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數間茅屋閑臨水”譯文及注釋
譯文
幾間茅草屋悠閑地面臨著水面,我穿著窄小的衣衫戴著短小的帽子徜徉在那垂楊的樹叢里邊。要說花朵還是去年開得最鮮紅,那可是一夜之間春風把它吹開了,它怎能不紅艷艷。
可是今夜的新月在那樹梢上仰臥著,我中午喝酒一喝也就醉倒了,直到醒來便是這夜晚。什么東西最關系到人的感情,想去想來還是那深藏在那樹叢里面的黃鸝鳥叫喚的兩三聲。
注釋
閑:悠閑,閑適。
窄袖短帽:指便裝衣帽。
梢梢:樹梢。
新月:農歷月初形狀如鉤的月亮。
偃:息臥。
關情:使人動情;關,牽動,動心。
“菩薩蠻·數間茅屋閑臨水”鑒賞
鑒賞
開首“數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當前的生活環境與身份。往昔重樓飛檐、雕欄畫棟的官宦居處換成了筑籬為墻,結草作舍的水邊茅屋;此時窄衫短帽的閑人裝束取代了過去的冠帶蟒服。作者從九重宸闕的丹墀前來到了水邊橋畔的垂楊里。對于這種遭際的變化,王安石似乎采然種安然自適的態度。一個“閑”字渲染出淡泊寧靜的生活環境,也點出了作者擺脫宦海遠離風塵的村野情趣。兩句閑雅從容,雖然是從前人詩句中摘錄而成,但指事類情,貼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著“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眱删涫菍懢埃阂幌Υ猴L來,吹開萬紫千紅,風光正似。但是,作為一個曾經銳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對花事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僅僅是時光流逝、老之將至的嘆息,更包含著他壯志未酬的憂愁。因此,即使看似閑適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色風聲,都會引起這位政治家的敏感與關注,而被賦予某種象征的意義:“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弊髡咦砭茣儗嫞俨槐仉S班上朝參預政事,生活是如此閑逸,但是,酒醒夢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風明月,而是風吹云走、月翳半規的昏沉夜色。
最后二句自然地歸結到閑情上:“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弊髡咦詥栕源穑瑢懙煤疃囗嵱崎L。據馮贄《云仙雜記》引《高隱外書》云:“顒攜黃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可見王安石的寄情黃鸝,不僅是表現鳥語花香中的閑情逸趣,更是顯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塵拔俗的耿直人格。
此詞與王安石晚年的詩作相似,以精煉的筆墨描繪了美麗如畫的湖光山色。詞中營造出清雋秀麗、悠閑恬靜的意境,以此來抒發灑脫放達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脫。詞人描繪春景時,無典故,不雕琢,語言清新、自然,數筆就勾出一幅鮮明秀麗、清俊嫻靜的畫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綠水、花紅柳翠的明麗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黃鸝鳴囀的聲響,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這畫面中。全詞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著政治家的襟懷心志,嫻雅流麗的風格中顯示出作者的才情骨力,體現了王安石詞素潔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詞風。
賞析
《菩薩蠻》是一首集句詞,即全用前人詩句雜綴成詞。王安石一生寫了不少集句詩,當時人們竟相仿效,成為一種風氣。他不僅集句為詩,也集句為詞,這也可以說是他的首創,同時的蘇軾、黃庭堅,后來的辛棄疾等,皆相效法。集句為詞,除了要諳熟前人作品外,還要考慮句式長短,對偶聲韻,但最主要的是在詞意上須安排妥帖,情思連續,使之如出己口,真正為自己表情達意服務。只有如此,集句詞才算是一種藝術創作,否則只是一領破衲衣而已。
王安石卜居半山是他晚年罷相后回到金陵時,此時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遭到廢除,自己也落職出京,政治局面以至自己的身份地位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皵甸g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開首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環境與身份。往昔重樓飛檐、雕欄畫棟的官宦居處換成了筑籬為墻,結草作舍的水邊茅屋;如今窄衫短帽的閑人裝束取代了過去的冠帶蟒服。作者從九重宸闕的丹墀前來到了水邊橋畔的垂楊里。對于這種遭際的變化,王安石采取一種安然自適的態度。一個“閑”字渲染出淡泊寧靜的生活環境。也點出了作者擺脫宦海遠離風塵的村野情趣。兩句閑雅從容,雖然是從前人詩句中摘錄而成,但指事類情,貼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著兩句是寫景:“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一夕春風來,吹開萬紫千紅,風光正似去年。但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參照唐人的原句“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殷益《看牡丹》),不難覺得作者也包含著與前人相同的感慨。但是,作為一個曾經勵志改革的政治家,他對花事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僅僅是時光流逝、老之將至的嘆息,更包含著他壯志末酬的憂愁。
