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雨打新荷”譯文及注釋
譯文
綠葉繁茂一片濃陰,池塘中布滿水閣,這里最涼快。石榴花剛開,妖嬈艷麗散發撲鼻的香氣。老燕攜帶著小燕,嘰嘰地說著話,高高的柳枝上有蟬鳴相和。驟雨剎時飛來,像珍珠一般亂灑,打遍池塘里一片片新荷。
人生能有多長時間,想想那良辰美景,好像剛剛做了一場夢一樣。命運的好壞是由前生而定的,何必要自己苦苦操勞呢。邀請賓客朋友玩賞,喝酒唱歌,暫且喝個酩酊大醉,任憑它日月輪轉,來往像穿梭。
注釋
海榴:即石榴。
撒:撒落。
幾:幾許,此處指多長時間。
窮通前定:意為失意得意命運的好壞由前生而定。
命友:邀請朋友。
芳尊:美酒。尊,即樽,酒杯。
“驟雨打新荷”鑒賞
創作背景
此篇作于元初,正是作者失意落拓之時,所以曲子在下半闕抒發了作者深深的苦悶。賞析二
《唐詩三百首》中,只有兩首是專抒夏日好處的,一首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一首是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辈患s而同,都突出了“涼”的美感。夏日景物的色彩要比春天濃烈和熱鬧得多,文人卻偏偏不敢去全身心地迎接,先要為自己留一塊虛靜的涼蔭。也許這是因為在夏季的炎熇中,澄懷滌煩是娛目游心的首要前提,有“閑情”才有“逸致”。
本篇前半繪寫夏日園亭的自然景色,首先也是強調“涼多”。這是從池塘水閣遍布的一片“綠葉陰濃”來呈現的,屏絕了驕陽和暑氣,構筑了理想的適于憩息的清涼世界。作者寫的是“陰濃”,卻不忘點明“綠葉”。因為隨后兩句便敘出了“朵朵蹙紅羅”的石榴花,紅綠相映,繪出了園亭夏景的濃烈色彩。這五句的基調是靜謐的,于是作者又搜索到了園中的聲:“老燕攜雛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毖嘧幽剜?,蟬鳴高柳,表現了萬物的安適自得,這不僅沒有破壞寧和的氛圍,反而更增添了夏景的恬美。在“偏趁涼多”的澄懷意境中,去進一步發現和領略夏令的美感,這是詩人高出一籌之處。
最值得稱妙的是詩人并不以此為滿足,而是在寫景的結尾添出一場“驟雨”。雨點“似瓊珠亂撒”,跳躍奔放,“打遍新荷”,歷歷如聞,這一切都表現出詩人對它的欣賞。這一場驟雨的洗禮推出了一番全新的景象,不同于疊床架屋的泛泛之筆,但它的別開生面,卻使前時的種種美感錦上添花?!皼龆唷笔遣挥谜f了,從“選色”的方面看,它增出了“新荷”,且使前時的池亭水閣、綠樹紅花在“雨過”后更為明潔、澤潤;從“征聲”的一面說,燕語蟬鳴可能有一時的沉默,而“驟雨打新荷”的琤琮聲卻不啻是一支更為動聽的樂曲,且仍有愈喧愈靜、以鬧助恬之妙。作者以之作為“良辰美景”的充分體現,并隨之接出“休放虛過”的感慨,我們是能深會其心的。
曲的下片轉入抒寫感慨的內容,一是人生苦短,二是窮通有命,于是得出了及時行樂的結論。這種感想本屬于老生常談,但我們并不覺陳腐可厭,正是因為它得自即景抒情,而前時的寫景已作了成功的鋪墊。一來是上片的景語中確實充分集中了夏日的“良辰美景”,值得不計代價地去“玩賞”、“酩酊”;二來是詩人在敘景中洋溢著一派隱逸脫俗的天趣,“何用苦張羅”,便帶有蔑視奔競、看破紅塵的高士風味;三來是“驟雨打新荷”這一自然現象的變化與“兩輪日月,來往如梭”的人世社會的變化同有可味之處,順適自然,委運任化,也就有了邏輯上的聯系。“人生如夢”四字算得耳熟能詳了,但我們讀了蘇東坡“大江東去”的《念奴嬌》,照樣覺得震鑠耳目。可見一首成功的文學作品,于自身的藝術美感之外,還往往能激起讀者對人生常理的深思與共鳴。
