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述懷”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深夜窗外的風雨,正摧撼著院子里的芭蕉;這聲音蕭蕭瑟瑟,喚起了心中紛亂的新愁。
從夢中醒來我感覺好似身輕如蝶,疼痛襲來我才發現方才看到的影子并非是蛇。
酒入愁腸,臉上便泛起了酒暈;坐對熒熒照眼的燈光,只好任燈芯上結上了燈花。
我此時身在故鄉,并非旅居在外;不需要杜鵑悲啼喚我歸去。
注釋
庭芭:種在庭院里的芭蕉。
夢覺:夢醒。
身似蝶:《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蝶也。”因莊周有夢中化蝶之事,后來人們稱夢境為“蝶夢”。
影非蛇:用“杯弓蛇影”故事。漢應劭《風俗通·神怪》:“杜宣飲酒,見杯中似有蛇,酒后遂感腹痛,多方醫治不愈,后經友人告知是壁上赤弩照影于杯,其形如蛇,始感釋然而病亦愈。”
竹葉:酒名,又稱竹葉青。
銀釭:銀燈。
逆旅:旅社。
杜宇:即杜鵑鳥,相傳為古蜀國國王望帝杜宇死后的化身,因其啼聲若“不如歸去”,故稱。
“夜雨述懷”鑒賞
賞析
“夜深風雨撼庭芭,喚起新愁亂似麻。”兩句是說夜深了,窗外的風雨,正摧撼著院子里的芭蕉。這聲音蕭蕭瑟瑟,喚起了詩人紛亂的新愁。他是在夢中驚醒的,清冷的環境,憂郁的愁思,使他有心緒如麻之感。
“夢覺尚疑身似蝶,病蘇方悟影非蛇。”句寫的是夢醒以后心情恍惚的情況。夢醒了,自己還在疑心此身已經化成蝴蝶;病是剛剛好轉的,這才悟到先前懷疑的影子并非是射影。從虛幻到覺醒,本是病蘇夢醒以后常見的心理狀態。作者是一個正直的文人,也是有志之士。他之所以有這種心理情態,顯然是含有對時事的憂慮。不過在詩句中沒有直接點明而已。
詩的第五六句:“澆腸竹葉頻生暈,照眼銀釭自結花。”寫的是排愁自遣之情。“竹葉”,自然是指酒,詩人想借酒澆愁,酒還未入愁腸,臉上已經頻頻泛起了酒暈。他坐對熒熒照眼的燈光,這燈芯上已經結上了燈花,燈花是報喜的,然而此刻哪有什么可喜的事呢?只好任其自由結花吧。這兩句可見作者是盼望有遣愁的機會和可以舒懷的喜訊的。但就是這點心愿,在當時也難以實現。
正在清愁難遣的時候,作者忽然聽到杜鵑鳥的啼聲,于是他感慨萬千地寫下了結句:“我在故鄉非逆旅,不須杜宇喚歸家。”杜宇就是杜鵑,它的啼聲是“不如歸去”,一般有家歸未得的人聽了之后,會觸動思鄉之情,作者此時身在故鄉,并非旅居在外,所以感嘆的說:我并沒有離開故鄉,不需你喚“不如歸去”,勸我回家了。作者有志用世,但當時是豺狼當道,善類遭受摧殘陷害的不知多少,作者只好郁郁家居。因此最后兩句,才點明胸懷,傾訴出報國無門、壯志難展的感慨。
全詩即景抒懷,從深宵風雨到午夜一燈;從夢覺以后的清愁,到聽得杜宇啼聲所引起的悲憤;步步深入,詩人的心境,自見于詩句之中。直到秦檜死后,詩人才出而應試,以經學淹通被選拔為第一,解除了長期以來內心的痛苦。
王十朋簡介
宋代·王十朋的簡介

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詩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出生于樂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樂清市)梅溪村。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攬權”中興為對,中進士第一,被擢為狀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學教授。王十朋以名節聞名于世,剛直不阿,批評朝政,直言不諱。
...〔? 王十朋的詩(2篇)〕猜你喜歡
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水龍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當年紫禁煙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秋風倦客,一杯情話,為君傾倒。
回首燕山,月明庭樹,兩枝烏繞。
正情馳魏闕,空書怪事,心膽墮,傷殷浩。
禍福無端倚伏,問古今、幾人明了。
滄浪漁父,歸來驚笑,靈均枯槁。
邂逅淇南,歲寒獨在,故人襟抱。
恨黃塵障尺,西山遠目,送斜陽鳥。
書懷感事寄梅圣俞
相別始一歲,幽憂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樂多悲患。
每憶少年日,未知人事艱。
顛狂無所閡,落魄去羈牽。
三月入洛陽,春深花未殘。
龍門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見已開顏。
不暇謁大尹,相攜步香山。
自茲愜所適,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賢。
希深好風骨,迥出風塵間。
師魯心磊落,高談羲與軒。
子漸口若訥,誦書坐千言。
彥國善飲酒,百盞顏未丹。
幾道事閑遠,風流如謝安。
子聰作參軍,常跨跛虎韉。
子野乃禿翁,戲弄時脫冠。
次公才曠奇,王霸馳筆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為閬仙。
惟予號達老,醉必如張顛。
洛陽古郡邑,萬戶美風煙。
荒涼見宮闕,表里壯河山。
相將日無事,上馬若鴻翩。
出門盡垂柳,信步即名園。
嫩籜筠粉暗,淥池萍錦翻。
殘花落酒面,飛絮拂歸鞍。
尋盡水與竹,忽去嵩峰巔。
青蒼緣萬仞,杳藹望三川。
花草窺澗竇,崎嶇尋石泉。
君吟倚樹立,我醉欹云眠。
子聰疑日近,謂若手可攀。
共題三醉石,留在八仙壇。
水云心已倦,歸坐正杯盤。
飛瓊始十八,妖妙猶雙環。
寒篁暖鳳嘴,銀甲調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黃金船。
珠簾卷明月,夜氣如春煙。
燈花弄粉色,酒紅生臉蓮。
東堂榴花好,點綴裙腰鮮。
插花云髻上,展簟綠陰前。
樂事不可極,酣歌變為嘆。
詔書走東下,丞相忽南遷。
送之伊水頭,相顧淚潸潸。
臘月相公去,君隨赴春官。
送君白馬寺,獨入東上門。
故府誰同在,新年獨未還。
當時作此語,聞者已依然。
摸魚兒·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問人生、頭白京國,算來何事消得。不如罨畫清溪上,蓑笠扁舟一只。人不識,且笑煮、鱸魚趁著莼絲碧。無端酸鼻,向岐路消魂,征輪驛騎,斷雁西風急。
英雄輩,事業東西南北。臨風因甚泣。酬知有愿頻揮手,零雨凄其此日。休太息,須信道、諸公袞袞皆虛擲。年來蹤跡。有多少雄心,幾翻惡夢,淚點霜華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