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隨
顧隨(1897—1960),本名顧寶隨,字羨季,筆名苦水,別號駝庵,河北清河縣人。中國韻文、散文作家,理論批評家,美學鑒賞家,講授藝術家,禪學家,書法家,文化學術研著專家。 顧隨的學生、紅學泰斗周汝昌曾這樣評價他:“一位正直的詩人,而同時又是一位深邃的學者,一位極出色的大師級的哲人巨匠。”
龍榆生
龍榆生(1902-1966年),本名龍沐勛,字榆生,號忍寒。江西萬載縣人。著名學者,曾任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上海音樂學院教授。1966年11月18日,病逝于上海。龍榆生的詞學成就,與夏承燾、唐圭璋并稱,是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主編過《詞學季刊》。編著有《風雨龍吟室詞》、《唐宋名家詞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等 。
黃節
黃節(1873—1935),廣東順德人,清末在上海與章太炎、馬敘倫等創立國學保存會,刊印《風雨樓叢書》,創辦《國粹學報》。民國成立后加入南社,長居北京,袁世凱復辟帝制期間,黃節頻頻撰文抨擊,致遭忌恨。此后,不再從事新聞輿論工作,專心致力于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1917年,受聘為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專授中國詩學。1922年拒任北洋政府秘書長,后曾擔任過一年的廣東省教育廳廳長兼通志館館長。因對時局不滿,在1929年辭職,仍回北京大學,同時兼任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1935年病逝。
程濱
程濱,字子潯,號矯庵先生。當代著名青年詩人。1978年1月22日生于天津,祖籍山東郯城。2000年畢業于南開大學中文系。師從葉嘉瑩先生,研習古典文學,掌握了瀕于失傳的詩詞吟誦,深受葉先生器重。詩詞佳作頗豐,收入《矯庵集》。曾應電視劇新版《紅樓夢》劇組之邀,為演員講解紅樓詩詞?!额佌媲洹穭〗M也曾邀其為之指導,并錄制片頭詩詞吟誦。現為天津市南開中學語文學科一級教師。
周岸登
周岸登(1872-1942),字道援,號癸叔,威遠一和鄉人。以詞風初尚吳夢窗、周草窗,后別號“二窗詞客”。清同治十一年清明日,出生于距城10里之白鶴灣。年16,以童生及第秀才。光緒十八年19歲時經鄉試中舉人,自是蜚聲士林。1942年9月以血溺病逝,葬于望江樓畔獅子山之陽。
陳衡恪
陳衡?。?876.3.12—1923.9.17),又名陳師曾,號朽道人、槐堂,江西義寧人(今江西省修水縣),著名美術家、藝術教育家。陳師曾出身書生門第,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著名詩人陳三立。1902年東渡日本留學,1909年回國,任江西教育司長。從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張謇之邀,至通州師范學校任教,專授博物課程。1913年又赴長沙第一師范任課,后至北京任編審員之職。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北京美術專門學校教授。1923年9月為奔母喪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終年僅47歲。
太學諸生
梁叔子(1869—1950),名正麟,署叔子,以叔子聞于士林。四川長寧縣人。叔子為季子胞兄,詩名最著,而遍搜蜀中,竟不得其詩集。曾序季子《萱澤堂詩存》,知其家貧,“三十歲后四方饑走”。清拔貢。輾轉于滇桂謀生,曾為云南建水縣令,因忤上官落職。后回川,司四川鹽運使。入民后,任國大代表,又任縣參議長。
黃侃
黃侃(1886.04.03—1935.10.08),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驅、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初名喬鼐,后更名喬馨,最后改為侃,字季剛,又字季子,晚年自號量守居士,湖北省蘄春縣人。 1886年4月3日生于成都。1905年留學日本,在東京師事章太炎,受小學、經學,為章氏門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山西大學等任教授。人稱他與章太炎、劉師培為“國學大師”,稱他與章太炎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后人”。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迸c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