這是作者在《小圣樂》曲調基礎上的自度曲,問世后流播人口,“名姬多歌之”。筆記載趙孟頫日后在歌筵上聽歌女獻唱此曲,感慨作詩,有“主人自有滄洲趣,游女仍歌白雪詞”之句(見《輟耕錄》)??梢姶饲鷮ι⑶某鮿摷皵U大影響,起了不小的作用。早期文人的自度散曲本質是詞,亦以詞法為之;不同于晚期宋詞的是它配上了北曲的宮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自宋趙彥肅以句字配協律呂,遂有曲譜。至元代,如《驟雨打新荷》之類,則愈出愈新”,便指出了這一特點。言下也有視此曲為散曲開山之祖的含意。
賞析一
上片寫盛夏納涼,流連光景的賞心樂事,主寫景??醋髡咪仈⒌膶哟危烧f是漸入佳境:作者先用大筆著色,鋪寫出池塘水閣的一片綠蔭,并以“偏趁涼多”四字,輕輕點出夏令。然后,在此萬綠叢中,點染上朵朵鮮紅如羅的石榴花,令讀者頓覺其景照眼欲明,進而,寫鳥語蟬鳴。而這鳥兒,專指“乳燕雛鶯”,是在春天誕生、此時剛剛孵出的新雛,其聲稚嫩嬌軟而可喜。那蟬兒也是剛出蟲蛻,踞高柳而長鳴,“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在這一片新生命的合唱中,池塘水閣平添生趣。到此,作者妙筆生花,在熱烈、喧鬧的氣氛中特別敘寫了一場驟雨。這雨決非煞風景,它是過路的陣雨,既給盛夏帶來涼意,又替畫面作了潤色。驟雨持續時間不長,卻剛好“打遍新荷”,引人聯想到“瓊珠亂撒”的景照,真是“人在畫圖中”。此乃曲中一段絕妙好辭,無怪“一時傳播”(《雨村曲話》卷上)。
下曲即景抒懷,宣揚淺斟低唱,及時行樂的思想。主調既是低沉的,又是曠達的。在用筆上,作者一洗上片的丹青色彩,換作白描抒寫。“良辰美景”句總括前文,言如此好景,應盡情欣賞,不使虛過?!案F通前定”(命運的好壞乃前世注定)是一種宿命論的說法,作者這樣說,旨在“何苦用張羅”,即反對費盡心機的鉆營。這種曠達的外表,仍掩飾不住作者內心的苦悶,“命友邀賓玩賞”二句,謂人生樂趣在流連光景、杯酒,這是從六朝以來,封建士大夫在無所作用之際典型的人生態度。因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會使他們感到心驚,而沉浸在“酩酊”大醉中,庶幾可以忘懷一時,取得片刻的麻醉。
應該指出,下曲表現的思想,即使在封建時代,也是并不高明的。然而在對于自然美的發現和再造上,作者卻是做得相當出色和成功。數百年來讀者津津樂道的,不是曲中論道之語,而是那“驟雨打新荷”的生機盎然的夏令境界,以及其中流露的濃厚的生活情趣。
此曲寫法與詞相近,這是因為在宋元之交,詞、曲均稱樂府,都是被諸管弦,傳于歌筵的,所以早期的詞曲分疆并不甚嚴?!渡徸泳釉~話》認為此曲作詞調,就是這個緣故。具有詞味,也可算是此曲的一個特點。
元好問簡介
金朝·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元好問的詩(100篇)〕猜你喜歡
絕命辭
玄云泱郁將安歸兮,鷹隼橫厲鸞徘徊兮。
矰若浮猋動則機兮,叢棘棧棧曷可棲兮。
發忠忘身自繞罔兮,冤頸折翼庸得往兮。
涕泣兮萑蘭,心結愲兮傷肝。
虹霓曜兮日微,孽杳冥兮未開。
痛入天兮鳴謼,冤際絕兮誰語?
仰天光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
秋風為我唫,浮云為我陰。
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
游曠迥兮反亡期,雄失據兮世我思。
賀新郎·挽住風前柳
彭傳師于吳江三高堂之前釣雪亭,蓋擅漁人之窟宅以供詩境也,趙子野約余賦之。
挽住風前柳,問鴟夷當日扁舟,近曾來否?月落潮生無限事,零落茶煙未久。謾留得莼鱸依舊??墒枪γ麖膩碚`,撫荒祠、誰繼風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云起,夜窗如晝。萬里乾坤清絕處,付與漁翁釣叟。又恰是、題詩時候。猛拍闌干呼鷗鷺,道他年、我亦垂綸手。飛過我,共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