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柳宗元的詩 > 始得西山宴游記

      始得西山宴游記

      [唐代]:柳宗元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始得西山宴游記”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自從成為有罪的人,住在這個州里,就常常恐懼不安。如有空閑時間,就慢慢地行走,無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盡頭。幽僻的泉水,奇異的山石,沒有一處僻遠的地方不曾到過。到了目的地就分開草而坐下,倒盡壺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著睡覺,睡覺了就做夢。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夢里也就有(在這種境界中獲得的)相同的樂趣。睡醒了就起來,起來了就回家。我以為凡是這個州的山有奇特形狀的,我都游過了;可是我還未曾知道西山的奇異特別。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華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點著覺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過湘江,沿著染溪,砍伐荊棘,焚燒亂草,一直到山頂才停下。(我們隨后)攀援登上山頂,隨意坐下觀賞,附近幾個州的土地,就全在我們的坐席之下了。這幾州的地勢高低不平,高處是深山,低處是洼地,像蟻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遠,實際上有千里之遙。(這為千里之內的景物)聚集、緊縮、累積在眼下,沒有什么能夠隱藏。青山縈回,白水繚繞,外與天邊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樣的景象。(登上山頂)然后才知這座山的特別突出,與小土丘不一樣。遼闊浩渺啊與天地間的大氣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邊際,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盡期。(于是我們)拿起酒杯斟滿酒,喝得東倒西歪地進入醉態,不知太陽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遠而至,直到看不見什么了還不想返回。(我只覺得)思想停止了,形體消散了,與自然界萬物不知不覺地融為一體了。(游過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賞過,真正的游賞是從這里開始的。所以我把這次西山之游寫成文章以記載下來。這一年是元和四年。

      注釋

      僇人:同“戮人”,受過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故自稱僇人。僇,通“戮”,恥辱。

      是州:這個州,指永州。

      恒:常常。

      惴栗:恐懼不安。惴,恐懼。栗,發抖。此意為害怕政敵落井下石。

      其:如果,連詞。

      隟:指空閑時間。

      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緩行的樣子。

      漫漫而游:無拘無束地游。漫漫,不受拘束的樣子。

      日:每日,時間名詞作狀語。

      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類的人,指愛好游覽的人。

      窮:走到盡頭。

      回溪:曲折溪流。

      幽泉:深僻的泉水。

      無遠不到:沒有一處僻遠的地方不曾到過。

      披草:分開草。披,用手分開。

      傾壺:倒盡壺里的酒。傾,倒出來。

      更相:互相。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夢里也就有相同的樂趣。所極,所向往的境界。極,至,向往。

      覺:睡醒。

      以為:認為。

      異態:奇特的形狀。

      未始:未曾。

      怪特:奇異特別。

      今年:指元和四年(809年)。

      法華:指法華寺,在原零陵縣城東山之上。

      西亭:在法華寺內,為柳宗元所建,他經常在這里游賞山景,飲酒賦詩。

      始:才。

      指異之:指著它覺得它奇特。指,指點。異,覺得······奇特。

      湘江:應為瀟水。瀟水流經永州城西,至萍州才與湘江匯合。

      緣:沿著。

      染溪:又作“冉溪”,柳宗元又稱為“愚溪”,是瀟水的一條小支流。

      斫:砍伐。

      榛莽:指雜亂叢生的荊棘灌木。

      茅茷:指長得繁密雜亂的野草。茷,草葉茂盛。

      窮山之高而止:一直砍除、焚燒到山的最高處才停止。窮,盡,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燒盡。

      箕踞:像簸箕一樣地蹲坐著。指坐時隨意伸開兩腿,像個簸箕,是一種不拘禮節的坐法。正規坐法,屁股要壓在腳后跟上,兩腿不能伸直。箕,簸箕。踞,蹲坐。

      遨:游賞。

      土壤:土地,指地域。

      衽席:坐墊、席子。

      其:代詞,指上句“數州之土壤”。

      岈然:高山深邃的樣子。岈,《廣韻》:“岈,蛤岈,山深之狀。”

