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歐陽修的詩 > 六一居士傳

      六一居士傳

      [宋代]:歐陽修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客曰:“其樂如何?”居士曰:“吾之樂可勝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然常患不得極吾樂于其間者,世事之為吾累者眾也。其大者有二焉,軒裳珪組勞吾形于外,憂患思慮勞吾心于內,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雖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惻然哀之,賜其骸骨,使得與此五物偕返于田廬,庶幾償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復笑曰:“子知軒裳珪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于此者既佚矣,幸無患。吾其何擇哉?”于是與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區區不足較也。”

      已而嘆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蓋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嘗用于時矣,而訖無稱焉,宜去二也。壯猶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難強之筋骸,貪過分之榮祿,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負三宜去,雖無五物,其去宜矣,復何道哉!”

      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六一居士傳”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貶謫到滁州山鄉時,自己以醉翁為號。年老體弱,又多病,將要辭別官場,到潁水之濱頤養天年,便又改變名號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問道:“六一,講的是什么?”居士說:“我家里藏了書一萬卷,收集收錄夏商周三代以來金石文字一千卷,有一張琴,有一盤棋,又經常備好酒一壺。”客人說:“這只是五個一,怎么說‘六一’呢?”居士說:“加上我這一個老頭,在這五種物品中間老去,這難道不是‘六一’了嗎?”客人笑著說:“您大概是想逃避名聲的人吧,因而屢次改換名號。這正像莊子所譏諷的那個害怕影子而跑到陽光中去的人;我將會看見您(像那個人一樣),迅速奔跑,大口喘氣,干渴而死,名聲卻不能逃脫。”居士說:“我本就知道名聲不可以逃脫,也知道我沒有必要逃避;我取這個名號,姑且用來記下我的樂趣罷了。”客人說:“你的樂趣怎么樣呢?”居士說:“我的樂趣可以說得盡嗎!當自己在這五種物品中得到意趣時,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見,迅雷劈破柱子也不驚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響九韶音樂,在涿鹿大地觀看大戰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樂和舒適。然而常常憂慮不能在這五種物品中盡情享樂,原因是世事給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兩件,官車、官服、符信、印綬從外面使我的身體感到勞累,憂患思慮從里面使我的內心感到疲憊,使我沒有生病卻已經顯得憔悴,人沒有老,精神卻已衰竭,還有什么空閑花在這五種物品上呢?雖然如此,我向朝廷請求告老還鄉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發出惻隱之心哀憐我,賜還我這把老骨頭,讓我能夠和這五種物品一起回歸田園,差不多就有希望實現自己素來的愿望了。這便是我記述我的樂趣的原因。”客人又笑著說:“您知道官車、官服、符信、印綬勞累自己的身體,卻不知道這五種物品也會勞累心力嗎?”居士說:“不是這樣。我被官場拖累,已經勞苦了,又有很多憂愁;被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慶幸沒有禍患。我將選擇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來,握著手大笑說:“停止辯論吧,區區小事是不值得比較的。”

      辯論之后,居士嘆息說:“讀書人從年輕時開始做官,到年老時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歲就退休的人。我素來羨慕他們,這是我應當離職的第一點理由。我曾經被當朝任用,但最終沒有值得稱道的政績,這是應當離職的第二點理由。強壯時尚且如此,現在既老又多病,憑著難以支撐的身體去貪戀過多的職位俸祿,這將會違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這是應當離職的第三點理由。我有這三點應當離職的理由,即使沒有這五種物品,(我)離職也是應當的,還要再說什么呢!”

      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注釋

      初謫滁山:慶歷六年(1046),歐陽修被貶為滁州知州,時年四十歲。

      將退休于潁水之上:熙寧元年(1068),歐陽修在潁州(今安徽阜陽市)修建房屋,準備退休于此。

      三代:指夏商周。

      金石遺文:指歐陽修所收集的鐘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歐陽修撰有《集石錄》,為在國現存最早的著錄金石的專著。

