽冽,時雨飄灑,沾衣濕裘,而余與客難暫留矣。少霽,自山之面下,困憊而歸。自是春陰連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兩經其下,為踐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輒盡者,始焉欣欣,繼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艱,且得半而止者,轉使人有無窮之思也。嗚呼!豈獨尋山也哉!


      采桑子·桐廬舟中

      清代陶元藻

      浮家不畏風兼浪,才罷炊煙,又裊茶煙,閑對沙鷗枕手眠。

      晚來人靜禽魚聚,月上江邊,纜系巖邊,山影松聲共一船。


      閬水歌

      唐代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

      巴童蕩槳欹側過,水雞銜魚來去飛。

      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


      遺愛寺

      唐代白居易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過陰山和人韻

      元代耶律楚材

      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

      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

      萬傾松風落松子,郁郁蒼蒼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臺羅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巒突兀何雄雄。

      古來天險阻西域,人煙不與中原通。

      細路縈紆斜復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風蕭蕭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橋橫雁行,勝游奇觀真非常。

      臨高俯視千萬仞,令人凜凜生恐惶。

      百里鏡湖山頂上,旦暮云煙浮氣象。

      山南山北多幽絕,幾派飛泉練千丈。

      大河西注波無窮,千溪萬壑皆會同。

      君成綺語壯奇誕,造物縮手神無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遙思山外屯邊兵,西風冷徹征衣鐵。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