      洼然:深谷低洼的樣子。“岈然”承“高”,“洼然"承“下”。

      垤:蟻封,即螞蟻洞邊的小土堆。“若垤”承“岈然”,“若穴”承“洼然”。

      尺寸千里:(從西山頂上望去)只有尺寸之遠,實際上有千里之遙。

      攢:聚集在一起。

      蹙:緊縮在一起。

      累積:堆積。

      莫得:沒有什么能夠。莫,沒有什么,代詞。得,能。

      遁隱:隱藏。

      縈青繚白:青山縈回,白水繚繞。作者為了突出“縈”“繚”景象,有意把主謂式變成動賓式。白,指山頂所見瀟、湘二水。

      際:接近。

      四望如一:向四面望去都像一樣的。

      是山:這座山,指西山。

      特立:特別突出。

      培塿:小土堆。

      悠悠乎:遼闊浩渺啊。

      灝氣:同“浩氣”,指天地間的大氣。

      俱:在一起。

      涯:邊際。

      洋洋乎:悠然自得啊。

      造物者:創造萬物的天地,指大自然。

      引觴:拿起酒杯。

      滿酌:斟滿酒。

      頹然:東倒西歪地。頹,跌倒。

      就:接近,進入。

      蒼然:灰暗的樣子,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

      猶:還,仍然。

      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

      形釋:形體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萬化:萬物變化,指自然界萬物。

      冥合:不知不覺地融合為一體。

      向:以前。

      未始游:不曾(真正)游賞過。

      于是:從這里。

      為之文:把這次西山之游寫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游,是動詞“為”的間接賓語。

      志:記載下來。

      是歲:這一年。

      元和:唐憲宗李純年號。

      “始得西山宴游記”鑒賞

      藝術特點

      緊扣題目,選材獨特。獨辟蹊徑,少提西山,卻是一切為了“西山”。鑒于作者“人”身份,才有閑暇,內心憂懣,便需宣泄排遣,這好似給作品悲涼的基礎進行了定格。游覽的方式便也順理成章,其一“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這表現出的是隨意,無目的性的特點;其二,“披草而生,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覺而起,起而歸“。苦中覓樂,亦體現出散漫放任性的特點。文中由抑到揚的方法,鮮明地表現了作者貶謫永州后憂懣的心態。為集中筆墨描繪西山,作者把沿途的山光水色,見聞感受,一概舍棄,尋道登山的過程,艱難而表現的空間較多,但也只是“遂命仆過湘江,緣染溪,斫楱莽,焚茅,窮山之高而止”輕輕帶過。

      構思精巧,結構嚴謹。開始先概寫平日游覽之勝,繼而再寫西山之宴游,在這里作者采用曲折入題的方法,欲寫今日始見西山,先寫昔日未見西山;欲寫昔日未見西山,先寫昔日得見諸山,即先寫未得西山之游,然后筆鋒一轉,折入始得西山之宴游。鋪墊充分,轉折自然,說明西山之游,既是昔日游遍諸山的繼續,又是一系列新的宴游的開始。文章緊扣“始得”,前后照應,氣脈貫通,可謂新穎、巧妙、匠心獨具。

      比照與映襯的使用。文章一開始,作者就表明了被貶后的憂懼、苦悶心情,這與游山玩水的賞心樂事恰成鮮明對比,給“山水之樂”定下了一個悲涼情調。自然景物的美好與社會現實的黑暗,不協調地激蕩著作者的情感。作者對游山的描寫,也多從比照和映襯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寫“未得”西山的“漫漫而游”,正是為了反襯一識西山的驚喜;寫萬物的渺小,更顯示出西山的“特立”。

      妙用回環手法。“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覺而起,起而歸。”這里運用了頂針續麻的修辭方法,這樣就上下勾連,連貫而下。這種修辭方法的運用,有助于表現游覽者那種要有所忘懷,又要有所追求的情趣,造成一種回環、復沓的韻味。它概括了一個接一個的漫游活動,略去了無關緊要的交待性敘述,強調了這些動作的連續性和隨意性,渲染了乘興而來,漫不經心的心情。

      寄情于景,托物寓志。本文敘事寫景,都飽含著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現了作者寂寞惆悵、孤標傲世的情懷。例如,寫“披草而坐,傾壺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現;寫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寫照。實際上,柳宗元所描寫的西山一帶,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嶺。他不過是借景抒懷,在山水之間澆灌自己的情感,賦予山水以個人的情志。山川壯麗卻無人賞識,如同士人之懷才不遇。

      賞析

      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題目“始得”二字有密切關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點出“始得”之意。文章內容是寫發現并且宴游的經過,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感受。具體安排是,先寫游西山的情形,再寫游西山的經過和感受。這樣文章自然而成兩段。

