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決定拋棄烏紗帽棄官而去,回家之時兩袖清風(fēng),一貧如洗。
我畫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涼風(fēng)習(xí)習(xí)的江邊當(dāng)作漁竿。
注釋
烏紗:當(dāng)時做官為宦的代名詞
囊橐(náng tuó):一種口袋。
蕭蕭:空空的樣子。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鑒賞
賞析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寫的是鄭板橋決定拋棄烏紗帽棄官而去,歸里之時兩袖清風(fēng),一貧如洗。他畫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到清冷的江邊作為魚竿。乾隆十八年,山東大旱,當(dāng)時做濰縣縣令的鄭板橋因為請求賑濟饑民的事,得罪了上司,這首詩是鄭板橋被罷官離開濰縣回鄉(xiāng)時,告別濰縣紳士民之作。作者為人正直,只關(guān)心百姓疾苦,不愿逢迎吹捧上司,深為上司不滿,于是上司借故罷了他的官。時年他已61歲,在濰縣擔(dān)任了7年縣令,照理說,至少也該發(fā)點小財了,然而他罷官之日,卻是囊橐蕭蕭兩袖寒,惟有一囊書畫,兩袖清風(fēng),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清官。這首詩在用詞上很有感情色彩。蕭蕭寒、清瘦、秋風(fēng)都從字面上傳遞出一種蕭索、冷落、凄冷之感,與作者的心情和處境和諧一致。
這是一首贈別詩,然而卻很特別。
創(chuàng)作背景
乾隆十八年,山東大旱,當(dāng)時做濰縣縣令的鄭板橋因為請求賑濟饑民的事,得罪了上司,這首詩是鄭板橋被罷官離開濰縣回鄉(xiāng)時,告別濰縣紳士民之作。 ?
鄭燮簡介
清代·鄭燮的簡介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xué)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后曾歷官河南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 鄭燮的詩(18篇)〕猜你喜歡
-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出自 清代 鄭燮: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 采山釣水美而鮮。
出自 宋代 吳潛: 《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
- 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fēng),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 靜中吾乃得至交,烏有先生子虛子。
- 書成輒棄去,謬被旁人裹。
- 今以百金與搏黍以示兒子,兒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與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與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
- 報帝里,春來也。
出自 宋代 柳永: 《柳初新·東郊向曉星杓亞》
- 嫩陰里,煙滋露染,翠嬌紅溜。
- 見之即渾化,是名為大智。
出自 明代 湛若水: 《舟泊梁家莊檃括與應(yīng)原忠語》
- 雕弓夜宛轉(zhuǎn),鐵騎曉參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