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劉孝綽的詩 > 詠素蝶詩

      詠素蝶詩

      [南北朝]:劉孝綽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

      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詠素蝶詩”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素蝶與群蜂共同盤旋在綠草中,又忽而被飛來的鳥雀沖散,躲避在青青的花葉之中。

      群蝶一會兒在陽光下翩翩起舞,互相追逐,一會兒又與突然吹來的風共舞于花草之中。

      素蝶時而出沒于百花之中,時而穿行于密葉之間。

      百花千萬不要凋謝啊,這美好的樹木乃是欲相依起舞之處。

      注釋

      素蝶:白蝴蝶。

      蕙(huì):香草名。所指有二——一指薰草,俗稱佩蘭,古人佩之或作香焚以避疫。二指蕙蘭,葉似草而稍瘦長,暮春開花,一莖可發八九朵,氣遜于蘭,色也略淡。

      青薇:指嫩青的細葉。

      映日:日光映照。

      乍:忽然。

      出沒:出入。

      見:同“現”。

      參差:紛紜繁雜。

      葉際:葉子中間。

      芳華:香花,此處泛指百花。

      幸:表示希望之辭。

      謝:凋謝。

      嘉樹:對樹的美稱。

      依:依附、托身。

      “詠素蝶詩”鑒賞

      賞析

      這首詠蝶詩體物入微,描摹傳神,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詩的前六句,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素蝶的動人形象。這些詩句猶如電影中的鏡頭,伴隨著由綠蕙、青薇、陽光、春風、紅花、碧樹組成的背景的不斷轉換,展示出了素蝶輕盈飄然、千姿百態的身影。不僅如此,詩人在表現素蝶時,還融人了感情色彩,既寫它飛花舞葉的喜悅,也寫它映日順風的歡快,更寫它受鳥雀追逐的悲哀,從而賦予了素蝶栩栩如生的神情。這些傳神的描摹,固然得之于表現手法的精巧,但若詩人不作細致的觀察,不作設身處境的體驗,恐怕不可能如此形神俱妙地將素蝶的風姿表現出來。

      但如果僅止于此,那也不過是一幅蝴蝶寫生而已,然而詩人并沒有只停留在對素蝶作窮形盡相的描摹,,而是在動態描寫中進步一寫出了蝶蝴的“命運”。不要看它是一只蝴蝶,它同樣有悲歡,有升沉,有追求。它要隨蜂避雀,要映日因風,有“爭起”的奮斗,也有“共歸”的退隱,在花中葉際穿來飛去,歸宿到底何在呢。“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二句,進一層展示了它的情感,詩句以素蝶自訴的口吻訴說希望百花不要凋零。這一感情的表白,透露出了素蝶內心對未來的不安以及對生命的追求,全詩由此而更顯蘊藉深厚。同時,在這兩句中詩人假托蝴蝶的口吻,對蝴蝶的前途給出了答案:它所向往的是一株花繁葉茂、生機無限的“嘉樹”以求庇護依托。因此也可以懂得為什么詩人鐘情于“素蝶”而不是“彩蝶”。顯然,“素蝶”是一種象征。“素”既表示品格高潔,又暗示命運坎坷。它不能象彩蝶那樣風云際會,洋洋得意,而必須尋求一個有力的保護者才有前途。劉孝綽的一生并不平坦。“前后五免”,多次遭受打擊。這首《詠素蝶詩》或許就是他的一種自我表白。

      沈祥龍曾指出:“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于其內,斯寄托遙深,非沾沾焉詠一物矣。”聯系詩人劉孝綽的生平,當可看出,此詩并非泛泛詠蝶之作,而寄寓了詩人的身世之感。據《南史·劉孝綽傳》記載,孝綽自小聰穎異常,頗得梁武帝蕭衍及昭明太子蕭統的推重。然其為人好仗氣負才,有不合意,便極言詆訾,由是與世乖仵,一生宦途屢起屢蹶,最后以“坐受人絹一束,為餉者所訟,左遷信威臨賀王長史,晚年忽忽不得志”。于此詩中,詩人一方面借潔白的蝴蝶以表示自己品質的高尚與純潔,一方面借蝶之口表示自己在遭受到多次沉浮之后,依然對仕宦的渴望與追求。然而詩人索物寄意,已將物象與意念融合為一體,故既得題中之精蘊,又有題外之遠致,讀者或作詠蝶欣賞,或作寄慨體味,均可感其妙,這正是一般詠物詩所難以企及的。

      創作背景

      劉孝綽雖在南朝文名頗盛,但因恃才傲物而為人們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于是,作者便寫了這首詩以表示自己遭受多次沉浮后依然對為官抱有追求和渴望。 ?