      第一段寫始游西山時的心情及對西山景色總的評價:怪特。作者自稱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驚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貶后的心情。這三個字既是作者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時陶醉一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個開頭,包含了許許多多長久積壓在內心的悲憤心情,當然其中就有一種無聲的抗議。自己是這樣一種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貶永州,時時感到屈辱、壓抑,政治上失敗,才華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負無法實現,于郁悶痛苦之中,處在這樣一種特殊的處境里,懷有這樣的心情,因此當他游山玩水的時候,那種感受自然同那些風流閑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覽中,排解內心的憂憤,在游覽中忘卻現實處境,想在精神上尋找某種寄托。因此,這個開頭也是他游山玩水的緣由。首先寫行動,在“行”“游”兩個動詞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兩個重疊的形容詞。“施施”“慢慢”,是漫步走著的樣子,漫不經心的外在動作。通過外在動作的描寫,實際上表現了作者在游覽的時候,一種寂寞、愁悶的、無可無不可的精神狀態。“日與其徒······無遠不到”寫始游西山前之所見,“到則披草而坐······起而歸”寫當時之所為和所感。“意有所極,夢亦同趣”—意想中所到的境界,做夢也走到這種境界,這句話透露了作者表面上似乎沉醉于山林美酒之中,實際上內心深處的郁悶并未得到排解。哲時得不到施展的抱負仍然是夢寐以求,他希圖借游樂飲酒以求忘優的目的沒有達到。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這幾句說,我自以為永州的山水凡有點特別形態的,都被我游遍了,卻從來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異。而且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態。作者之前沒有看到西山、游覽西山,所以說“未始知西山怪特”。這是從反面來扣住題目里“始得”二字。簡潔的幾筆,小結了作者游西山前的感受,以及發現西山景色怪特時的欣喜,承上啟下,自然地引出下文。

      第二段正面寫游西山的情景,這段文字緊緊圍繞著“始”字展開。九月的一天,他坐在法華寺西亭上,遠望西山,“始指異之”。西山之“異”吸引著他,于是命仆人帶路,渡過湘江,沿著染澳,砍伐灌木雜草,焚燒枯落草葉,披荊斬棘,一直攀登到西山的最高處。居高臨下,放眼遠望,‘數州之土壤皆在衽之下”。下面一段用反襯的方法描寫西山之高:“岈然洼然”,是頗為形象的摹狀;“若垤若穴”,是十分貼切的比喻。用“尺寸”和“千里”構成強烈對照,干里以內的景物,仿佛容納于尺寸之幅內,都聚攏在眼底。再向四周望去,“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身邊青煙白云繚繞,仿佛同天空連為一體,無論朝哪個方向望去,景色都是這徉。這繪聲繪色的描寫使讀者也好像身臨其境。有了這種親身的體驗,然后始知“是山之特立”,和那些小土山不能同日而語。

      面對眼前奇異的景觀,作者胸懷頓覺開闊。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受油然而生:廣大得如同浩氣看不到它的邊際。欣喜滿意地同天地交游而設有盡期。于是“引筋滿酌,頹然就醉”,以至于暮色降臨也渾然不覺,仍不愿歸去。此時作者覺得自己的心似乎己凝結,形體似乎已消散,他整個兒地同不停地運動變化著的萬物融合在一起,達到了物我合而為一的忘我境界。然后才明白以前自以為“無遠不到”“皆我有也”,其實并未真正游過,而真正的游賞應視作現存“始得西山”才開始。作者這個體驗十分寶貴,是他精神上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的表現,他從政治,七的失敗、被貶滴的一度消沉,開始解脫出來,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這是他始游西山的最大收獲。因此他寫了這篇游記。最后說明游覽時間。

      這篇游記語言清麗,結構完整,景和情完全融為一體,寫景重在寫意抒情深沉而含蓄。

      創作背景

      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運動,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貶到永州擔任司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處死,心情壓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險,許多地方還鮮為人知。《永州八記》就是這種心態之下的游歷結晶,這篇文章寫于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 ?

