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酒”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家住在城市附近,逍遙自得十分悠閑。
閑坐在高樹濃陰之下,散步也只在柴門里邊。
好味道不過是園中的葵菜,大高興也只有稚子承歡。
平生不肯停止飲酒,停止飲酒將會心里悶煩。
晚上停飲就不得安睡,早上停飲就起床遲延。
天天都想停止飲酒,停止了氣血經脈將會虛孱。
只知道停止飲酒就不快樂,不知道停止了好處多端。
開始覺得停止飲酒是件好事,今天才真正與酒絕緣。
從此一直這樣停止下去,將停止在扶桑樹生長的水邊。
清朗的臉容停止在年輕的模樣,何止一千年一萬年。
注釋
止酒:停止飲酒,即戒酒。止:已,停止的意思。
居止次:家住在。居止:居住。次:舍止之處。
閑:閑靜。止:句末助詞。一說閑止即閑居,家居無事之意。
蓽(bì)門:猶柴門。蓽,同“篳”,用荊條或竹子編成的籬笆或其他遮攔物。這兩句是說,坐歇在高樹蔭下,步行限于柴門之內。
止園葵:只有園中的葵菜。
大懽(huān):最大的歡快、樂趣。止稚子:莫過于和幼兒在一起。懽:同“歡”。
營衛:氣血經脈與御病機能。中國古代醫學認為營和衛是維持、調節人體機能的兩大要素。營指由飲食中吸收的營養物質,有生化血液,營養周身的作用。衛指人體抗御病邪侵入的機能。止:止酒。不理:不調理,不調順。
將止:將到。扶桑涘(sì):指神仙所居之處。扶桑:古人認為是日出之處。涘:水邊。
清顏止宿容:謂停到清癯的仙顏代替舊日的容貌。宿容:平素的模樣。
奚止:何止。祀(sì):年。
“止酒”鑒賞
賞析
陶淵明可以辭官,可以守窮,但不可一日無酒,飲酒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所以對于他來說,停止飲酒將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但陶淵明卻以幽默詼諧的語言,說明自己對于酒的依戀和將要戒酒的打算。詩中每句用一“止”字,讀來風趣盎然,具有民歌的情調。
這首詩大意并不難懂,總體來說是因為飲酒傷身,要“止酒”(戒酒)罷了。但這首詩的“止”字解釋起來還真麻煩,如果全按“停止”(戒除)解釋,“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里。好味止園葵,大歡止稚子”這四句就解釋不通了。“止”古代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止于”,說得直白點,就是“停留在……上面”,那么“高蔭”“蓽門”“園葵”“稚子”就是都淵明樂意停留在這上面了。但按這個意思解釋后面“止酒”又解釋不通了。因為“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這兩句明顯是說“只知道戒了酒不爽快,但不知道戒了酒對自己又好處”。看來這篇中的“止”字,還是前后分成兩個意思的。
另外,這首詩在形式上有個特點,每句都帶一個“止”字。朱自清先生推測此體早已有之。既然早有此體,就應該有所留傳。但在陶淵明此詩之前,又沒有例子流傳下來。這未免讓人對朱自清的推測難以信服。清代陳祚明和吳瞻泰都認為這種每句中含有同一字的寫法是陶淵明開創的。即使如朱自清所說,此前已有此體,陶也當是此體較早的作者之一。當然這種寫法被后人發揚廣大了。明代薄命才女賀雙卿,有一首《春從天上來·餉耕》,就是這種詩詞極至。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于東晉元興元年(402年),為陶淵明閑居時所作,當時陶淵明三十八歲。此詩與《和郭主簿二首》創作時間相近。這時陶淵明住在上京里(今江西九江市郊)老家,家境尚有略見優裕的底子。估計是親人再三勸其戒酒,陶淵明也“決心”戒酒,便寫了此詩。 ?
陶淵明簡介
魏晉·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的詩(114篇)〕猜你喜歡
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
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里。
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
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
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
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
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
招隱二首
杖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
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
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
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峭蒨青蔥間,竹柏得其真。
弱葉棲霜雪,飛榮流余津。
爵服無常玩,好惡有屈伸。
結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
惠連非吾屈,首陽非吾仁。
相與觀所尚,逍遙撰良辰。
歸田賦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于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王雎鼓翼,鸧鹒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于焉逍遙,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落云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鯊鰡。
于時曜靈俄景,繼以望舒。極般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茍縱心于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
飲酒
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
舉觴酹先酒,為我驅憂煩。
須臾心自殊,頓覺天地暄。
連山變幽晦,綠水函晏溫。
藹藹南郭門,樹木一何繁。
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盡醉無復辭,偃臥有芳蓀。
彼哉晉楚富,此道未必存。
秦中吟十首·重賦
厚地植桑麻,所要濟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賦,上以奉君親。
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內外臣:
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
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寵,斂索無冬春。
織絹未成匹,繰絲未盈斤。
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
歲暮天地閉,陰風生破村。
夜深煙火盡,霰雪白紛紛。
幼者形不蔽,老者體無溫。
悲喘與寒氣,并入鼻中辛。
昨日輸殘稅,因窺官庫門:
繒帛如山積,絲絮似云屯。
號為羨余物,隨月獻至尊。
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
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