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海棠花妖詩
[清代]:高鶚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為底開?
應是北堂增壽考,一陽旋復占先梅。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為底開?
應是北堂增壽考,一陽旋複占先梅。
“賞海棠花妖詩”譯文及注釋
(1)隤:通“頹”。
(2)底:何。
(3)北堂:母親的代稱,已見于小說前面薛寶釵給林黛玉的詩。壽考,長壽,“考”是老的意思。
(4)一陽旋復:冬至陰極陽回。占先梅,說海棠比梅花搶先了一步開。
“賞海棠花妖詩”鑒賞
賞析
《紅樓夢》八十回以后為續補文字,非曹雪芹所作。《賞海棠花妖詩》出自第九十四回,共有三首。這首《賞海棠花妖詩·海棠何事忽摧隤》就是其中之一,為賈寶玉所作。小說中,怡紅院里的海棠本來枯萎了幾棵,忽然冬日開花,賈赦、賈政說是花妖作怪,賈母說是喜兆,命人備酒賞花。賈寶玉等人“彼此都要討老太太的喜歡”,就做了詩。
八十回之前,曹雪芹讓海棠在晴雯死時枯萎了,這象征著大觀園女兒的命運。這里,續書者讓海棠花也像氣候的“陰極陽回”那樣能夠死而復生,這也是一種象征,它與原本該“一敗涂地”的賈府后來衰而復興一樣,都反映了續書者的創作思想與堅持“按跡循蹤”的曹雪芹是不同的。續書者在小說中寧可“失真”,也要頑強地表現自己維護傳統制度和這個大家庭利益的主觀愿望。
賈母說:“我不大懂詩,聽去倒是蘭兒的好,環兒做的不好。”這是因為她喜歡聽吉利話。其實三首詩都做得很蹩腳。別人還可以,連賈寶玉也寫得如此笨拙,毫無詩意,這與小說前面的描寫是不符合的。而且,這個“古今不肖無雙”的傳統叛逆者,在這里卻成了一個善于說好話、能迎合長輩心理的孝子,這種轉變也很驚人。
清代·高鶚的簡介

生卒年: 約1738—約1815 清代文學家。字蘭墅,一字云士。因酷愛小說《紅樓夢》,別號“紅樓外史”。漢軍鑲黃旗內務府人。祖籍鐵嶺(今屬遼寧),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
? 高鶚的詩(5篇)〕
清代:
高鶚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為底開?
應是北堂增壽考,一陽旋復占先梅。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為底開?
應是北堂增壽考,一陽旋複占先梅。
唐代:
吳融
一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一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清代:
曹雪芹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后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清代:
納蘭性德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馀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馀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鬢絲。
清代:
王士禎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
唐代:
杜牧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石家錦幛依然在,閑倚狂風夜不收。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石家錦幛依然在,閑倚狂風夜不收。
唐代:
崔涂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幽植衆甯知,芬芳隻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明代:
徐熥
征途微雨動春寒,片片飛花馬上殘。
試問亭前來往客,幾人花在故園看。
征途微雨動春寒,片片飛花馬上殘。
試問亭前來往客,幾人花在故園看。
清代:
況周頤
蛾蕊顰深,翠茵蹴淺,暗省韶光遲暮。斷無情種不能癡,替消魂、亂紅多處。飄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誤。送春歸、費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嬌隨步。著意憐花,又怕花欲妒。莫辭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猶駐。哀箏似訴。最腸斷、紅樓前度。戀寒枝、昨夢驚殘怨宇。
蛾蕊顰深,翠茵蹴淺,暗省韶光遲暮。斷無情種不能癡,替消魂、亂紅多處。飄零信苦。隻逐水、沾泥太誤。送春歸、費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嬌隨步。著意憐花,又怕花欲妒。莫辭身化作微雲,傍落英、已歌猶駐。哀箏似訴。最腸斷、紅樓前度。戀寒枝、昨夢驚殘怨宇。
唐代:
魚玄機
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
應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
紅英只稱生宮里,翠葉那堪染路塵。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
臨風興歎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
應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
紅英隻稱生宮裡,翠葉那堪染路塵。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