      柳宗元簡介

      唐代·柳宗元的簡介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柳宗元的詩(55篇)

      猜你喜歡

      醉高歌帶攤破喜春來·旅中

      元代顧德潤

      長江遠映青山,回首難窮望眼。扁舟來往蒹葭岸,煙鎖云林又晚。籬邊黃菊經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慳。破情思晚砧鳴,斷愁腸檐馬韻,驚客夢曉鐘寒。歸去難,修一緘回兩字報平安。


      又答斌老病愈遣悶二首·其一

      宋代黃庭堅

      百疴從中來,悟罷本誰病。

      西風將小雨,涼入居士徑。

      苦竹繞蓮塘,自悅魚鳥性。

      紅妝倚翠蓋,不點禪心靜。


      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

      唐代馮延巳

      冷紅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畫樓簾幕卷輕寒,酒馀人散去,獨自倚闌干。

      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愁煞王孫。徘徊飛盡碧天云,鳳笙何處,明月照黃昏。


      奉使登終南山

      唐代王灣

      常愛南山游,因而盡原隰。

      數朝至林嶺,百仞登嵬岌。

      石壯馬徑窮,苔色步緣入。

      物奇春狀改,氣遠天香集。

      虛洞策杖鳴,低云拂衣濕。

      倚巖見廬舍,入戶欣拜揖。

      問性矜勤勞,示心教澄習。

      玉英時共飯,芝草為余拾。

      境絕人不行,潭深鳥空立。

      一乘從此授,九轉兼是給。

      辭處若輕飛,憩來唯吐吸。

      閑襟超已勝,回路倏而及。

      煙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漸平逢車騎,向晚睨城邑。

      峰在野趣繁,塵飄宦情澀。

      辛苦久為吏,勞生何妄執。

      日暮懷此山,悠然賦斯什。


      折桂令·問秦淮

      清代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

      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

      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醉中天·花木相思樹

      元代劉時中

      花木相思樹,禽鳥折枝圖。水底雙雙比目魚,岸上鴛鴦戶,一步步金廂翠鋪。世間好處,休沒尋思,典賣了西湖。


      雁蕩寶冠寺

      宋代趙師秀

      行向石欄立,清寒不可云。

      流來橋下水,半是洞中云。

      欲住逢年盡,因吟過夜分。

      蕩陰當絕頂,一雁未曾聞。


      回中作

      唐代溫庭筠

      蒼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

      吳姬怨思吹雙管,燕客悲歌別五侯。

      千里關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來霜重西風起,隴水無聲凍不流。


      螃蟹詠

      清代曹雪芹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

      臍間積冷讒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書懷感事寄梅圣俞

      宋代歐陽修

      相別始一歲,幽憂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樂多悲患。

      每憶少年日,未知人事艱。

      顛狂無所閡,落魄去羈牽。

      三月入洛陽,春深花未殘。

      龍門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見已開顏。

      不暇謁大尹,相攜步香山。

      自茲愜所適,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賢。

      希深好風骨,迥出風塵間。

      師魯心磊落,高談羲與軒。

      子漸口若訥,誦書坐千言。

      彥國善飲酒,百盞顏未丹。

      幾道事閑遠,風流如謝安。

      子聰作參軍,常跨跛虎韉。

      子野乃禿翁,戲弄時脫冠。

      次公才曠奇,王霸馳筆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為閬仙。

      惟予號達老,醉必如張顛。

      洛陽古郡邑,萬戶美風煙。

      荒涼見宮闕,表里壯河山。

      相將日無事,上馬若鴻翩。

      出門盡垂柳,信步即名園。

      嫩籜筠粉暗,淥池萍錦翻。

      殘花落酒面,飛絮拂歸鞍。

      尋盡水與竹,忽去嵩峰巔。

      青蒼緣萬仞,杳藹望三川。

      花草窺澗竇,崎嶇尋石泉。

      君吟倚樹立,我醉欹云眠。

      子聰疑日近,謂若手可攀。

      共題三醉石,留在八仙壇。

      水云心已倦,歸坐正杯盤。

      飛瓊始十八,妖妙猶雙環。

      寒篁暖鳳嘴,銀甲調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黃金船。

      珠簾卷明月,夜氣如春煙。

      燈花弄粉色,酒紅生臉蓮。

      東堂榴花好,點綴裙腰鮮。

      插花云髻上,展簟綠陰前。

      樂事不可極,酣歌變為嘆。

      詔書走東下,丞相忽南遷。

      送之伊水頭,相顧淚潸潸。

      臘月相公去,君隨赴春官。

      送君白馬寺,獨入東上門。

      故府誰同在,新年獨未還。

      當時作此語,聞者已依然。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最新亚洲成av人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WWW亚洲色大成网络.COM|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xxx毛茸茸的亚洲|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性猛交xx乱|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