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武昌
[元代]:揭傒斯
黃鶴樓前鸚鵡洲,夢中渾似昔時游。
蒼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鋪七澤流。
鼓角沈雄遙動地,帆檣高下亂維舟。
故人雖在多分散,獨向南池看白鷗。
黃鶴樓前鸚鵡洲,夢中渾似昔時遊。
蒼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鋪七澤流。
鼓角沈雄遙動地,帆檣高下亂維舟。
故人雖在多分散,獨向南池看白鷗。
“夢武昌”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夢回到黃鶴樓跟鸚鵡洲,又同昔日那般游玩了一番。
蒼山深入到三湘的大路間,落日鋪滿了七澤的水面。
傍晚城頭鼓角聲齊響,遙傳四方、撼動大地;人們系舟江浜之時,千帆萬檣排列得高下參差,令人目不暇接。
昔日朋友雖然都在但因分散而難聚首,只能獨自面向南池看那白鷗嬉戲。
注釋
三湘:指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
七澤:指楚地諸湖、云夢古澤。
“夢武昌”鑒賞
賞析
在揭傒斯早年的漢、湘之游中,武昌是他居留最久、印象最深的城市。詩的首聯,只交代了夢中來到黃鶴樓、鸚鵡洲這二處昔日游歷之地,連用二地名,毫不修飾,看似簡單,其實不然。用渾厚的筆法,把景物渾然推出(還有意無意地帶了一個“渾”字),這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他深知此際絕不容精雕細刻,不然下二句便不能自然引出了。
正是站在渾樸無飾的黃鶴樓頭,鸚鵡州前,才能放眼望去,全是雄渾之景。“蒼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鋪七澤流”。巍然的蒼山,鮮紅的落日,武昌具有極其渾成的氣象。三湘,指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七澤,指楚地諸湖、云夢古澤:這是武昌開闊的視野。蒼山深入到三湘的大路間,落日鋪滿了七澤的水面上:這是武昌壯闊的形勢。蒼山有連綿的走勢,故是斜斜地蜿蜒深入;落日已貼到了地平,故是平平地四面鋪展:這又是非常生動的措詞。更重要的是這二句一前一后,用力銖兩悉稱(對仗亦工力悉敵),富有均衡感;敘法全用賦體,平添了凝重感。
武昌的山川之勝既已寫足,頸聯便轉向武昌的風土之奇。“鼓角沉雄遙動地,帆檣高下亂維舟。”武昌是長江上游戰略要地,城墻高厚。當傍晚的城頭鼓角聲齊響之際,那深沉、雄健的馀音,真能遙傳四方、撼動大地;武昌又是九省通衢、商賈云集的重鎮。當傍晚人們系舟江浜之時,那千帆萬檣排列得高下參差,真能令人目不暇接,眼前一片迷亂。這二句,前句的森遠、后句的繁鬧,在氣象上都堪與山川的雄偉相符;而“遙”、“亂”而字,對于鼓聲的綿綿不絕、帆檣的如林如織,都是點睛之筆,足使全句躍動生輝,也毫不遜色于上聯的“斜”、“平”二字的用力。
詩的尾聯,已是夢醒時分:“故人雖在多分散,獨向南池看白鷗”。武昌是詩人交游廣多的城市。夢到武昌而不提故人,未免對不住昔日的朋友。因此,在夢后才為故人的分散難聚發一句感嘆,是很恰當、很道地的布局。白鷗在古詩中,通常是陪伴詩人隱棲故園的盟友,所以在南池上獨看白鷗,也暗中點到了自己的處境。夢醒后的氣象很蕭條,不過,這份蕭條,也正足以反襯出上文的宏大與昔日的壯游。
元代·揭傒斯的簡介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人。家貧力學,大德年間出游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館,謚文安,著有《文安集》,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
? 揭傒斯的詩(5篇)〕
元代:
揭傒斯
黃鶴樓前鸚鵡洲,夢中渾似昔時游。
蒼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鋪七澤流。
鼓角沈雄遙動地,帆檣高下亂維舟。
故人雖在多分散,獨向南池看白鷗。
黃鶴樓前鸚鵡洲,夢中渾似昔時遊。
蒼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鋪七澤流。
鼓角沈雄遙動地,帆檣高下亂維舟。
故人雖在多分散,獨向南池看白鷗。
清代:
黃景仁
絡緯啼歇疏梧煙,露華一白涼無邊。
纖云激蕩月沉海,列宿亂搖風滿天。
誰人一聲歌子夜,尋聲宛轉空臺榭。
聲長聲短雞續嗚,曙色冷光相激射。
絡緯啼歇疏梧煙,露華一白涼無邊。
纖雲激蕩月沉海,列宿亂搖風滿天。
誰人一聲歌子夜,尋聲宛轉空臺榭。
聲長聲短雞續嗚,曙色冷光相激射。
元代:
薩都剌
大野連山沙作堆,白沙平處見樓臺。
行人禁地避芳草,盡向曲闌斜路來。
大野連山沙作堆,白沙平處見樓臺。
行人禁地避芳草,盡向曲闌斜路來。
清代:
納蘭性德
誰道陰山行路難。風毛雨血萬人歡。松梢露點沾鷹紲,蘆葉溪深沒馬鞍。
依樹歇,映林看。黃羊高宴簇金盤。蕭蕭一夕霜風緊,卻擁貂裘怨早寒。
誰道陰山行路難。風毛雨血萬人歡。松梢露點沾鷹紲,蘆葉溪深沒馬鞍。
依樹歇,映林看。黃羊高宴簇金盤。蕭蕭一夕霜風緊,卻擁貂裘怨早寒。
魏晉:
曹叡
翩翩春燕。
端集余堂。
陰匿陽顯。
節運自常。
厥貌淑美。
玄衣素裳。
歸仁服德。
雌雄頡頏。
執志精專。
絜行馴良。
銜土繕巢。
有式宮房。
不規自圓。
無矩而方。
翩翩春燕。
端集餘堂。
陰匿陽顯。
節運自常。
厥貌淑美。
玄衣素裳。
歸仁服德。
雌雄頡頏。
執志精專。
絜行馴良。
銜土繕巢。
有式宮房。
不規自圓。
無矩而方。
明代:
王世貞
昔聞李供奉,長嘯獨登樓。
此地一垂顧,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門秋。
欲覓重來者,潺湲濟水流。
昔聞李供奉,長嘯獨登樓。
此地一垂顧,高名百代留。
白雲海色曙,明月天門秋。
欲覓重來者,潺湲濟水流。
清代:
王士禎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明代:
夏完淳
登臨澤國半荊榛,戰伐年年鬼哭新。
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燈暮雨白綸巾。
何時壯志酬明主,幾日浮生哭故人。
萬里飛騰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風塵。
登臨澤國半荊榛,戰伐年年鬼哭新。
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燈暮雨白綸巾。
何時壯志酬明主,幾日浮生哭故人。
萬裡飛騰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風塵。
唐代:
高適
驅馬薊門北,北風邊馬哀。
蒼茫遠山口,豁達胡天開。
五將已深入,前軍止半回。
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
驅馬薊門北,北風邊馬哀。
蒼茫遠山口,豁達胡天開。
五將已深入,前軍止半回。
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
兩漢:
曹操
鄉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錐不入地,蘴藾深奧。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士隱者貧,勇俠輕非。
心常嘆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鄉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錐不入地,蘴藾深奧。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士隱者貧,勇俠輕非。
心常歎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