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從商帥國器獵于南陽同仲澤鼎玉賦此”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跟隨商帥國器圍獵南陽,與仲澤、鼎玉對這件事作了文章。
少年射虎的英豪,統(tǒng)領(lǐng)赤羽千軍若等閑。頭懸金鈴,錦繡圍脖,千騎相隨于廣袤平原,縱橫馳騁快如流星閃電。飛禽游魚無路可遁,駿馬在濃霧中奔騰,長長的隊列合圍在一起。看那寂靜的山谷,旌旗飄揚,志得意滿,好似平生一場勝戰(zhàn)。
城臺明月高懸,鼓角聲遠遠傳來,夜里營中在做什么呢?滿載而歸的將軍在高堂設(shè)宴。江淮的草木,中原的狐兔,一聽到聲威便不戰(zhàn)而退。那功勞卓絕的韓信和彭越,不過是供人驅(qū)使的鷹犬。試問商帥何時策馬揚鞭,三箭定天山。
注釋
水龍吟:詞牌名。雙調(diào)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商帥國器:完顏斜烈,名鼎,字國器。曾任元帥,鎮(zhèn)商州,故稱商帥。
仲澤:王渥,字仲澤,金人,工詩善賦,詞亦聞名。鼎玉:據(jù)施國祁《元遺山樂府箋注》謂為燕人王鉉。
名豪:英豪,指商帥。
赤羽千夫膳:赤羽即旗幟。千夫膳即千夫之膳食。兩者合起來是指軍隊人數(shù)眾多,陣容盛壯。
金鈴錦領(lǐng):指車騎之鮮艷。
星流電轉(zhuǎn):形容打獵車騎奔馳得迅速。
飛潛:天上的飛禽和水里的游魚。
長圍:指打獵合圍以困鳥獸。
韓彭:指韓信和彭越。兩人都是西漢初著名武將,輔佐劉邦建國后,皆獲罪被殺。
鷹犬:指為人所驅(qū)使利用。
天山箭:唐薛仁貴曾率軍戰(zhàn)勝九姓突厥于天山,軍中有“將軍三箭定天山”之稱。
“水龍吟·從商帥國器獵于南陽同仲澤鼎玉賦此”鑒賞
賞析
寫出獵的詞,元好問之前已有許多,而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開其先聲。由于出獵場面豪闊,氣勢雄壯,反映到詞中,作品易以威武取勝。而元好問此詞,更高出尋常威武一籌,在人事的見解上卓有特色,深沉高遠。
“少年射虎”兩句,劈頭先用兩個典故,反襯出獵主人的威猛。西漢李將軍李廣,曾經(jīng)見草中石而以為虎,拉箭猛射,箭頭深沒石中。但李廣射石,恐非少年時事,此處寫法,主要是襯托年二十就以善戰(zhàn)聞名的商帥完顏國器。“赤羽千夫膳”全用杜甫《故武衛(wèi)將軍挽詞》之二中的一句,原是稱頌將帥的立功塞外之事,此處亦說商帥把這視若等閑,可見商帥更比前人高出一頭。
“金鈴錦領(lǐng),平原千騎,星流電轉(zhuǎn)。路斷飛潛,霧隨騰沸,長圍高卷。”這幾句全寫圍獵場面。駿馬金鈴懸頭,錦繡圍脖,在平原民奔騰馳騁,如星流電轉(zhuǎn),而千騎齊奔,更見其氣勢雄大。高超的射獵技藝,使天上飛禽和水里游魚的路全斷了,乖乖地來到人們的囊中;白霧緊隨著飛騰的馬蹄,蔚為壯觀;射獵隊伍形成了合圍的陣勢,準備一網(wǎng)打盡入了圍的野物。幾句詞,聲調(diào)短促,吻合了射獵車騎風(fēng)馳電掣的情勢。“看川空欲靜,旌旗動色,得意似,平生戰(zhàn)。”圍獵場面壯觀,氣勢雄大,固然可觀。然而,僅僅停留于此,則仍是雕蟲之技,不足與言大者。這里,作者的筆觸輕輕一點:“得意似,平生戰(zhàn)”,既寫出了商帥的善戰(zhàn),又用“得意”二字,寫出了商帥視戰(zhàn)爭為“等閑”的軍人氣概。那喧鬧車騎的背景,是川空谷闊的靜謐,而五色旌旗飄搖飛動,變幻著高深莫測的圖景,就像平生常常得勝的戰(zhàn)役。
詞的上片直寫圍獵,喧鬧非常,都是眼前之景。詞的下片切換到圍獵回歸軍營的場景。“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這兩句勾勒出寂寥空曠的夜景:古城上空,懸著一鉤殘月,鼓角聲隱隱從遠方傳來,清靜中富有動感。而“軍中高宴”一句,歸結(jié)了白日圍獵滿載而歸的喜悅之情,也同時襯托了將帥的豪氣。“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聲自遠。”這里,作者的筆徹底從圍獵蕩開去了,他用“草木皆兵”之典,把中原大地上的敵軍比作“狐兔”,形象描繪了商帥逼人的軍威,而這些敵軍,聽到商帥兵馬的聲音以前,便已頹然遠遁。如此煊赫的軍威,用對面狀況來表現(xiàn),更顯得氣勢宏大。“蓋世韓彭,可能只辦,尋常鷹犬。”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曾在擊敗項羽的過程中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彭越也曾參與致項羽于死地的垓下決戰(zhàn)。這兩員戰(zhàn)將的戰(zhàn)功,千古之下,未敢輕視。而作者則主,他們兩人,不過只做到平常的鷹犬罷了。言外之意是,商帥決非此種人物。因此,由上文逼出最后兩句:“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唐代大將薛仁貴戰(zhàn)勝九姓突厥于天山,此指商帥的才略志向,當(dāng)效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一舉掃清邊患,這才是將帥本色。