這種憂愁和嘆息并不僅僅是關乎自已個人寵辱得失,更包含著對政局國事的關切憂慮。因此在看似閑適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色風聲,都會引起這位政治家的敏感與關注,而被賦予某種象征的意義:“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作者醉灑晝寢,再不必隨班上朝參預政事,生活是如此閑逸,但是,酒醒夢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風明月,而是風吹云走、月翳半規的昏沉夜色。如果將“新月偃”這一富于象征的景象聯系當時新法廢除,新派落職,宋哲宗年幼不能理事,太皇人后高氏聽政起用舊黨的政治局而,認為作者用比興的手法寓示對國家政局的關懷,恐怕也不是郢書燕說。
但是,自己下野的身份,茅舍卜居的環境畢竟是遠離了政治中心,他此時的所志所適,也惟有閑逸而已,因此最后二句自然地歸結到閑情上:“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弊髡咦詥栕源?,寫得含蓄而余韻悠長。據馮贄《云仙雜記》引《高隱外書》云:“戴頤攜黃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濤腸鼓吹,汝知之乎?”可見王安石的寄情黃鸝。不僅要表現在鳥語花香中的閑情逸趣,更是顯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塵拔俗的耿直人格。
在安逸澹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著政治家的襟懷心志,在閑雅流麗的風調里顯示著改革家的才性骨力。素潔平易而又含蓄深沉是這首詞的基本特色,雖是集句,也體現了王安石詞“一洗五代舊習”(劉熙載《藝概-詞曲慨》)的創作個性。
但是,這首詞最值得稱道的是集詩句為詞這一藝術形式。這是王安石的發明。唐人豐富的詩歌遺產,成了王安石現成的詞句,除了第三句取自唐人殷益的《看牡丹》外,其余亦多出自唐詩,第一句用的是劉禹錫《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數間茅屋閑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第五句的出處是韓愈的《南溪始泛》:“點點暮雨飄,梢梢新月偃。”第六句來自方械的詩(失題):“午醉醒來晚,無人夢自驚。”如此信手拈來,隨意驅策,使之協律人樂,變詩為詞,確實體現了作者學富才高的創作功力。這首集句詞的成功更重要的還是作者用前人的詩句創造出自己心中的意境,為自己表情達意服務,并通過自己的精心組合安排,使之渾然無跡,如同己作。
創作背景
關于《菩薩蠻》創作時間,宋黃庭堅《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小序記曰:“王荊公新筑草堂于半山,引八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壘石作橋,為集句云?!卑袋S庭堅與王安石同時而年輩稍晚,所記當有據,可信。由此可知該詞作于詞人晚年罷相后隱居江寧(今南京)鐘山半山園時。
王安石簡介
宋代·王安石的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王安石的詩(27篇)〕猜你喜歡
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六一居士傳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客曰:“其樂如何?”居士曰:“吾之樂可勝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然?;疾坏脴O吾樂于其間者,世事之為吾累者眾也。其大者有二焉,軒裳珪組勞吾形于外,憂患思慮勞吾心于內,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雖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惻然哀之,賜其骸骨,使得與此五物偕返于田廬,庶幾償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笨蛷托υ唬骸白又幧勋暯M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于此者既佚矣,幸無患。吾其何擇哉?”于是與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區區不足較也?!?/p>
已而嘆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蓋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嘗用于時矣,而訖無稱焉,宜去二也。壯猶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難強之筋骸,貪過分之榮祿,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負三宜去,雖無五物,其去宜矣,復何道哉!”
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
貧居依稼穡,戮力東林隈。
不言春作苦,??重撍鶓选?/p>
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
饑者歡初飽,束帶候鳴雞。
揚楫越平湖,泛隨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聲閑且哀。
悲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
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遙謝荷蓧翁,聊得從君棲。
偶題三首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涌出來。
斷??蓍稛o泊處,一川寒碧自縈回。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