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只為、情深意切。
出自宋代:周邦彥的《三部樂·商調(diào)梅雪》
浮玉飛瓊,向邃館靜軒,倍增清絕。夜窗垂練,何用交光明月。近聞道、官閣多梅,趁暗香未遠,凍蕊初發(fā)。倩誰摘取,寄贈情人桃葉。
回文近傳錦字,道為君瘦損,是人都說。祅知染紅著手,膠梳黏發(fā)。轉(zhuǎn)思量、鎮(zhèn)長墮睫。都只為、情深意切。欲報消息,無一句、堪愈愁結(jié)。
“都只為、情深意切。”譯文及注釋
浮玉:傳說仙人居住的地方。
邃(suì)館:猶邃宇。
官閣:供人游憩的樓閣。
墮睫:落淚。
“都只為、情深意切。”鑒賞
鑒賞
這首詞寫梅寫雪寫心情。上闋主要寫雪景寫梅態(tài)。“浮玉”句寫出了雪景之凄清之美妙,“夜窗垂練”真是一幅極好的景致。“趁暗香未遠,凍蕊初發(fā)”寫出紅梅初放時的情態(tài)和神韻。“倩誰摘取,寄贈情人桃葉”則由景物描寫轉(zhuǎn)入情事敘述。下闋寫一種很復(fù)雜的心情,即非簡單的男女之愛又非明確的思鄉(xiāng)之情,其中蘊含著一種敏銳的憂慮。上闋集中筆墨,采用襯托、比擬等手法,寫梅寫雪。其中亦有人,是欲折梅寄梅的遠行人;下闋則放開景物,專心抒情,寫閨閣中念遠人。寫清瘦、寫思緒、寫情意、寫愁苦,然而卻寫得很含蓄。上片寫寄梅是欲折而未折;下片寫寄書是欲寫而未寫。這首詞的妙處,也許就在于此,將深邃細膩、復(fù)雜難言的感情寄寓于景物,句有余味,篇有余意。 ?
周邦彥簡介
宋代·周邦彥的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xué)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周邦彥的詩(21篇)〕猜你喜歡
- 都只為、情深意切。
出自 宋代 周邦彥: 《三部樂·商調(diào)梅雪》
- 灘頭細草接疏林,浪惡罾舡半欲沉。
出自 唐代 皇甫松: 《浪淘沙·灘頭細草接疏林》
- 兩眉何處月如鉤?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
- 四征惟是欠東征,行李如今忽四明。
- 余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nóng)。
出自 唐代 王維: 《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
- 只應(yīng)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 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輸范蠡扁舟。
- 三吳風(fēng)景,姑蘇臺榭,牢落暮靄初收。
- 無滋他族實逼處此,以與我鄭國爭此土也。
- 雖愛新聲,不見如花面。
出自 宋代 柳永: 《鳳棲梧·簾內(nèi)清歌簾外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