全詞氣勢崢嶸,場面豪闊,情境雄沉,不愧為名家手筆。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夏。 ?
元好問簡介
金朝·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xué)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xué)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nèi)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zhuǎn)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fēng)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元好問的詩(100篇)〕猜你喜歡
水龍吟·從商帥國器獵于南陽同仲澤鼎玉賦此
從商帥國器獵于南陽,同仲澤、鼎玉賦此。
少年射虎名豪,等閑赤羽千夫膳。金鈴錦領(lǐng),平原千騎,星流電轉(zhuǎn)。路斷飛潛,霧隨騰沸,長圍高卷。看川空谷靜,旌旗動色,得意似,平生戰(zhàn)。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軍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聲自遠。蓋世韓彭,可能只辦,尋常鷹犬。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雁度秋色遠,日靜無云時。客心不自得,浩漫將何之。
忽憶范野人,閑園養(yǎng)幽姿。茫然起逸興,但恐行來遲。
城壕失往路,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為蒼耳欺。
入門且一笑,把臂君為誰。酒客愛秋蔬,山盤薦霜梨。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饑。酸棗垂北郭,寒瓜蔓東籬。
還傾四五酌,自詠猛虎詞。近作十日歡,遠為千載期。
風(fēng)流自簸蕩,謔浪偏相宜。酣來上馬去,卻笑高陽池。
梁園吟
我浮黃河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玉盤楊梅為君設(shè),吳鹽如花皎白雪。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xué)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
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云。
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馀汴水東流海。
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
歌且謠,意方遠。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yīng)晚。
水調(diào)歌頭·題劍閣
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guān)。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yīng)還。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首,漏聲殘。老來勛業(yè)未就,妨卻一身閑。梅嶺綠陰青子,蒲澗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繞家山。
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云檣櫓,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fēng)輦路,芳草年年發(fā)。落日無人松徑里,鬼火高低明滅。歌舞尊前,繁華鏡里,暗換青青發(fā)。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沁園春·十萬瓊枝
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
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內(nèi);嬌偏怯雨,影落西清。夾岸亭臺,接天歌管,十四樓中樂太平。誰爭賞?有珠珰貴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頭月自明。嘆一夜啼烏,落花有恨;五陵石馬,流水無聲。尋去疑無,看來似夢,一幅生綃淚寫成。攜此卷,伴水天閑話,江海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