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浣溪沙·旋抹紅妝看使君

      浣溪沙·旋抹紅妝看使君

      [宋代]:蘇軾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茜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浣溪沙·旋抹紅妝看使君”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村里姑娘們匆匆打扮一下就在門首看路過謝雨的使君,三三五五地擠著棘籬門往外探望。你推我擠的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

      村民們老幼相扶相攜到打麥子的土地祠祭祀,剩余的祭品引來烏鳶在村頭盤旋不去。黃昏時在路上遇到一個醉倒的老人。

      注釋

      旋:立即;使君:詞人自稱。

      棘籬:以荊棘圍成的籬笆。

      茜:茜草,此處指代紅色;羅裙:絲綢裙子。

      收麥社:麥子收過之后舉行的祭神謝恩的活動。

      烏鳶:烏鴉、老鷹;賽神:用儀仗鼓樂迎神出妙、周游街巷等活動,稱之為賽神。

      “浣溪沙·旋抹紅妝看使君”鑒賞

      賞析

      這首詩寫一群天真活潑的農(nóng)村姑娘三五成群站在家門口看望使君的情景和農(nóng)民豐收后祭祀神靈的歡樂情景。

      上片主要是描寫農(nóng)村中的姑娘速上紅妝、爭相觀看使君的場景,十分生動有趣。“旋抹紅妝看使君”,村中的姑娘急急忙忙地抹上紅妝趕去觀看路過的使君。一個旋字寫出了鄉(xiāng)村姑娘的特色,她們不會像富家深閨中的女子那樣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fēng),抹上紅妝顯示出愛美之心,但也只是稍稍打扮便可;另外,也寫出了她們看望使君的急切心情。“三三五五棘籬門”,姑娘們?nèi)逦宓財D在棘籬門前,你推我、我推你,爭相搶看遠道而來的使君,她們活潑、自然的神態(tài)不道而明。“相挨踏破茜羅裙”,在這種推擠之中,甚至踩破了她們紅色的羅裙,讀者可以想象簇擁中的她們因羅裙踏破、或一睹使君的雜亂尖叫聲、打鬧聲,場面感十足,給人身臨其境之感,仿佛看見她們歡喜又含羞的笑臉,聽到她們嬌柔的歡鬧。

      下片轉(zhuǎn)而主要描寫祭祀的情景。“老幼扶攜收麥社”,老老少少相互扶攜到土地祠祭祀神靈,真誠感謝上天大將甘霖,老幼扶攜可見盛況空前。“烏鳶翔舞賽神村”,人們以豐富的酒食酬謝神靈,而引來了無數(shù)饞嘴的烏鳶,它們在村頭飛翔盤旋,久久不肯離去,詞人不直接描寫酒食的豐盛,卻以烏鳶翔舞的場景進行側(cè)面烘托,筆法婉曲而又恰到好處地予以表現(xiàn)。“道逢醉叟臥黃昏”,詞人和百姓共同宴飲、狂歡之后,在歸途中看見一個老人醉臥于道旁,仿佛是不經(jīng)意之筆卻實為匠心,以這一特寫的鏡頭反映出普村同慶、普村同歡的情景,韻味無窮。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組詞作于元豐元年(1078年),是時蘇軾43歲,任徐州太守。當(dāng)年春天,徐州發(fā)生了嚴(yán)重旱災(zāi),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這組詞就是當(dāng)年初夏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

      蘇軾簡介

      宋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的詩(156篇)

      猜你喜歡

      游千山記

      明代程啟充

      千山在遼陽城南六十里,秀峰疊嶂,綿亙數(shù)百里。東引甌脫,南抱遼陽,嶻嶪蓊郁,時有佳氣,如海蜃然。嘉靖丁亥,予戍撫順,丙申遷蓋州,道出遼陽,乃與同志徐、劉二子游焉。

      出南門,過八里莊、石門、釣魚臺。臺,蓋屯戍舊址也。東北有溫泉,瑩潔可鑒。南折入山,數(shù)里,抵祖越寺。路頗峻,稍憩于寺之禪堂,乃登萬佛閣。閣在山半,緣崖旋轉(zhuǎn),越飛梁而入。憑欄四望,天風(fēng)泠然,因宿于寺。時戊子日也,循東山,望螺峰,附太極石,入巖澗,高不滿丈,深倍之,廣半。俯看萬佛閣,已在下方矣。前有亭,曰一覽。自一覽亭迤西而北,入龍泉寺。晡時,往香巖,亂溪而東,巖壑窈窕,僧房半出云間,扶杖登之。

