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舟”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回大地水中的小洲已蔥翠碧綠,春風(fēng)細雨中只我一人獨自歸家。
船只在中流乘風(fēng)破浪而下,兩岸青山不斷向后移行。
在那古老的木郎廟上空,成群的烏鴉盤旋聒噪,爭奪著祭品;水神祠中,香煙繚繞,祭祀的人們川流不息。
恰似一陣巨浪拍打船舷,不禁使人趔趄踉蹌,幸好所乘之舟乃大舸,尚不至有傾覆之虞。
注釋
大舸:大船。
掀舞:飛舞;翻騰。
“歸舟”鑒賞
賞析
這首詩先點題“歸舟”二字。詩人在春天回家,大地復(fù)蘇,春草遍地,水中的小洲已是一片濃綠。作者獨自一人,在春風(fēng)春雨中趕路。眼中所見是汀州春草,所以詩雖然沒有說是乘舟,而人在舟中便是不言而喻。頜聯(lián)放筆寫船行,也是寫歸。他乘坐的大船,在中流乘風(fēng)破浪而下。春雨普降,江水上漲,船又是順水,所以走得飛快,兩岸青山不斷地掠過船舷。這一聯(lián)寫得明快暢達,流露了回家的喜悅,在動態(tài)中包藏著自然的、靜穆的美,給人一種“人在畫中行”般的感受,令人神往。
詩接寫了岸上具有象征性的、在群山中顯得格外醒目的兩個建筑物——木郎廟和水神祠。在那古老的木郎廟上空,成群的烏鴉盤旋聒噪,爭奪著祭品;水神祠中,香煙繚繞,祭祀的人們川流不息。這一切,給山水增添了幾分春色和生氣,使他想到了家鄉(xiāng)春色,激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淳樸的民風(fēng)及山村生活的神往。然而這一切又勾起他對身世的感慨。就這樣,回家的快樂,山水的秀麗,都黯然失去了它的魅力。全詩原本輕快的筆調(diào)一下子被收束住,給人以頓然沉悶的感覺,作者的思想也就深深鍥入了人們心中。
這首詩前六句一瀉而下,句句是景,且渾和充沛,流韻天然,氣勢開闊;尾聯(lián)出句仍以景語作過渡,對句從“波浪”二字上發(fā)議論,含意雙關(guān),使詩戛然而止,明快截決,沒有力挽千鈞的筆力是難以辦得到的。這首詩全篇渾成,整飭端嚴,是元律中的名作。
揭傒斯簡介
元代·揭傒斯的簡介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史學(xué)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zhèn)大屋場)人。家貧力學(xué),大德年間出游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yīng)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jīng)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xué)士,翰林侍講學(xué)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館,謚文安,著有《文安集》,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 揭傒斯的詩(5篇)〕猜你喜歡
念奴嬌·登旸臺山絕頂望明陵
登臨縱目,對川原繡錯,如襟接袖。指點十三陵樹影,天壽低迷如阜。一霎滄桑,四山風(fēng)雨,王氣消沈久。濤生金粟,老松疑作龍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終古,滾滾邊墻走。野老也知人世換,尚說山靈呵守。平楚蒼涼,亂云合沓,欲酹無多酒。出山回望,夕陽猶戀高岫。
淡黃柳·空城曉角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一曲清商,人別后、故園幾度。
想翠竹、碧梧風(fēng)采,舊游何處。
三徑西風(fēng)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shù)。
嶧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誤。
嘆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