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詩
[南北朝]:袁淑
南山有鳥,自名啄木。
饑則啄樹,暮則巢宿。
無干于人,惟志所欲。
性清者榮,性濁者辱。
南山有鳥,自名啄木。
饑則啄樹,暮則巢宿。
無幹于人,惟志所欲。
性清者榮,性濁者辱。
“啄木詩”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南山林中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做啄木。
餓了就啄樹木取食,天黑就在巢里住宿。
從不干涉他人事情,只為自己志向努力。
品性高潔就是榮耀,品性污濁則是恥辱。
注釋
巢宿:在鳥巢中住宿。
惟志所欲:表示不干涉他人,只是為自己的志向努力。
“啄木詩”鑒賞
賞析
《啄木詩》是一首詠物抒情的小詩,詩表面上是寫啄木鳥,實質上是以啄木鳥喻詩人自己,通過寫啄木鳥與世無爭的高潔品德,表現出詩人的清高自守、無求寵幸的獨立人格,啄木鳥的生活其實也是詩人淡泊自律生活的寫照。
古人認為啄木鳥是一種很丑陋的益鳥,詩人拿啄木鳥自比,暗示自己遠離宮闈中的明爭暗斗,只為自己心中的志向而努力的決心。“性清者榮,性濁者辱”,這種標舉清高的口吻,很有幾分哲理的味道,其中含有對自己清高品性的自信,又有對其他嬪妃只知道追逐榮華富貴的鄙視。人生最可寶貴的是要有堅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而此詩正反映出她的心靈充溢著對生命的愉悅、達觀,給人一種十分親切的感覺。
這首詩樸素自然,毫無雕琢的痕跡,流露出一種清新自然之美。這和西晉趨于綺糜繁縟、過分雕琢的文風迥然不同。左棻的詩歌毫無雕飾的痕跡,在她的現實生活中,精神的漫游是“書詩”與“文詞”,幻化在文章中的是樸質自然而潛含傷悲的感情,只將情愫平敘出而自有震撼人心的效力。《啄木詩》就是如此。
唐人朱慶余也有一首詠啄木鳥的詩《啄木兒》,詩是這樣寫的:“丁丁向晚急還稀,啄遍庭榆未肯歸。終日于君除害,莫嫌無事不頻飛。”同樣是詠啄木鳥,由于各自心境不同,詩的格調也就差別很大。跟朱慶余的《啄木兒》相比,左棻的《啄木詩》,以啄木鳥自喻,表現自己于世無爭的高潔品質,讀后讓人感到干凈自然,給人一種精神的超脫。
這首《啄木詩》受到后人很高的評價。清人陳沆《詩比興箋》卷二引傅玄《啄木詩》:“啄木髙翔鳴喈喈,飄搖林薄著桑槐。緶緣樹間啄如錐,嚶喔嚶喔聲正悲。專為萬物作倡俳。當此之時,樂不可回。”后箋注曰:“刺小人也。”然后引左棻《啄木詩》與之對比,謂左棻是用啄木鳥“以之自況,與此正反,故詩之取興,無有定義”。清人冒春榮《葚原詩說》卷四將左棻此詩作為魏晉時期四言詩的代表作,與郭璞的《贈溫嶠》、陶淵明的《時運》《榮木》《歸鳥》《勸農》諸詩并列。
創作背景
左棻于西晉泰始八年(公元272)因文才出眾被晉武帝司馬炎召充后宮。被召宮中,對于左棻來說,承受的是雙重的痛苦。首先從女人的角度說,她既沒有得到真摯的愛情,也沒有得到普通夫妻間的日常恩愛。其次從文人的角度來說,她失去了創作的自由,總要寫些命題應制之作。她自知相貌平平,遠不如后宮其他嬪妃,就一心修德修文。《啄木詩》就是她在這種心境下創作的,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證。
南北朝·袁淑的簡介

(408—453)南朝宋陳郡陽夏人,字陽源。袁湛侄。博涉多通,好屬文,不為章句之學。為彭城王劉義康司徒祭酒。宋文帝元嘉中,累遷尚書吏部郎,太子左衛率。太子劉劭將弒文帝,淑不從,被害。
...〔
? 袁淑的詩(1篇)〕
唐代:
李涉
暮雨蕭蕭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暮雨蕭蕭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唐代:
李白
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
賢人當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
應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
賢人當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裡清。
應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宋代:
陳堯佐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見新來燕。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
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時拂歌塵散。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見新來燕。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
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時拂歌塵散。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
元代:
倪瓚
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
侯門深何須刺謁?白云自可怡悅。到如何世事難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杰!
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
侯門深何須刺謁?白雲自可怡悅。到如何世事難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
唐代:
捧劍仆
青鳥銜葡萄,飛上金井欄。
美人恐驚去,不敢卷簾看。
青鳥銜葡萄,飛上金井欄。
美人恐驚去,不敢卷簾看。
宋代:
趙汝愚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龍。
精誠天地動,意愿鬼神從。
村喜禾花實,峰看嶺岫重。
白旗輝烈日,遙映一杯濃。
民感桑林雨,雲施李靖龍。
精誠天地動,意願鬼神從。
村喜禾花實,峰看嶺岫重。
白旗輝烈日,遙映一杯濃。
南北朝:
劉孝綽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
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
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唐代:
劉禹錫
吟君嘆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吟君歎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宋代:
曾覿
柳陰庭院占風光,呢喃清晝長。碧波新漲小池塘,雙雙蹴水忙。
萍散漫,絮飄飏,輕盈體態狂。為憐流去落紅香,銜將歸畫梁。
柳陰庭院占風光,呢喃清晝長。碧波新漲小池塘,雙雙蹴水忙。
萍散漫,絮飄飏,輕盈體態狂。為憐流去落紅香,銜將歸畫梁。
魏晉:
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
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複回翔。
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