      逃名:避名聲而不居。

      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莊生,指莊子。誚,譏笑。

      志:記,標記。

      “泰山”二句:以為心有專注,不聞外物。語本《鹖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

      九奏:即“九韶”,虞舜時的音樂。

      閱大戰于涿鹿之原:《史記·五帝本紀》記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隧擒殺蚩尤事。

      軒裳珪組:分指古代大臣所乘車駕,所著服飾,所執玉板,所佩印綬,總指官場事物。

      勞: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勞累。

      乞其身:要求退休。

      一日:一旦,終有一天。

      賜其骸骨:比喻皇帝同意其告老退休。

      庶幾:大概,差不多;或許可以。

      佚:安逸,安樂。

      置之:放在一邊。

      區區:形容事小。

      不待七十:古代規定官員七十歲退休(“致仕”“致政”),歐陽修寫本文時為六十四歲,所以用他人也有不到七十就告退的作為自解。

      用于時:指出仕。

      無稱:沒有值得稱道的政績。

      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違背自己的平生志向而說話不算話。歐陽修早在皇祐元年任潁州知州時,已萌歸田退休之意。后在《歸田錄序》中明確表示了“退避榮寵,而優游田畝”的心愿。素志,一向的志向。

      負:具有。

      “六一居士傳”鑒賞

      賞析

      第一小節,作者先介紹了自己的二個別號“醉翁”、“六一居士”。“醉翁”是慶歷六年他被貶滁州時的自號。熙寧元年,歐陽修又在穎州修建房屋,準備退居,他“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頤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滁州有滁山,穎州有穎水,合起來就表示出作者晚年想擺脫世間煩擾、寄悄山水的思想。

      第二小節,作者采用主客間答形式,借客人的提間,先說明自己稱六一居士的含義,即晚年在家中陪伴一老翁自己的是一萬卷書,一干卷金石遺文,一張琴,一盤棋,一壺酒。從這個稱號的含義,一方面可以休察出作者晚年只賴于這五種物品的孤寂無聊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作者想擺脫煩擾、憑此安度晚年的樂趣。但客人仍就作者多次更改稱號提出疑問:“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對這個道理。作者不是不知道,所以他說:“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由此引發,作者便開始抒寫自己晚年陶醉于五種物品的樂趣,就是當此時,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見,炸雷劈破屋柱也不驚慌;即使在洞庭大原野奏起九韶仙樂,在涿鹿山前觀看激烈戰斗場面,也比不上這樣快樂舒適。但是目前,作者還苦于不能在這些物品里面盡情亨樂。其原因,是“軒裳珪組勞吾形于外”二是“優患思慮勞吾心于內。”這樣使得作者雖沒生病而外貌已顯得憔悴,雖還沒太老而精神卻已衰竭,沒有什么空暇陶醉于這五種物品了。可見作者對官場生活已十分厭倦,因此急于退休過安閑的隱居生活。雖然作者目前還沒能退休,但是他堅信,由于他向朝廷告老辭退已三年,朝廷總會能予批準,那時回到田園享受與五種物品交觸之樂的愿望一定能實現;所以起下這個六一居士的名號來表達自己向往的樂趣。客人又間:“子知軒裳珪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于是作者接著分析,長期被官場拖累已經很覺勞苦了,而且還有很多優患纏身;為這五種物品吸引是精神上得到安逸,而且沒有禍患。兩者相比,當然是選擇后者了。

      從第二小節的主容問答之中,作者晚年消極隱退的思想顯露了出來。歐陽修年青時意氣風發、豪情滿懷。他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改革時弊,是范仲淹“慶歷新政”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在文學上,他團結、提攜一大批優秀文人,反對“西昆體”,倡導“古文”運動,被公認為文壇的領袖。但是,隨著政治上的一次次受挫,一次次被放逐,他心恢意懶了。雖晚年被重新起用,官位也很高,但朝政的腐敗,官場的爾虞我詐,加上志同道合的摯友的相繼去世,使他再展宏圖的幻想破滅了,思想開始消極、苦悶,甚至對王安石的變法也持了消極對立的態度。歐陽修從勇于改革到消極悲觀,在政治生涯中可謂是虎頭蛇尾、有始無終。這固然暴露了他思想上的弱點,但這也是當時社會和歷史的局限。

