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遠
(452—500)南朝齊瑯邪臨沂人。王晏從弟。宋建平王景素辟為南徐州主簿。齊高帝建元初,歷竟陵王司徒錄事參軍、太子中舍人。齊武帝時,官至廣州刺史。王晏贊齊明帝廢立之計,思遠勸晏引決。及晏敗,不及禍。遷侍中,官至度支尚書。
李昶
(516—565)北周頓丘臨黃人,小名那。李彪孫。幼能屬文,謁宇文泰,泰奇之,令入太學。后累官黃門侍郎,封臨黃縣伯。甚為宇文泰信任,兵馬處分,專以委之,詔冊文筆,皆昶所作。武帝時官御正中大夫,進爵為公,出為昌州刺史。
陸法和
北齊人。初隱于江陵百里洲,通佛道術數。南朝梁時,侯景為亂,助湘東王擊敗景軍于江陵。后元帝任為都督、郢州刺史。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舉州降齊,為大都督十州諸軍事。在朝不稱臣,不稱官爵,但云荊山居士。無疾而終。
崔巨倫
(487—530)北魏博陵安平人,字孝宗。孝明帝時,為殷州刺史,城陷被執,葛榮慕其才,欲用之,不從,殺榮部下十余人夜遁。孝莊帝即位,除東濮陽太守。梁武帝以魏北海王元顥為魏主,遣將率軍送顥入洛,巨倫據郡不從。孝莊帝還宮,封漁陽縣男。后除光祿大夫卒。
王僧達
(423—458)南朝宋瑯邪臨沂人。王弘子。臨川王劉義慶婿。早慧,宋文帝以為太子舍人。性好游獵,歷宣城,吳郡太守。孝武帝大明中,以歸順功,封寧陵縣五等侯,累遷中書令。自負才地,以不得宰相為恨。曾辱寵臣顏師伯及路太后侄孫。帝遂因高阇謀亂事陷之,下獄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