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霖
錢霖約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字子云,后為道士,更名抱素,號素庵,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跡亦無考。善作散曲,有醉邊余興,以“語極工巧”見稱。又曾類輯名公所作,名曰江湖清思集,(均錄鬼簿)并傳于世。博學,工文章,不為世用,遂為黃冠,更名抱素,號素庵。初營庵于松江東郭,建二齋曰“封云”、“可月”。后遷居湖州(今屬浙江省)。晚居嘉興(今屬浙江省),筑室于鴛湖之上,名曰“藏六窩”,自號泰窩道人。著有詞集《漁樵譜》,楊維楨序之,稱有寄閑父子之風。編有散曲集《江湖清思集》,著有《醉邊余興》。
嚴忠濟
嚴忠濟(?— — 1293),一名忠翰,字紫芝。長清(今屬山東省)人。嚴實之子。元太宗時襲父職為東平路行軍萬戶。從元世祖攻宋,有戰功。至元二十 三年(一二八六)授中書左丞, 行江浙省事。其人儀表不凡,長于騎射,襲父職任東平路行軍萬戶。元世祖忽必烈攻宋,忠濟奉詔率兵進軍,所戰多捷。人千其威權太盛,被召還京。他治理東平時,讓當地豪紳代屬下和百姓繳納所欠賦稅。卸職后,豪紳們向他討債,忽必烈聽后為他償還。至元二十三年,特授資德大夫中書左丞行浙江省事。因年老,辭不就。能曲,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金元散曲》錄存其小令二首。
劉孺
劉孺(485-543),南朝梁文學家。字孝稚,彭城(今徐州)人。宋司空忠昭公勔孫,齊太常劉悛子。生于齊武帝永明三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九年,年五十九歲。有文集二十卷,佚。今存詩二首并與何遜聯句,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吳淵
吳淵(1190—1257年)字道父,號退庵。吳柔勝第三子,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約生于宋光宗紹熙初,卒于理宗寶祐五年,年約六十八歲左右。嘉定七年中進士,調建德主簿。丞相史彌遠在館中留他,將授以開化尉,他謝道:“甫得一官,何敢躁進。”彌遠就不再強他。累官兵部尚書,進端明殿學士,江東安撫使、拜資政殿大學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撫使,予祠。又力戰有功。拜參知政事,未幾,卒。淵著有《退庵集》、《退庵詞》奏議及易解,《宋史本傳》傳于世。
蕭琛
(478—529)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彥瑜。蕭惠開從子。少朗悟,有才辯。起家齊太學博士。與蕭衍(梁武帝)等同為竟陵王蕭子良“西邸八友”。入梁,累遷安西長史、江夏太守,官至侍中、特進、金紫光祿大夫。頻蒞大郡,不治產業,有闕則取,不以為嫌。性通脫。自稱有音律、書、酒三好。年長,二事都廢,唯書籍不衰。有《漢書文府》、《齊梁拾遺》等,均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