      劉孝綽簡介

      南北朝·劉孝綽的簡介

      劉孝綽

      (481—539)南朝梁彭城人,本名冉,字孝綽,小字阿士。七歲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詔誥,號“神童”。梁武帝天監初,起家著作佐郎。后遷尚書水部郎。作詩得武帝嗟賞。累擢秘書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終秘書監。

      ...〔? 劉孝綽的詩(62篇)

      猜你喜歡

      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

      清代屈大均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宋代辛棄疾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花影

      宋代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卻教 一作:又教)


      水龍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元代王惲

      當年紫禁煙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秋風倦客,一杯情話,為君傾倒。

      回首燕山,月明庭樹,兩枝烏繞。

      正情馳魏闕,空書怪事,心膽墮,傷殷浩。

      禍福無端倚伏,問古今、幾人明了。

      滄浪漁父,歸來驚笑,靈均枯槁。

      邂逅淇南,歲寒獨在,故人襟抱。

      恨黃塵障尺,西山遠目,送斜陽鳥。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唐代白居易

      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書懷感事寄梅圣俞

      宋代歐陽修

      相別始一歲,幽憂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樂多悲患。

      每憶少年日,未知人事艱。

      顛狂無所閡,落魄去羈牽。

      三月入洛陽,春深花未殘。

      龍門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見已開顏。

      不暇謁大尹,相攜步香山。

      自茲愜所適,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賢。

      希深好風骨,迥出風塵間。

      師魯心磊落,高談羲與軒。

      子漸口若訥,誦書坐千言。

      彥國善飲酒,百盞顏未丹。

      幾道事閑遠,風流如謝安。

      子聰作參軍,常跨跛虎韉。

      子野乃禿翁,戲弄時脫冠。

      次公才曠奇,王霸馳筆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為閬仙。

      惟予號達老,醉必如張顛。

      洛陽古郡邑,萬戶美風煙。

      荒涼見宮闕,表里壯河山。

      相將日無事,上馬若鴻翩。

      出門盡垂柳,信步即名園。

      嫩籜筠粉暗,淥池萍錦翻。

      殘花落酒面,飛絮拂歸鞍。

      尋盡水與竹,忽去嵩峰巔。

      青蒼緣萬仞,杳藹望三川。

      花草窺澗竇,崎嶇尋石泉。

      君吟倚樹立,我醉欹云眠。

      子聰疑日近,謂若手可攀。

      共題三醉石,留在八仙壇。

      水云心已倦,歸坐正杯盤。

      飛瓊始十八,妖妙猶雙環。

      寒篁暖鳳嘴,銀甲調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黃金船。

      珠簾卷明月,夜氣如春煙。

      燈花弄粉色,酒紅生臉蓮。

      東堂榴花好,點綴裙腰鮮。

      插花云髻上,展簟綠陰前。

      樂事不可極,酣歌變為嘆。

      詔書走東下,丞相忽南遷。

      送之伊水頭,相顧淚潸潸。

      臘月相公去,君隨赴春官。

      送君白馬寺,獨入東上門。

      故府誰同在,新年獨未還。

      當時作此語,聞者已依然。


      摸魚兒·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清代納蘭性德

      問人生、頭白京國,算來何事消得。不如罨畫清溪上,蓑笠扁舟一只。人不識,且笑煮、鱸魚趁著莼絲碧。無端酸鼻,向岐路消魂,征輪驛騎,斷雁西風急。

      英雄輩,事業東西南北。臨風因甚泣。酬知有愿頻揮手,零雨凄其此日。休太息,須信道、諸公袞袞皆虛擲。年來蹤跡。有多少雄心,幾翻惡夢,淚點霜華織。


      桃源憶故人·中原當日三川震

      宋代陸游

      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回頭煨燼。淚盡兩河征鎮,日望中興運。

      秋風霜滿青青鬢,老卻新豐英俊。云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


      題青泥市蕭寺壁

      宋代岳飛

      雄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直節報君仇。

      斬除頑惡還車賀,不問登壇萬戶侯。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代鄭燮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www.91亚洲|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亚洲免费闲人蜜桃|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亚洲黄色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人成电影亚洲人成9999网| 亚洲妓女综合网99|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