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送李將軍還祠偕同寅飲一杯亭
[宋代]:趙汝愚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龍。
精誠天地動,意愿鬼神從。
村喜禾花實,峰看嶺岫重。
白旗輝烈日,遙映一杯濃。
民感桑林雨,雲施李靖龍。
精誠天地動,意願鬼神從。
村喜禾花實,峰看嶺岫重。
白旗輝烈日,遙映一杯濃。
“雨后送李將軍還祠偕同寅飲一杯亭”譯文及注釋
①還祠:古代有“祠兵”一詞,出兵作戰曰祠兵,并舉行一種禮儀,殺牲以享士卒。此處指李將軍重領軍職。寅飲:寅為謙詞,恭敬之意。
②桑林雨:桑林是地名。古代傳說,湯之時,七年旱,成湯于桑林之地禱告祈雨。
③李靖龍:李靖,唐朝開國功臣,軍事家。龍:指杰出非凡之人。詩中稱贊李將軍有李靖之才。
④嶺岫:嶺,山深貌,岫,山洞,詩中指峰巒、山谷。文選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有“采薇山阿,散發巖岫”之句。
⑤白旗:白,彰顯之義,白旗謂正義之師。
“雨后送李將軍還祠偕同寅飲一杯亭”鑒賞
賞析
此詩表達了詩人愛國愛民的情懷。南宋偏安一隅,和議派占居主導地位,主戰的正直官員受到排擠和壓抑,這時,主張抗金的李將軍受到朝廷啟用,趙汝愚十分高興,親赴一杯亭餞行,寫下這首寄托厚望的詩句。 ?
宋代·趙汝愚的簡介

趙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饒州余干人,宋代漢恭憲王元佐七世孫。卒于宋寧宗慶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遷居崇德縣洲錢(今桐鄉市洲泉鎮)。父應善,字彥遠,性孝悌,工詩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馬都監。早有大志。擢進士第一,簽書寧國事節度判官。召試職館,除秘書省正字。歷遷集英殿修撰,帥福建。紹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召為吏部尚書。遷知樞密院事,辭不拜。孝宗卒,適光宗疾,不能執喪。汝愚遣韓侂胄以內禪意請于憲圣太后,奉嘉王即皇帝位,即喪次命朱熹待制經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進右丞相。
...〔
? 趙汝愚的詩(1篇)〕
宋代:
岳飛
雄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直節報君仇。
斬除頑惡還車賀,不問登壇萬戶侯。
雄氣堂堂貫鬥牛,誓將直節報君仇。
斬除頑惡還車賀,不問登壇萬戶侯。
清代:
鄭燮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唐代:
李涉
暮雨蕭蕭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暮雨蕭蕭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唐代:
李白
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
賢人當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
應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
賢人當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裡清。
應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元代:
倪瓚
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
侯門深何須刺謁?白云自可怡悅。到如何世事難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杰!
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
侯門深何須刺謁?白雲自可怡悅。到如何世事難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
宋代:
趙汝愚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龍。
精誠天地動,意愿鬼神從。
村喜禾花實,峰看嶺岫重。
白旗輝烈日,遙映一杯濃。
民感桑林雨,雲施李靖龍。
精誠天地動,意願鬼神從。
村喜禾花實,峰看嶺岫重。
白旗輝烈日,遙映一杯濃。
南北朝:
劉孝綽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
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
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唐代:
劉禹錫
吟君嘆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吟君歎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金朝:
完顏亮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髯虬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一揮截斷紫云腰,仔細看、嫦娥體態。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雲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髯虬撚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一揮截斷紫雲腰,仔細看、嫦娥體態。
宋代:
蘇軾
濕云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干,夜深花正寒。
濕雲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