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辭

      兩漢息夫躬

      玄云泱郁將安歸兮,鷹隼橫厲鸞徘徊兮。

      矰若浮猋動則機兮,叢棘棧棧曷可棲兮。

      發忠忘身自繞罔兮,冤頸折翼庸得往兮。

      涕泣兮萑蘭,心結愲兮傷肝。

      虹霓曜兮日微,孽杳冥兮未開。

      痛入天兮鳴謼,冤際絕兮誰語?

      仰天光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

      秋風為我唫,浮云為我陰。

      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

      游曠迥兮反亡期,雄失據兮世我思。


      畫蛇添足

      兩漢劉向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從軍詩五首·其一

      兩漢王粲

      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

      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

      相公征關右,赫怒震天威。

      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

      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

      陳賞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軍中多飫饒,人馬皆溢肥。

      徒行兼乘還,空出有余資。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飛。

      歌舞入鄴城,所愿獲無違。

      晝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

      外參時明政,內不廢家私。

      禽獸憚為犧,良苗實已揮。

      竊慕負鼎翁,愿厲朽鈍姿。

      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犂。

      孰覽夫子詩,信知所言非。

      從軍詩五首·其五

      兩漢王粲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

      四望無煙火,但見林與丘。

      城郭生榛棘,蹊徑無所由。

      雚蒲竟廣澤,葭葦夾長流。

      日夕涼風發,翩翩漂吾舟。

      寒蟬在樹鳴,鸛鵠摩天游。

      客子多悲傷,淚下不可收。

      朝入譙郡界,曠然消人憂。

      雞鳴達四境,黍稷盈原疇。

      館宅充廛里,士女滿莊馗。

      自非圣賢國,誰能享斯休?

      詩人美樂土,雖客猶愿留。


      七哀詩三首·其一

      兩漢王粲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委身 一作:遠身)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子虛賦

      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田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獲多乎?”曰:“少。”“然則何樂?”對曰:“仆樂齊王之欲夸仆以車騎之眾,而仆對以云夢之事也。”曰:“可得聞乎?”

      子虛曰:“可。王車駕千乘,選徒萬騎,田于海濱。列卒滿澤,罘罔彌山,掩兔轔鹿,射麇腳麟。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顧謂仆曰:‘楚亦有平原廣澤游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仆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余年,時從出游,游于后園,覽于有無,然猶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澤者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

      “仆對曰:‘唯唯。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耳者,名曰云夢。云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參差,日月蔽虧;交錯糾紛,上干青云;罷池陂陀,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坿,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瑉琨吾,瑊玏玄厲,碝石碔玞。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芎藭昌蒲,茳蘺麋蕪,諸柘巴苴。其南則有平原廣澤,登降陁靡,案衍壇曼。緣以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卑濕則生藏莨蒹葭,東薔雕胡,蓮藕觚盧、菴閭軒于,眾物居之,不可勝圖。其西則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芙蓉菱華,內隱鉅石白沙。其中則有神龜蛟鼉,瑇瑁鱉黿。其北則有陰林:其樹楩柟豫章,桂椒木蘭,蘗離朱楊,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其上則有鹓雛孔鸞,騰遠射干;其下則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

      ‘于是乃使剸諸之倫,手格此獸。楚王乃駕馴駁之駟,乘雕玉之輿。靡魚須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將之雄戟,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陽子驂乘,纖阿為御,案節未舒,即陵狡獸。蹴蛩蛩,轔距虛,軼野馬,轊陶駼,乘遺風,射游騏。倏眒倩浰,雷動猋至,星流霆擊。弓不虛發,中必決眥,洞胸達腋,絕乎心系。獲若雨獸,揜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節俳徊,翱翔容與。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郄受詘,殫睹眾物之變態。

      ‘于是鄭女曼姬,被阿緆,揄紵縞,雜纖羅,垂霧縠。襞積褰縐,郁橈溪谷。衯衯裶裶,揚袘戌削,蜚纖垂髾。扶與猗靡,噏呷萃蔡。下摩蘭蕙,上拂羽蓋。錯翡翠之威蕤,繆繞玉綏。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于是乃相與獠于蕙圃,媻珊郣窣,上乎金堤。揜翡翠,射鵕鸃。微矰出,孅繳施。弋白鵠,連鴐鵝。雙鸧下,玄鶴加。怠而后發,游于清池。浮文鹢,揚旌栧。張翠帷,建羽蓋。罔瑇瑁,鉤紫貝。摐金鼓,吹鳴籟。榜人歌,聲流喝。水蟲駭,波鴻沸。涌泉起,奔揚會。礧石相擊,硠硠礚礚,若雷霆之聲,聞乎數百里之外。將息獠者,擊靈鼓,起烽燧。車按行,騎就隊。纚乎淫淫,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陽之臺,怕乎無為,澹乎自持,勺藥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終日馳騁,曾不下輿,脟割輪焠,自以為娛。臣竊觀之,齊殆不如。’于是齊王默然無以應仆也。”

      烏有先生曰:“是何言之過也!足下不遠千里,來貺齊國,王悉發境內之士,而備車騎之眾,與使者出畋,乃欲勠力致獲,以娛左右,何名為夸哉!問楚地之有無者,愿聞大國之風烈,先生之余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無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章君惡、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于齊而累于楚矣。且齊東陼鉅海,南有瑯邪;觀乎成山,射乎之罘;浮勃澥,游孟諸;邪與肅慎為鄰,右以湯谷為界。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俶儻瑰偉,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崪充牣其中,不可勝記。禹不能名,卨不能計。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游戲之樂,苑囿之大;先生又見客,是以王辭不復,何為無以應哉!”

