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湘水自分漓水下
湘水經(jīng)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飛哀瀉。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
百尺危崖誰羽化。一捻殘香,拈插莓苔隙。憶自尋香人去也,寒原夕陽燒悲灺。
夏日即事呈六兄
下簾卻畏日,開軒納清風(fēng)。雖無政事關(guān),亦見好惡公。
此心如白璧,聊與世容容。有兄遠方來,一笑杯酒同。
我雖不解飲,預(yù)恐尊中空。呼兒更往沽,勿使歡意窮。
贈顧尚書詩
五岳降神。
四瀆炳靈。
兩儀鈞陶。
參和大成。
兆光人倫。
誕育至英。
于顯尚書。
實惟我兄。
行成世則。
才為時生。
體道既弘。
大德允明。
厥弘伊何。
靡曠不遵。
厥明伊何。
靡妙不研。
無索照灼。
有求幽玄。
細微不錯。
毫芒以陳。
積簣為山。
納流成淵。
扶翹布華。
養(yǎng)物作春。
所肅以禮。
所潤以仁。
宣質(zhì)拔行。
曜文八采。
堅不可鉆。
清如凝水。
方跡迎朖。
蹈齊闕里。
晞圣而惟。
亦顧之子。
彼棄芝英。
玩此蘭茝。
異世同芳。
其馥不已。
有蘭既馥。
我風(fēng)載清。
能芬南岳。
運芳北征。
子有其德。
人求其馨。
逝此陋巷。
熏彼紫庭。
厥音不已。
鼓鐘有聲。
聞天之聰。
譬之鵠鳴。
天聰既招。
我實惟彰。
乘風(fēng)之鳳。
眷言朝陽。
披云藻繡。
來此舊鄉(xiāng)。
謙光自抑。
厥輝愈揚。
麗容魋翕。
孔好已張。
既照平林。
具我華英。
華英已曜。
余光難延。
會淺別速。
哀以紹欣。
追曠同涂。
暫和笑言。
殊音合奏。
曲異響連。
絕我歡條。
統(tǒng)我思因。
根分來在。
愛感往思。
我非形景。
有處有游。
載離載會。
且歡且憂。
感彼遠曠。
吝此延娛。
樂奏聲哀。
言發(fā)涕流。
唯愿我子。
德與福俱。
亦天之佑。
亦我之私。
鷓鴣天 其二 立春后數(shù)日盛寒不出因賦鄙語敬呈遁庵尊兄一笑
誰伴閒人閒處閒。梅花枝上月團團。陶潛自愛吾廬好,李白休歌蜀道難。
林壑靜,水云寬。十年無夢到長安。五更門外霜風(fēng)惡,千尺青松傲歲寒。
傳是樓記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樓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間命工斫木為櫥,貯書若干萬卷,區(qū)為經(jīng)史子集四種。經(jīng)則傳注義疏之書附焉,史則日錄、家乘、山經(jīng)、野史之書附焉,子則附以卜筮、醫(yī)藥之書,集則附以樂府、詩余之書。凡為櫥者七十有二,部居類匯,各以其次,素標緗帙,啟鑰燦然。于是先生召諸子登斯樓而詔之曰:“吾何以傳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舊矣。蓋嘗慨夫為人之父祖者,每欲傳其土田貨財,而子孫未必能世富也;欲傳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寶也;欲傳其園池臺榭、舞歌輿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娛樂也。吾方以此為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因指書而欣然笑曰:“所傳者惟是矣!”遂名其樓為“傳是”,而問記于琬。琬衰病不及為,則先生屢書督之,最后復(fù)于先生曰:
“甚矣,書之多厄也!由漢氏以來,人主往往重官賞以購之,其下名公貴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親操翰墨,及分命筆吏以繕錄之。然且裒聚未幾,而輒至于散佚,以是知藏書之難也。琬顧謂藏之之難不若守之之難,守之之難不若讀之之難,尤不若躬體而心得之之難。是故藏而勿守,猶勿藏也;守而弗讀,猶勿守也。夫既已讀之矣,而或口與躬違,心與跡忤,采其華而忘其實,是則呻占記誦之學(xué)所為嘩眾而竊名者也,與弗讀奚以異哉?”
“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約之而非保殘安陋也。善讀書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極于事功,沿流以溯源,無不探也;明體以適用,無不達也。尊所聞,行所知,非善讀書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書者,上為天子之所器重,次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潤色大業(yè),對揚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訓(xùn)敕其子姓,俾后先躋巍科、取膴仕,翕然有名于當(dāng)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為讀書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雖傳諸子孫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則無以與于此矣。居平質(zhì)駑才下,患于有書而不能讀。延及暮年,則又跧伏窮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舊學(xué)消亡,蓋本不足以記斯樓。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為一言復(fù)之,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
鷓鴣天 其四 立春后數(shù)日盛寒不出因賦鄙語敬呈遁庵尊兄一笑
堂上幽人睡正閒。門前聲利聚為團。花香惱夢尋無處,詩句撩人寫復(fù)難。
空自嘆,倩馀寬。驚烏三繞幾時安。青山隔岸迎人笑,舊有盟言且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