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莫倚能歌斂黛眉”譯文及注釋
譯文不要倚仗自己擅長歌唱,就小覷了這首歌,這首歌能有幾個人知道呢?如果有一天花前月下我們再次重逢,你務必要重新調理琴弦再次彈唱,所以請不要忘記此時此刻的情形。只恨那城頭的更鼓聲聲無情敲打催促天明,催促著你我分別,無情之人怎能理解“惜分飛”中的情誼。不要說你不勝酒力,我們還是共醉今晚吧,明天即使有酒,又到哪里去找誰為你斟滿杯呢?
注釋倚:依照。斂黛眉:眉間凝聚憂愁。斂,收。黛,青黑色。漏永:夜長。金尊:金制的酒杯,泛指酒杯。
“定風波·莫倚能歌斂黛眉”鑒賞
賞析
江淹曾不無深情地寫道:“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離別,成了大多數人的書寫,灞橋的淚,長亭的柳,陽關的雪,凡可入詩者皆可寄托離別的傷與怨。這份感情,在通訊和交通都非常困難的古代,似乎只有求之于詩詞,才可告慰。比如周邦彥這闋《定風波》。
詞一開篇,詞人以一句半帶勸誡半帶命令的口吻跟自己眼前的佳人說道:不要倚仗自己擅長歌唱,就小覷了這首歌,這首歌能有幾個人知道呢?黛是古時女子畫眉的青黑色的顏料,“黛眉”于是特指女子之眉。如晉左思《嬌女詩》:“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唐溫庭筠《春日》詩:“草色將林彩,相添入黛眉。”“斂黛眉”,即皺眉。在離別之際,詞人想再聽一遍歌,可佳人卻唱不出,所以皺眉表示為難。或許詞人看到對方為難,就不讓唱了。接著說出了自己的期望:等到將來再相逢時,趁著花香月色,再來唱這首歌吧。
過片交代時間慢慢流走。這里將更漏擬人化,以一個“恨”字來表達對時間的不滿。金昌緒在《春怨》中寫道:“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打黃鶯與恨更漏,同一心理。黃鶯和更漏,本不食人間煙火,不懂人間感情,但在有心之人看來,卻都沾染了人類的感情。再如杜牧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這里的蠟燭則能體會到離別人的悲傷,也跟著離人流淚。古人的這種創作手法看似無理,卻能夠讓讀者切實感到那種深情。
離別之際,難免要借酒以緩舒傷悲。因此,詞人勸道“休訴金尊推玉臂”。同是勸酒,但因對象不同則有區別,這里可見出周邦彥的高妙技法。“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男人間的勸慰,雖悲慟卻干脆。周邦彥面對的是一佳人,所以他用“玉臂”交代出對方身份。玉臂,特指女性的胳膊,如杜甫“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離別之際,就別說不勝酒力了,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因為明天就分別了,即使想再喝,又有誰來給你斟滿呢?滿腹無奈,都跟著這離別的酒,喝到了夢里。
周邦彥簡介
宋代·周邦彥的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周邦彥的詩(21篇)〕猜你喜歡
贈陳商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辭系肘后。
人生有窮拙,日暮聊飲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須白首?
凄凄陳述圣,披褐鉏俎豆。
學為堯舜文,時人責衰偶。
柴門車轍凍,日下榆影瘦。
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太華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無寸尋,一上戛牛斗。
公卿縱不憐,寧能鎖吾口?
李生師太華,大坐看白晝。
逢霜作樸樕,得氣為春柳。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
風雪直齋壇,墨組貫銅綬。
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時開,古劍庸一吼。
東征賦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乎東征。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
明發曙而不寐兮,心遲遲而有違。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諒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陳力而相追。且從眾而就列兮,聽天命之所歸。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門。既免脫于峻崄兮,歷滎陽而過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陽武之桑間。涉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遂進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邊。入匡郭而追遠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亂之無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悵容與而久駐兮,忘日夕而將昏。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荊棘之榛榛。惕覺寤而顧問兮,想子路之威神。衛人嘉其勇義兮,訖于今而稱云。蘧氏在城之東南兮,民亦尚其丘墳。唯令德為不朽兮,身既沒而名存。
惟經典之所美兮,貴道德與仁賢。吳札稱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遲而不興。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盡忠恕而與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誠通于明神。庶靈祇之鑒照兮,佑貞良而輔信。
亂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則有作兮。雖其不敏,敢不法兮。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修短之運,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兇兮。敬慎無怠,思嗛約兮。清靜少欲,師公綽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