      在主客對話的基礎上,作者最后又進一步總結了自己想退隱的三條理由。一是年青時出去做官,年老了退休,不一定非得等到七十歲,這是人生的規律。二是自己任職期間并沒有值得稱贊的成績。三是自己壯年時就想退職(歐陽修中年以后的詩文就多有辭官歸田的思想),現在年老體弱就不能再貪圖過分的榮耀俸祿了。作者說,具備這三條理由,即使沒有五種物品的吸引,也應該離職了。言外之意是更何況有與這五種物品共處的樂趣。三條理由表面上看正當、充分,但字里行間卻流著作者對仕宦生活的厭倦。

      這篇文章在傳記文中是別具一格的。它沒有具體敘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經歷,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來說到自己的樂趣,又說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對現實生活的厭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漢賦的主客同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層推進地闡述這種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多姿、情感深切,本文的語言也是既平易曉楊又形象深刻。如作者寫他陶醉于五種物品之時說“泰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這比喻極為生動,它既喻為自然界的各種聲響又喻為社會官場的糟雜事物。作者能置之而不顧,深刻說明他對五種物品的樂而不倦和專心致志。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作于熙寧三年(1070年)。當年七月,作者由青州知州改任蔡州知州,九月到蔡州(今河南汝南縣)。自號“六一居士”。此時的作者在政治上想擺脫憂勞煩擾,早就有急流勇退的思想,于是他一直接連上表請求退休,至蔡州后,過起了清淡的生活,不久創作了這篇文章。 ?

      歐陽修簡介

      宋代·歐陽修的簡介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的詩(39篇)

      猜你喜歡

      秦中吟十首·重賦

      唐代白居易

      厚地植桑麻,所要濟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賦,上以奉君親。

      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內外臣:

      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

      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寵,斂索無冬春。

      織絹未成匹,繰絲未盈斤。

      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

      歲暮天地閉,陰風生破村。

      夜深煙火盡,霰雪白紛紛。

      幼者形不蔽,老者體無溫。

      悲喘與寒氣,并入鼻中辛。

      昨日輸殘稅,因窺官庫門:

      繒帛如山積,絲絮似云屯。

      號為羨余物,隨月獻至尊。

      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

      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


      飲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

      舉觴酹先酒,為我驅憂煩。

      須臾心自殊,頓覺天地暄。

      連山變幽晦,綠水函晏溫。

      藹藹南郭門,樹木一何繁。

      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盡醉無復辭,偃臥有芳蓀。

      彼哉晉楚富,此道未必存。


      浣溪沙·桃杏風香簾幕閑

      五代孫光憲

      桃杏風香簾幕閑,謝家門戶約花關,畫梁幽語燕初還。

      繡閣數行題了壁,曉屏一枕酒醒山,卻疑身是夢魂間!


      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

      近現代魯迅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五噫歌

      兩漢梁鴻

      陟彼北芒兮,噫!

      顧瞻帝京兮,噫!

      宮闕崔嵬兮,噫!

      民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


      點絳唇·厚地高天

      清代王國維

      厚地高天,側身頗覺平生左。小齋如舸,自許回旋可。

      聊復浮生,得此須臾我。乾坤大,霜林獨坐,紅葉紛紛墮。


      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

      魏晉陶淵明

      貧居依稼穡,戮力東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

      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

      饑者歡初飽,束帶候鳴雞。

      揚楫越平湖,泛隨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聲閑且哀。

      悲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

      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遙謝荷蓧翁,聊得從君棲。


      止酒

      魏晉陶淵明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

      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里。

      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

      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

      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

      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

      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


      勸農·其六

      魏晉陶淵明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

      若能超然,投跡高軌。

      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鬻海歌

      宋代柳永

      鬻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輪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

      風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鹵。

      鹵濃堿淡未得閑,采樵深入無窮山。

      豹蹤虎跡不敢避,朝陽山去夕陽還。

      船載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熱。

      晨燒暮爍堆積高,才得波濤變成雪。

      自從潴鹵至飛霜,無非假貸充餱糧。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緡往往十緡償。

      周而復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驅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門,安得母富子不貧。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廣皇仁到海濱。

      甲兵凈洗征輪輟,君有馀財罷鹽鐵。

      太平相業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亚洲AV无码久久|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亚洲老熟女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