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春望”譯文及注釋
譯文
平坦空曠的原野上,春天的芳草滿是綠意,
早晨的鶯鳥在遠方的樹林間啼鳴。
陽光晴和,灑落在瀟水與湘水的岸邊沙洲,
云朵斷續不接,飄揚在岣嶁山的小峰上。
得道成仙是無從盼望的,世間也非我所能承受的居處。
沉思凝神也只能空自仰慕,那萬里之外,卒于蒼梧之野的舜帝英靈。
注釋
零陵:據《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漢建零陵郡。隋文帝滅陳,統一南北,廢零陵郡,置永州總管府。零陵即永州。
瀟湘:湖南瀟水和湘江的合稱。瀟水出自湖南永州市藍山縣紫良鄉野狗山南麓,湘水出自廣西興安越城嶺海洋山,二水自永州芝山蘋島匯合,自湘江發源地至衡陽,謂之瀟湘,而大部分在永州境內,因而永州也有瀟湘之稱。
渚(zhǔ主):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岣嶁:衡山的主峰。
岑(cēn):岑崟(yín),山高峻貌。司馬相如《子虛賦》:“岑崟參差,日月蔽兮。”此為岣嶁山之高峻。
仙駕:駕,特指大禹的車。《辭源》:“古代神話傳說,禹在此(岣嶁峰)得到金簡玉書。”
凝情:凝,凝聚,集中,這里指懷著深情。
景慕:崇敬景仰。
蒼梧: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永州。
陰:通蔭。
“零陵春望”鑒賞
賞析
唐代后期由于人煙稀少,蔡家機場一帶的湘江東岸尚未開墾耕種,為一片平野。“曉鶯啼遠林”,進一步說明此片平野面積廣闊,一片蔥綠的草地。地勢低平的濕地土壤中含氧低,不適林木生長,林木多分布平野邊緣丘陵上,故曰“遠林”。
“瀟湘渚”即巴洲灘,詩人清晨泛舟而下,首先到達巴洲灘。此時已早晨七八點鐘,一個大好晴天,適宜詩人深入民間訪問,考察風土民情。“云斷岣嶁岑”,岣嶁岑,乃指“衡山”,它的最高峰為祝融峰。此句意含詩人北望長安,視線被“衡山”所擋。這是詩人曲折表達受迫害的貶謫心情。古史相傳,大禹曾驅車到洞庭以南考察水情,禹是傳說中的上古圣人之一。此句暗指唐憲宗效法先圣堯舜治理天下。“世途非所任” ,應從積極方面去理解,反映詩人一心報國無門,被貶南荒之地,時刻思念重返朝廷,效忠君皇,為國為民盡自己一份歷史責任而不可能,詩人多么盼望皇帝召其北歸。詩的最后兩句切題,舜帝南巡野死九嶷。詩人一向以邀堯舜為師,表明自己的歷史責任感。中國歷史上不少志士仁人都具備此種歷史責任感,所以他們成為中華民族歷史的脊梁。這兩句詩實寫蒼梧,即九嶷山,暗指舜帝的英明,借喻唐憲宗以興堯舜之風為己任,能召回永貞革新志士重返朝廷,效忠皇帝,實現政治革新。這僅僅是詩人的主觀愿望,此句蘊含詩人多少相思淚!
柳宗元26歲中博學鴻詞科,步入仕途,“超取顯美”,任禮部員外郎,雖是六品京官,卻有資格參加早朝議事。現在身處逆境,成了被禁錮的囚徒,他在零陵深入民間訪貧問苦,這是一般被貶斥的朝官不可能自覺做到的。所以只有把握柳宗元政治革新的進步思想本質,才能理解詩人在元和四年春深入民間之舉的緣由。“凝情空景慕,萬里蒼梧陰”,詩的落腳點在一個“陰”字上,其實還是空望一場,但又表現詩人強烈的愛國愛民的激情,這是歷史上進步文人的共同心態。
這是首次發現柳宗元貶永十年,第一次寫于今冷水灘區管轄地域的詩,為研究柳宗元政治革新思想的人民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初步認定《零陵春望》寫于元和四年春。此時柳的姨父崔敏已任永州刺史,有了保護傘,所以他的行動較前自由一些,因此盼望回長安的心情更急切。這一時期柳宗元寫了一些信向長安親友求助,設法返回朝廷,這是詩人寫《零陵春望》的內心企圖。由于唐憲宗及保守派對柳的歧視,致使柳宗元貶永十年不得被召回供職,反而貶到嶺南柳州而客死任所。柳宗元一生仕途多舛,報國無門,這是中國歷史上許多進步人士的共同命運!
柳宗元簡介
唐代·柳宗元的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柳宗元的詩(55篇)〕猜你喜歡
富春渚詩
宵濟漁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緬云霧,赤亭無淹薄。
溯流觸驚急,臨圻阻參錯。
亮乏伯昏分,險過呂梁壑。
洊至宜便習,兼山貴止托。
平生協幽期,淪躓困微弱。
久露干祿請,始果遠游諾。
宿心漸申寫,萬事俱零落。
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蠖。
摸魚兒·東洲桃浪瀟湘小八景詞之三
剪中流,白蘋芳草,燕尾江分南浦。盈盈待學春花靨,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笑幾許浮萍,舊夢迷殘絮。棠橈無數。盡泛月蓮舒,留仙裙在,載取春歸去。
佳麗地,仙院迢迢煙霧。濕香飛上丹戶。醮壇珠斗疏燈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訴。君不見桃根已失江南渡。風狂雨妒,便萬點落英,幾灣流水,不是避秦路。
滿江紅·餞鄭衡州厚卿席上再賦
稼軒居士花下與鄭使君惜別醉賦,侍者飛卿奉命書。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還記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對花渾醉夢,而今醒眼看風月。恨牡丹笑我倚東風,頭如雪。
榆莢陣,菖蒲葉。時節換,繁華歇。算怎禁風雨,怎禁鵜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棲棲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閑愁,因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