      美人賦

      兩漢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美麗閑都,游于梁王,梁王悅之。鄒陽譖之于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欲媚辭取悅,游王后宮,王不察之乎?”

      王問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車,譬猶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長西土,鰥處獨居,室宇遼廓,莫與為娛。臣之東鄰,有一女子,云發豐艷,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翹翹而西顧,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茲矣,臣棄而不許。

      “竊慕大王之高義,命駕東來,途出鄭衛,道由桑中。朝發溱洧,暮宿上宮。上宮閑館,寂寞云虛,門閣晝掩,曖若神居。臣排其戶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帳高張。有女獨處,婉然在床。奇葩逸麗,淑質艷光。睹臣遷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國之公子!所從來無乃遠乎?’遂設旨酒,進鳴琴。臣遂撫琴,為幽蘭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獨處室兮廓無依,思佳人兮情傷悲!有美人兮來何遲,日既暮兮華色衰,敢托身兮長自思。’玉釵掛臣冠,羅袖拂臣衣。時日西夕,玄陰晦冥,流風慘冽,素雪飄零,閑房寂謐,不聞人聲。于是寢具既陳,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帳低垂,裀褥重陳,角枕橫施。女乃馳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時來親臣,柔滑如脂。臣乃脈定于內,心正于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


      管晏列傳

      兩漢司馬遷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

      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于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子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緦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于是延入為上客。

      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閑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

      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后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九嘆·逢紛

      兩漢劉向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齊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濁兮,橫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誠而不阿兮,遂見排而逢讒。

      后聽虛而黜實兮,不吾理而順情。

      腸憤悁而含怒兮,志遷蹇而左傾。

      心戃慌其不我與兮,躬速速其不吾親。

      辭靈修而隕志兮,吟澤畔之江濱。

      椒桂羅以顛覆兮,有竭信而歸誠。

      讒夫藹藹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始結言于廟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懷蘭蕙與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聲哀哀而懷高丘兮,心愁愁而思舊邦。

      愿承閑而自恃兮,徑婬曀而道壅。

      顏霉黧以沮敗兮,精越裂而衰耄。

      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順波湊而下降。

      徐徘徊于山阿兮,飄風來之洶洶。

      馳余車兮玄石,步余馬兮洞庭。

      平明發兮蒼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蓋而菱華車兮,紫貝闕而玉堂。

      薜荔飾而陸離薦兮,魚鱗衣而白霓裳。

      登逢龍而下隕兮,違故都之漫漫。

      思南郢之舊俗兮,腸一夕而九運。

      揚流波之潢潢兮,體溶溶而東回。

      心怊悵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頹。

      白露紛以涂涂兮,秋風瀏以蕭蕭。

      身永流而不還兮,魂長逝而常愁。

      嘆曰:

      譬彼流水,紛揚磕兮。

      波逢洶涌,濆滂沛兮。

      揄揚滌蕩,漂流隕往,

      觸崟石兮,龍邛脟圈,

      繚戾宛轉,阻相薄兮。

      遭紛逢兇,蹇離尤兮。

      垂文揚采,遺將來兮。


      同聲歌

      兩漢張衡

      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

      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思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為羅衾幬,在上衛風霜。

      灑掃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戶結金扃,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御,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眾夫希所見,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見志詩二首

      兩漢酈炎

      大道夷且長,窘路狹且促。

      修翼無卑棲,遠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

      超邁絕塵驅,倏忽誰能逐。

      賢愚豈常類,稟性在清濁。

      富貴有人籍,貧賤無天錄。

      通塞茍由己,志士不相卜。

      陳平敖里社,韓信釣河曲。

      終居天下宰,食此萬鐘祿。

      德音流千載,功名重山岳。

      靈芝生河洲,動搖因洪波。

      蘭榮一何晚,嚴霜瘁其柯。

      哀哉二芳草,不值泰山阿。

      文質道所貴,遭時用有嘉。

      絳灌臨衡宰,謂誼崇浮華。

      賢才抑不用,遠投荊南沙。

      抱玉乘龍驥,不逢樂與和。

      安得孔仲尼,為世陳四科。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兩漢司馬遷

      正義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蕭、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余讀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異哉新聞!《書》曰“協和萬國”,遷于夏、商,或數千歲。蓋周封八百,幽、厲之后,見于《春秋》。《尚書》有唐虞之侯伯,歷三代千有余載,自全以蕃衛天子,豈非篤于仁義、奉上法哉?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后數世,民咸歸鄉里,戶益息,蕭、曹、絳、灌之屬或至四萬,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孫驕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間,見侯五,余皆坐法隕命亡國,豐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無兢兢于當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也,未必盡同。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觀所以得尊寵及所以廢辱,亦當世得失之林也,何必舊聞?于是謹其終始,表見其文,頗有所不盡本末,著其明,疑者闕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覽焉。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6|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亚洲激情电影在线|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