      明晨己丑,寺僧設(shè)齋,乃行,憩大樹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遺世之想。東峰危險,徐、劉二子浮白引滿,其間適有吹笳者,聲振林樾,聞之愀然。由此至大安,自東而北。自龍泉至此,約二十余里,陡絕洿陷,懸崖怪石,后先相倚,撫孤山,瞰深壑,奇花異卉,雜然如繡。行復(fù)數(shù)里。隍堂中開,諸山羅列,高爽清曠。視三寺為最西峰,空洞倚天。徐子題曰:“通明天”。是夕,有雨意。

      翼日庚寅,晴霽,登中峰,顧瞻京國,遠眺荒徼,山海混茫無際。東有羅漢洞,高寒襲人。又?jǐn)?shù)息,至雙井,一在樹下。一在亂石間,泉甚冽。又?jǐn)?shù)息,抵仙人臺,峭壁斷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環(huán)弈焉。自仙人臺尋中會寺,入溪,穿石,荊棘塞路,不可杖,徑僅容雙趾。以匹布縛胸,使人從后挽之,扶滕側(cè)足,盤跚而步,危甚。劉子先之,徐子與余相去數(shù)武,摘山花以詩贈余。余亦倚聲和之。趺坐石上,一老進麥餅。值饑,食之厭,問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自大安山行幾二十里,因憊,坐僧房。久之,起視山岡,兩浮屠相向爭聳,乃自中會反祖越。

      從者病,取道石橋,宿南村農(nóng)家。回望諸峰,如在天上矣。茲山之勝,弘潤秀麗,磅礴盤結(jié),不可殫述。使在中州,當(dāng)與五岳等。僻在東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顯,予之劣陋,弗克傳其勝,姑撮其大概如此。


      錦堂春·半壁橫江矗起

      明代歸莊

      半壁橫江矗起,一舟載雨孤行。憑空怒浪兼天涌,不盡六朝聲。

      隔岸荒云遠斷,繞磯小樹微明。舊時燕子還飛否?今古不勝情。


      潭上作

      唐代張喬

      竹島殘陽映翠微,雪翎禽過碧潭飛。

      人間未有關(guān)身事,每到漁家不欲歸。


      沉醉東風(fēng)·閑情

      明代陳鐸

      鋪水面輝輝晚霞,點船頭細細蘆花,缸中酒似澠,天外山如畫,占秋江一片鷗沙。若問誰家是俺家,紅樹里柴門那搭。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fēng)飐柳

      清代納蘭性德

      麥浪翻晴風(fēng)飐柳,已過傷春候。因甚為他成僝僽?畢竟是春迤逗。

      紅藥闌邊攜素手,暖語濃于酒。盼到園花鋪似繡,卻更比春前瘦。


      暗香·送魏句濱宰吳縣解組分韻得闔字

      宋代吳文英

      縣花誰葺。記滿庭燕麥,朱扉斜闔。妙手作新,公館青紅曉云濕。天際疏星趁馬,簾晝隙、冰弦三疊。盡換卻、吳水吳煙,桃李靚春靨。

      風(fēng)急。送帆葉。正雁水夜清,臥虹平帖。軟紅路接。涂粉闈深早催入。懷暖天香宴果,花隊簇、輕軒銀蠟。更問訊、湖上柳,兩堤翠匝。


      怡然觀海

      元代高克恭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顏改。

      我問滄海何時老,清風(fēng)問我?guī)讜r閑。

      不是閑人閑不得,能閑必非等閑人。


      南樓中望所遲客

      南北朝謝靈運

      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

      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與我別所期,期在三五夕。

      圓景早己滿,佳人猶未適。

      即事怨睽攜,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長夜,晦明如歲隔。

      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

      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

      搔首訪行人,引領(lǐng)冀良覿。


      晚游六橋待月記

      明代袁宏道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石簣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fēng),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奉使登終南山

      唐代王灣

      常愛南山游,因而盡原隰。

      數(shù)朝至林嶺,百仞登嵬岌。

      石壯馬徑窮,苔色步緣入。

      物奇春狀改,氣遠天香集。

      虛洞策杖鳴,低云拂衣濕。

      倚巖見廬舍,入戶欣拜揖。

      問性矜勤勞,示心教澄習(xí)。

      玉英時共飯,芝草為余拾。

      境絕人不行,潭深鳥空立。

      一乘從此授,九轉(zhuǎn)兼是給。

      辭處若輕飛,憩來唯吐吸。

      閑襟超已勝,回路倏而及。

      煙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漸平逢車騎,向晚睨城邑。

      峰在野趣繁,塵飄宦情澀。

      辛苦久為吏,勞生何妄執(zhí)。

      日暮懷此山,悠然賦斯什。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91在线|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