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二
[唐代]:杜牧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
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
自滴階前大梧葉,幹君何事動哀吟。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二”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天的聲音都會擾亂客子離人的心緒,云夢澤上蘆葦蒼蒼,凄冷的秋雨下得很濃密。
雨滴自己滴到臺階前的大梧桐葉,關(guān)您什么事呢而作哀傷的吟唱?
注釋
夢澤:即云夢澤。蒹(jiān)葭(jiā):指蘆荻,蘆葦。
干:觸犯,冒犯;關(guān)連,涉及。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二”鑒賞
簡析
這首詩也是描寫秋天的齊安(黃州)景物,寄托了詩人背井離鄉(xiāng)的悵恨心情。全詩寫秋日雨景,通過秋聲楚雨,階前梧葉,構(gòu)成秋雨圖畫。詩中字字皆秋色,句句皆秋色,吟之身寒,且融入“哀吟”等主觀情緒,愁恨裊淡,一詠三嘆。
創(chuàng)作背景
從詩題可以看出,這兩首詩作于齊安(今湖北黃州),應(yīng)是即景抒情之作。其創(chuàng)作時間當(dāng)在秋天,具體年份不詳。
唐代·杜牧的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詩(19篇)〕
唐代:
杜牧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
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
自滴階前大梧葉,幹君何事動哀吟。
唐代:
王維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后同明月,君應(yīng)聽子規(guī)。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鳥道一千裡,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後同明月,君應(yīng)聽子規(guī)。
唐代:
杜甫
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yīng)飛。
不如醉里風(fēng)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
無數(shù)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yīng)飛。
不如醉裡風(fēng)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
自今已後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
無數(shù)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近現(xiàn)代:
毛澤東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fēng)卷紅旗過大關(guān)。
此行何去?贛江風(fēng)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nóng)下吉安。
漫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fēng)卷紅旗過大關(guān)。
此行何去?贛江風(fēng)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nóng)下吉安。
明代:
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處可維舟。
樹里孤燈雨,風(fēng)前一雁秋。
離心迸落葉,鄉(xiāng)夢入寒流。
酒市那從問,微吟寄短愁。
江行日已暮,何處可維舟。
樹裡孤燈雨,風(fēng)前一雁秋。
離心迸落葉,鄉(xiāng)夢入寒流。
酒市那從問,微吟寄短愁。
南北朝:
吳均
王孫重離別,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參差澗里薇。
輕云紉遠岫,細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螢飛。
君隨綠波遠,我逐清風(fēng)歸。
王孫重離別,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參差澗裡薇。
輕雲(yún)紉遠岫,細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螢飛。
君隨綠波遠,我逐清風(fēng)歸。
兩漢:
曹操
鄉(xiāng)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錐不入地,蘴藾深奧。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士隱者貧,勇俠輕非。
心常嘆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鄉(xiāng)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錐不入地,蘴藾深奧。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士隱者貧,勇俠輕非。
心常歎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唐代: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清代:
吳翌鳳
客睡厭聽深夜雨,瀟瀟徹夜偏聞。晨紅太早鳥喧群。霽痕才著樹,山意未離云。
梅粉堆階慵不掃,等閑過卻初春。謝橋新漲碧粼粼。茜衫氈笠子,已有聽泉人。
客睡厭聽深夜雨,瀟瀟徹夜偏聞。晨紅太早鳥喧群。霽痕才著樹,山意未離雲(yún)。
梅粉堆階慵不掃,等閑過卻初春。謝橋新漲碧粼粼。茜衫氈笠子,已有聽泉人。
宋代:
蘇軾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jīng)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jīng)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