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須記得來時。
出自宋代:周邦彥的《定風波·莫倚能歌斂黛眉》
莫倚能歌斂黛眉。此歌能有幾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聲須記得來時。
苦恨城頭更漏永,無情豈解惜分飛。休訴金尊推玉臂。從醉。明朝有酒遣誰持。
“好聲須記得來時?!?/a>譯文及注釋
譯文不要倚仗自己擅長歌唱,就小覷了這首歌,這首歌能有幾個人知道呢?如果有一天花前月下我們再次重逢,你務必要重新調理琴弦再次彈唱,所以請不要忘記此時此刻的情形。只恨那城頭的更鼓聲聲無情敲打催促天明,催促著你我分別,無情之人怎能理解“惜分飛”中的情誼。不要說你不勝酒力,我們還是共醉今晚吧,明天即使有酒,又到哪里去找誰為你斟滿杯呢?
注釋倚:依照。斂黛眉:眉間凝聚憂愁。斂,收。黛,青黑色。漏永:夜長。金尊:金制的酒杯,泛指酒杯。
“好聲須記得來時。”鑒賞
賞析
江淹曾不無深情地寫道:“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彪x別,成了大多數人的書寫,灞橋的淚,長亭的柳,陽關的雪,凡可入詩者皆可寄托離別的傷與怨。這份感情,在通訊和交通都非常困難的古代,似乎只有求之于詩詞,才可告慰。比如周邦彥這闋《定風波》。
詞一開篇,詞人以一句半帶勸誡半帶命令的口吻跟自己眼前的佳人說道:不要倚仗自己擅長歌唱,就小覷了這首歌,這首歌能有幾個人知道呢?黛是古時女子畫眉的青黑色的顏料,“黛眉”于是特指女子之眉。如晉左思《嬌女詩》:“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碧茰赝ン蕖洞喝铡吩姡骸安萆珜⒘植?,相添入黛眉。”“斂黛眉”,即皺眉。在離別之際,詞人想再聽一遍歌,可佳人卻唱不出,所以皺眉表示為難?;蛟S詞人看到對方為難,就不讓唱了。接著說出了自己的期望:等到將來再相逢時,趁著花香月色,再來唱這首歌吧。
過片交代時間慢慢流走。這里將更漏擬人化,以一個“恨”字來表達對時間的不滿。金昌緒在《春怨》中寫道:“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打黃鶯與恨更漏,同一心理。黃鶯和更漏,本不食人間煙火,不懂人間感情,但在有心之人看來,卻都沾染了人類的感情。再如杜牧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這里的蠟燭則能體會到離別人的悲傷,也跟著離人流淚。古人的這種創作手法看似無理,卻能夠讓讀者切實感到那種深情。
離別之際,難免要借酒以緩舒傷悲。因此,詞人勸道“休訴金尊推玉臂”。同是勸酒,但因對象不同則有區別,這里可見出周邦彥的高妙技法?!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男人間的勸慰,雖悲慟卻干脆。周邦彥面對的是一佳人,所以他用“玉臂”交代出對方身份。玉臂,特指女性的胳膊,如杜甫“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離別之際,就別說不勝酒力了,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因為明天就分別了,即使想再喝,又有誰來給你斟滿呢?滿腹無奈,都跟著這離別的酒,喝到了夢里。
周邦彥簡介
宋代·周邦彥的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周邦彥的詩(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